李隆基天寶年間,全國大型糧倉的儲糧總數為一千兩百多萬石,光含嘉倉一個倉庫內,就存有接近六百萬石的糧食,一個倉佔了天下的將近一半。
豆盧欽望知道這位是太子心腹,一向忠心耿耿,趕忙道:「若我能掌刑部之責,定執肅正憲,明刑典章,絕不讓觸我大唐律法的賊人逍遙法外。」
豆盧欽望矢口否認:「這是污衊!污衊!」
豆盧欽望很想為難一下,可他清楚,那樣反倒坐實了罪名,努力恢復平靜,頷首道:「無妨,你們也是盡忠職守,本官會回內衛的。」
王仁表奇道:「高侍郎身體不佳,並未跟來東都,自然是楊侍郎出了事。」
禁衛將魚符交還,豆盧欽望捏了捏,往皇城內走去。
禁軍道:「李機宜有要事尋豆盧閣領,請往皇城內衛一行。」
他的內職是內衛閣領,外職則是太子右庶子,正四品下,統典書坊,掌侍從、獻納、啟奏之用。
關內高門的勛貴子弟,之前仗著權勢巨大,真要詳查,就沒有完全乾凈的,豆盧欽望也不例外。
王仁表這才道:「請豆盧閣領放心,請看這些窖壁,都是挖好后先要用火烘乾,把草木灰攤在窖底,上鋪木板,木板之上再鋪席子,席上墊糧食后,再鋪席子。」
禁軍察驗了他的出入魚符,並沒有放行:「豆盧閣領,方才內衛李機宜一直在尋你的下落。」
不一樣的監獄,一樣的閣領,不一樣的四品官,一樣的開場白:「把豆盧欽和_圖_書
望給我吊起來!!」
不過這節哀兩字,深深刺痛了豆盧欽望的心,再也沒了作秀的精神,快步離開。
「這種兩層席子夾一層糠,再封土完工的法子,糧窖就能隔濕保溫,不易腐爛,糧食可以存放十年都不變質……」
不愧是曾經的好友,對於彼此的品性還是很了解的,豆盧欽望馬上意識到,楊執柔是死中求活,要拖人下水,攪亂局勢了,而自己成了犧牲品。
正在這時,快馬從外面奔來,消息傳來,很快眾人開始竊竊私語,王仁表聽到消息后,臉色也變了:「堂堂戶部侍郎,竟窩藏賊子?」
王仁表顯然是深入了解,並沒有絲毫吹噓,含嘉倉在歷史上,就是唐朝的「天下第一糧倉」。
戶部吏員支支吾吾,王仁表深深凝視此人一眼,也不說什麼,只是記錄下來。
「現在皇后居於深宮,無力干涉朝政,陛下卻無廢后之意,那麼關中死傷慘重的責任,豆盧閣領覺得,會由哪些奸臣來擔?」
話音落下,他發現王仁表看了過來,趕忙撇清自己:「王洗馬莫要誤會,我與楊太初是幼時好友,只是多時不聯繫,沒想到此人竟然做出這等事來,唉……」
豆盧欽望愣住:「楊太初控告我?他豈會……不對,他真的會!」
相比起來,東宮其他官員的存在感要低微很多,都在埋頭幹活,太子洗馬王仁表拿著歷年的倉單,親自督促戶部吏員核實儲備:「這個糧窖缺少的份額還沒https://m.hetubook.com.com有查清?」
豆盧欽望剛要呵斥,但又想到這位當著皇後面,都敢這麼說,頓時閉上了嘴,臉色已經變得慘白。
豆盧欽望瞳孔收縮,警惕的道:「李元芳找我何事?」
豆盧欽望倒也不是完全作秀,還在默默觀察,琢磨著自己一旦當上刑部侍郎,要大刀闊斧的懲辦貪官污吏,趁機增加自身權威。
王仁表回答:「目前統計各糧窖,共計有五十五萬石左右的缺額。」
果不其然,李彥接著道:「造勢終究是造勢,可以生一時之效,但日久見人心,還是要看實際作為。」
聽到李元芳的名字,豆盧欽望神情就僵了僵,再細細問了問,心頭更是沉下,喃喃低語:「真的沒有轉圜餘地了嗎?」
李彥揮手,左右兩名手下將豆盧欽望強行攙扶起來,一路送入內獄。
正在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從後面傳來。
一想到崔修業在李元芳的默許下,成為刑部侍郎,以兩家不死不休的關係,豆盧欽望嘆了口氣:「我還是回長安吧……可惜天後不在了,否則以她的手段,豈容這些人放肆?」
「不錯,正是祥瑞!」
李彥不理他:「祥瑞敏感,不可輕動,可那時豆盧閣領剛剛投靠皇后,總要有所作為,皇后暗示,就屁顛顛的去了。」
王仁表指著封土上的小樹道:「這種小樹也是監測手段,如果裏面的糧食發熱、發芽,小樹就會枯黃,馬上就要起開封土。」
這www.hetubook.com.com是一個位高權輕的職位,與內衛閣領所能擁有的權力完全不能比,但由於豆盧欽望在內衛不得人心,威望日減,不得不舔著臉加入東宮序列中,此時走來走去,高聲呼喝,倉內到處留下他視察的身影。
含嘉倉內。
禁軍趕忙抱拳:「稟豆盧閣領,並不是李機宜發號施令,而是要犯楊執柔寫下罪狀,控告豆盧閣領五大罪行,李機宜尋豆盧閣領去,是為了與之對峙,澄清事實。」
王仁表搖搖頭:「我也不願相信,但兩個賊人是內衛李機宜從他府上抓到的,其中一位還扮成內宅婢女,又有下仆證言,楊侍郎早知他們的存在,特意做出安排,已是證據確鑿,不容質疑……」
豆盧欽望張了張嘴,終於說不出話來,身軀晃了晃,雙腿一軟,往地上倒去。
豆盧欽望連連點頭:「正該這樣,如此管制,關內災情很快就能平復,手裡有糧,百姓心中才能安定,殿下緊抓民生根本,真是治國有道啊!」
含嘉倉吸取了隋朝時期糧倉建在城外,被李密奪取的教訓,直接建於大內宮內,成了一個小城的模樣,豆盧欽望出了倉城,往東邊的宣仁門而去,正要回府收拾行旅,卻被禁軍攔了下來。
這位雖然看上去要完蛋,但目前還是四品高官,禁軍不敢失禮,恭敬的道:「這就不知了,但事關重大,還望閣領不要為難我等。」
豆盧欽望轉了轉眼珠,看著倉庫內充盈了許多的糧米,又故意露出擔憂之色和_圖_書
:「以往入庫都是冬季,如今春季入倉,糧食保管上面會否出問題?」
豆盧欽望原本已經走到一邊,聞言一怔,趕忙問道:「是哪一位戶部侍郎?」
他倒也不是完全不幹實事的人,只是隨著年歲漸長,迷失於權力紛爭中,目睹這一幕,倒是發自真心的想道:「等我當上刑部侍郎,也要做多一些實事!」
這個缺額不小了,豆盧欽望精神一振:「此等貪腐,必須嚴懲!」
他很快想到了四個較為嚴重的罪行,正想著第五個是什麼罪時,面色陡變,脫口而出:「不會是祥瑞吧?」
豆盧欽望回頭,就見氣宇軒昂的李彥,帶著兩名內衛走了過來,淡然道:「兩年前,岐州進獻祥瑞,乃一尊琉璃彌勒古佛,懷抱之玉有龍鳳相抱,恩隆好合之相,預示二聖臨朝,與上意合,皇后大悅,還令佛門舉辦了一場法會,據楊侍郎所言,那件事是豆盧閣領一手操辦的。」
王仁表安慰了一句,然後就不再關心這件事,又去幹活。
現在雖然還沒有到那個地步,但這個糧倉的優勢已經體現出來,只是人員管理方面還欠缺不少。
楊執柔可是助他登上刑部侍郎之位的最大盟友,如今都節哀了,他的前途豈不是也要節哀?
豆盧欽望覺得被羞辱了,勃然大怒:「放肆!我是閣領,他是機宜使,他憑什麼對我發號施令,還有沒有朝廷法度,上下尊卑?」
一路上,他的大腦開始飛速轉動,細數之前做過的虧心事,尤其是楊執柔可能知道的www.hetubook•com.com虧心事。
「可後來發生關內災情爆發,皇後為了爭權奪勢,枉顧百姓死活,聲望又降回谷底,所謂與上意合的祥瑞就成了笑話!」
豆盧欽望面色鐵青,深吸一口氣:「說吧,那楊執柔污了我何等罪名?」
這話說得很露骨,王仁表並沒有應聲。
「如太子殿下,也是早先就推行平糶,一直關注民生,才有了現在的臣民威望。」
「確實祥瑞一出,極大的沖淡了此前賀蘭敏之的狂悖無行,在民間為皇后挽回了不少聲望,百姓們在這點上確實容易被蒙蔽,尤其是信佛的人那麼多……」
豆盧欽望正與東宮官員一起工作。
王仁表點頭:「如今漕運順暢,江淮之地的米糧源源不斷的供入東都,保證府庫充盈的同時,確實要抓一抓貪腐。」
而戶部油水豐厚,無疑是可以開刀的對象,他好似不經意的湊過去:「王洗馬,倉儲缺額大嗎?」
豆盧欽望快步走了過來,他今日一直在含嘉倉內,根本不知外界發生了什麼,心頭大為焦急:「楊侍郎正直赤誠,豈會窩藏賊人,是不是遭了陷害?」
於是乎。
「李元芳你!」
「可我們之前發現,含嘉倉官員懈怠,居然任由糧食爛掉,那些人已經全部查辦,決不輕饒……」
他看著王仁表專註的神情,想到自己依附武后時,所做的事情都是權力鬥爭,此時見東宮上下所為,也不禁暗暗感慨:「上行下效,太子和武后確實不同……」
「豆盧閣領節哀!」
「五大罪行……五大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