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盛世唐
第四百五十六章 每逢出征就帶上周國公

李瑞已經於五日前被正式定為太子,他近來不能出宮來府上練功,還挺遺憾的,覺得這個師父真好,平時就像不存在一般,卻又能給他帶來溫暖……
眼見族內兄弟如沒頭蒼蠅般四處亂跑,同樣臉色蒼白至極的武三思斥責道:「姑母早就讓你們分家,各去州縣,開枝散葉,你們硬要留在府上,如今被李元芳一鍋端了,還不拿點主意出來,只知道慌亂!你們若能有攸寧那般大才,我周國公府何至於落得這個地步!」
內獄交代完成,他剛剛回到辦公屋內,就見安神感已經在等待了:「六郎,關於聞喜縣公府的近況,都在這裏了。」
安神感點頭:「明白!」
他之所以沒有去求援,是隱隱覺得武后並不會在這個時候干涉。
李彥道:「這些日子辛苦了,即將出征,你去休息一下吧,我還要去周國公府一趟。」
在聞者傷心聽者流淚的慘嚎中,武三思被硬生生拖了出去,武后覺得耳邊終於清靜了,很快將這群侄子拋之腦後,欣賞起花園裡新種的花兒來,目光突然落在一簇花上:「這是什麼花?」
李彥目光凝重:「那後來呢?她們有準備向太子下手么?」
畢竟如今聖人的身體每況愈下,居然開始徵集各種名貴藥材,虛成那樣還大補,顯然是病急亂投醫了。
高太監等人立刻上前,將武三思拉起:「周國公起來吧,奴等送周國公出院!」
安神感道:「都有照顧,裴氏的家風還是很好的,族內子弟一向低調,如今成為外戚后,也盡量不結黨營私,已經很是難得。」
他不說還好,這一呵斥把武氏子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
眼見激起了眾和_圖_書怒,一張張扭曲的臉龐在眼前放大,更是抄起了棍棒,武三思縮了縮腦袋,趕忙尖叫道:「本國公馬上入宮覲見太后,一定討個說法,討個說法!」
「跑不掉了,外面有內衛把守,聖人已經下了詔書!」
如此有自知之明的壞胚,讓武后也沉默了,不再多言,擺了擺手。
「快跑快跑!」
丘神績面色嚴肅地從內獄中走了出來,沉聲道:「這幾名年長的宮女,曾授命在皇後有孕的時候下引胎之葯,不過婉兒那時正跟在皇後身邊,每每辨別湯藥味道,有一次覺得不對勁倒掉,她們就再也不敢了。」
安神感也是要跟著去往吐蕃的,近些日子更加繁忙,因為李彥還給他安排了任務,調查內衛第二任大閣領裴矩的府邸情況。
所以在出征之前,李彥將事情安排好:「宮內的事情交給你和婉兒,將內侍、宮女還有禁衛查一查,宮外的情況我委託給了明崇儼和楊再威,尋找楊思儉的蹤跡,你們各司其職。」
武後繼續安慰道:「三思啊,你只要三思而後行,不像賀蘭賊子和武承嗣犯下那等大錯,李元芳是不敢妄動屠刀的,你是一品國公!」
前段時間武三思還是十分激動的,認為武氏的好日子就要到來了,然後就收到聖旨,隨忠武將軍李元芳一同出征前線。
這是要對武氏子趕盡殺絕啊?
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更是吼道:「別以為你是新的周國公,我們就怕你,前兩個周國公都被李元芳砍了,現在也要輪到你了,我們跟你拼了!!」
武攸暨勃然大怒:「武三思,太后給了你多少錢,你又吞了多少?你還好意思呵斥我們,就給m•hetubook•com•com我們幾百緡,我們散了要怎麼過日子,難不成要學賤民務農?」
丘神績雖然不知道短短時間就建立了師徒友誼,但也清楚那位可是拜元芳為師的,齜了齜牙道:「她們確實也有打算,但太子殿下受到層層保護,多少雙眼睛盯著,根本沒有機會下手!」
李弘招狄仁傑回來,本來是真的準備給他補來恆之位的,被李彥勸住后,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安排,一步一個腳印。
連過世的父親都罵,這是多少帶點情緒了。
李彥輕輕嘆了口氣。
丘神績冷笑道:「她們起初都說是太后指示,但分開拷問后,一個又污衊先帝,另一個則說是受尚宮指使,最後才交代是受宮外人指使,也不知那人具體是誰,只是家人都被轉移供養,再暗中受訓,已是近於死士。」
武后側目,就見一道身影跪在地上,雙膝交替前進,以彆扭的姿勢抵達面前,叩首拜下:「李元芳出征吐蕃,偏偏要帶上我等武氏子弟,他要做什麼,簡直是毫不遮掩,還望姑母救我等性命啊!」
安神感道:「如此說來,朴正恩當年來大唐,聯繫的應該不是裴府的子弟吧?」
武后剛剛稍變的臉色很快恢復正常,看了伏在地上的武三思一眼。
畢竟緝兇抓人,也是為了懲惡揚善,世道承平。
武三思渾身發抖:「可是他有陛下所賜的詔書,可以先斬後奏,別的一品國公他也只是押送回京,如那如今被降爵的李敬業,可我……他是真的能殺的!」
李彥道:「陛下已經下令,此戰也要帶上武氏子弟,防止他們心怯逃跑,先去看一看。」
「李元芳這是要將我們武氏趕盡殺和_圖_書絕啊!」
頓了頓,安神感壓低聲音:「六郎,如果要引蛇出洞的話,是不是要調低一下內庫的防禦級別?自從雲丹一案后,發生過監守自盜的情況,內庫的守衛等級就上升了好幾個檔次,現在賊子很難作怪的……」
武後端詳片刻,輕輕嗅了嗅那獨特的香氣,點評道:「晚山如墨,花開欲燃,倒是好名字。」
武后:「……」
安神感道:「沒落了唄,裴縣公之子裴宣機雖得父蔭,曾任先帝第一任太子的左中護,但為人平庸,後來家門不幸,又出了幾位紈絝子,把家業敗得七七八八,也就只能自守了。幸得如今聞喜裴氏是皇后的外戚,朝廷勢力大漲,否則的話他們會過得更艱難……」
周國公府內,一片鬼哭狼嚎。
當然,這位畢竟是奉她母族香火的周國公,所以武后固然極為淡薄,語氣里倒是帶了幾分安慰:「放心吧,李元芳不敢對你們如何的,只是為了不讓你們在京內成為本宮的耳目罷了!」
李彥搖頭:「現在還不好說,畢竟時間過去太久了,那份案卷還在么?」
安神感:「……」
武三思毫不懷疑姑母會這麼做,再也不敢跟官員往來。
丘神績獰笑一聲:「六郎放心,我最看不慣這等連個孩子都不放過的賊子,一定把她們統統揪出來!這些人是楊思儉派出的吧,我當時想將『佐命』吊入內獄,可惜沒能成功,看來她的父親還我這個願……」
李彥有些奇怪:「裴縣公病逝前沒有為族人安排後路么?以他在內衛的人脈,不至於如此啊……裴氏如今各房之間,是都有互相照顧,還是專門照顧聞喜縣公這一脈?」
實際上,李治之所以早死了hetubook.com.com十年,就是楊大娘子聯合武後下毒所致,估計還想籍此控制武后,但論政治鬥爭,武后比起楊大娘子厲害多了,根本不會受其擺布。
丘神績點頭,有些遺憾:「吐蕃大局為重,六郎你分身乏術,可惜懷英又去江南了,否則以他的查案之能,或許能將楊思儉早早揪出來。」
「六郎,還真有發現!」
一路上越想越悲傷,等到了長生院前,武三思的情緒醞釀到了極致,一聲凄厲到極致的高呼,將裏面賞花的武后都嚇了一跳:「姑母誒!!」
在他心中,楊思儉一直是位可憐的老者,處於受害者的位置,但如今看來,還是被仇恨逼瘋,開始加害無辜之人。
李彥細細看一遍,眉頭揚起:「裴縣公的後人過得如此拮据?」
想到自己距離重掌權力越來越近,她的心情愈發美妙起來,高髻聳立,脖子昂起:「擺駕,回宮!」
武三思穿起紫袍,配上魚符,磨磨蹭蹭地出了府,在內衛的監視下,往宮內而去。
因為就在前幾日入宮請安時,武后就明確表明,讓武氏子弟這段時間消停些,如果再敢跟官員貿然往來,她要先下殺手。
安神感道:「在的,元振調查朴正恩的案卷,還靜靜地躺在內庫里,我在上面灑了無垠粉,如果有人觸碰會有反應的,至今還沒有人動過。」
李彥搖頭:「不,必須保持現狀,保持原封不動,兇手才可能上鉤,這是一步閑棋,也是一個比拼耐心的過程。」
另一名年老的內侍道:「稟太后,這是南詔上月進獻的晚山花。」
李彥問道:「是受何人指示?」
武三思頓了頓,哀嚎道:「可我們沒信心不犯錯啊,還望姑母搭救!」
而那m.hetubook•com.com段時間是宮城守衛的空虛期,因為太子攜百官去洛陽,連北衙百騎都被調走,如今宮城固若金湯的防衛,除非世上還有如他這般人物,否則想要僅憑武力闖進去是不現實的,楊思儉即便收攏了女兒的手下,所做的也只能是陰招了。
李彥評價:「確實難得,裴氏一向恪守本分,比起那空有虛名的幾個海內名宗家風更正……」
如果武三思能抬頭看到這個眼神,肯定心就涼了,因為這眼神就是在看陌生人,甚至於陌生人都不是,更像是看一件隨時可以丟掉的器物。
別的不說,皇陵那邊的進度都加快了,哪怕聖人一再下令不得趕工,官員們都認為他是嘴硬,還是加班加點地干,一定要確保聖人下去后,能感到與人世間一樣的溫暖。
對於這副朝氣蓬勃的景象,李彥十分欣然。
以狄仁傑、苗神客為首的寒門出身官員,王仁表等曾經的東宮官員,蘇味道等近幾年新晉出頭的科舉士子,都唯才是舉,或入漕司,或外放為刺史,整個朝廷在反對派偃旗息鼓的大好時機,飛速地運轉起來。
李彥露出微笑:「這是好事,懷英正式升任江南道轉運使,我十分期待漕司給各州縣帶來的新氣象!」
終究還是小命重要,眾武氏子弟一聽,怒火才勉強遏制住:「那你快去!」
李彥叮囑:「百密終有一疏,必須要將賊人清除!」
武后不耐煩了:「你是聽不懂本宮的話么,你們只要不犯錯,李元芳有詔書又能如何?關鍵還是你們自己!」
武三思根本不信,武氏這什麼水平他還不清楚么,哪裡可能成為武后的耳目,泣聲道:「姑母救我們啊!」
……
安神感奇道:「六郎去那裡幹什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