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道,往往不是什麼神乎其神的計謀,而是當斷則斷的抉擇。
而揭開第二封,蔡京又深深嘆了口氣:「官家和百官已經離京,正式遷都金陵……」
蕭兀納半跪下來:「臣不敢,只是南朝一座普通的軍事重鎮,倘若十天內攻打不下來,轉為圍城,也要耗費月余,非得逼得城內彈盡糧絕,城外再無援兵,才會投降。」
蔡京默然不語,對著這兩條信報,反反覆復地看了幾遍,眼神里漸漸流露出異樣的光澤來。
他又何嘗想要繞過大名府,他的戰略是將河北之地全數佔下,再與南朝談判,步步威逼,通過軍事和政治外交,揭露其怯弱的面目,最後將之徹底侵吞。
城頭布滿宋兵,在親自上陣的王繼忠呼喝聲中,將檑木巨石推下,不時有狼牙拍和鐵鴞拋下,更為可怕的是煮沸的熱油和金汁。
蕭兀納道:「此人遷都逃亡,毫無擔當,定是軟弱之輩,如若不願,陛下不妨恐嚇於他,當帶兵一路南下,攻必屠城,這等威逼對於良將忠臣起不了作用,對於南朝天子卻有奇效!」
耶律延禧端坐在馬上,看著城頭並無多少進展的攻防戰,十分不滿。
「嗚嗚嗚!」
他也看出來了,這位遼帝講白了還是好大喜功,又極重顏面,當真是半點都不願損及自身的光輝形象。
蔡京語氣里不喜反驚:「這等神勇,已經有古之霸王,勇冠三軍之威……關鍵是這林沖還不僅僅是武夫!」
他乾脆起身,輕撫鬍鬚,考慮起遼人一旦退去,將來朝政的變局。
然而這等殘酷的手段,卻阻攔不了遼兵的攻勢,因為天祚帝耶律延禧,就在不遠處的中軍里看著,而昨日攻城未果和-圖-書的大將首級,正懸在陣前,刺|激著每個將士。
既然要打持久戰,如此激烈的逼迫行為,只會起到反效果,遼帝督戰,上下憋著一口氣,一旦這口氣泄去,那整個軍心都會動搖。
遼兵被巨石檑木砸中,慘呼著砸落,已是死狀極慘,若被熱油金汁潑到,那簡直是生不如死。
蕭奉先在旁邊道:「陛下不必憂心,我大遼勇士個個悍不畏死,這大名府絕對抵擋不過數日,就會開城投降!」
隨著號角聲吹響,推車、疊橋、雲梯、拾遺、尖頭木驢齊齊而動,投石機甩出巨石,向著城內拋射。
畢竟大宋朝廷對內防範極為嚴實,鄉兵團如此威勢,如果不死光,等到遼人退去后,朝廷勢必不安,連帶著在鄉兵內擁有極高威望的林沖也會被盯上,那將來入朝可是會被御史台諫盯得死死的,稍有不慎就是有不臣之心,到時候指不定都會牽扯到自己……
蔡京鬆了口氣,開始品茶:「我原以為遼帝是個英明聖主,如今一看,亦是志大才疏之輩,屠城的威脅只可脅迫無能的守城將領,卻當成為我等手中的利刃!」
講白了,到了關鍵時刻,商人已經成了待宰的羊羔,同樣也是殺雞儆猴的那隻猴,讓其他權貴看看清楚,這條紅線千萬不能觸碰。
這番話說得義正言辭,其實蔡京真正擔心的,是那位外怯內勇的大宋天子,九五之尊,會繼續出昏招,畢竟後方天子的一句話,就可能令前線的抵抗心血功虧一簣。
蔡京覺得那些人並不會羞愧,微微凝眉道:「我如今倒是擔憂,遼軍繞過大名府,直接南下……我等不能把守北門,有負聖恩!和-圖-書」
正如當年李世民攻高句麗時,李績就錯誤地宣揚破城后要屠之,結果當那位高句麗將領死戰不降時,頓時得到軍民上下支持。
現在北軍糜爛,遼軍連連攻城掠地,結果到了最後一重阻礙大名府之前,卻要輕言放棄?那前面攻下的城池,不都相當於白打了么?
蕭奉先頓時覺得心動起來,耶律延禧卻大手一揮:「太傅莫不是忘了,朕還要拿了那趙佶,為母報仇!如若先是取大名府不下,又無法攻克汴京,轉而與南朝和談,世人豈不是要將朕與趙佶相提並論?」
蔡京立刻接過,揭開第一封,匆匆掃過,就倒吸一口涼氣:「林衝去了山東,以區區數百鄉勇,擊潰上萬遼軍?」
為母報仇是一個撕毀盟約,師出有名的開戰借口,怎能當真,但偏偏涉及到大義名分,做臣子的無法反駁。
有了屠城的威脅后,想要投降的守將,完全可以用百姓的性命作為託詞,開城投降,但蔡京根本不願意降,反倒將這個說法極盡宣揚,讓遼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大名府乃河北首府,北門所在,必定儲備巨量糧草,再加上牆高城深,真要圍城下之,怕要長至一年半載,陛下當早做決斷!」
梁世傑聽了雙肩都垮了下去:「沒想到我大宋居然真的換了都城!」
蔡京眼睛一亮:「很好!命秦明準備,必要之時帶兵衝擊遼軍大營,我要刺|激遼帝,令其繼續留下攻城,將遼軍拖至精疲力竭,給林公子的鄉兵團創造大敗遼軍的機會!」
梁世傑聽了都感到不可思議:「竟有這等猛將?」
耶律延禧臉色怒沉:「依太傅之意,是僅僅進攻了一日,就要避過大名和圖書府,轉而直接南下,去進攻汴京?這和昔年承天太后和聖宗皇帝的孤軍深入又有何區別?」
河北大名府,雄峻的城牆外,早已被密密麻麻,披堅執銳的兵卒所充滿。
等到裴宣將絕密信件搜出,高俅冷聲道:「通敵叛國,其罪當誅,居然還是川峽行會的,統統下獄!」
伴隨著高俅的一聲令下,秦明提著狼牙棒,勢不可擋地衝殺進府內,裏面的家丁也悍然反抗,卻被他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打得潰不成勢。
蕭太后和遼聖宗就是不佔據城池,一路打到澶淵之下,但那是因為他們進攻城池,沒打下來,當年的北軍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現在讓鄉兵死光,保林沖立功,自己不會受牽連,還能回報了之前牽線搭橋的人情,可謂一舉數得。
而趙佶不在乎百姓死活,耶律延禧顯然也不顧及遼國士兵死活,大手再揮:「速速下令,日夜攻打,再宣告大名府上下,誰獻城投降,方能免死,不然的話破城之日,一個不留!」
遼軍本來就不擅攻城,哪怕他從南京析津府調了大量的漢人工匠,建造了不少攻城器械,還是被漢人一一針對化解,想要拿下大名府,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到的事情。
正在這時,已經轉為打雜的梁世傑,躡手躡腳地走進屋內,低聲道:「父親,有兩封信報傳來。」
但在天祚帝的英明領導下,連大名府都拿不下,後續一切自然免提,只能趁著對方的天子也是個蠢貨,早早南下進攻都城。
耶律延禧頓時露出惱怒之色,蕭奉先則呵斥道:「蘭陵王,你敢譏諷陛下?」
……
攻城的勇士確實人人眼中充斥著火一樣的戰意,好似帶著悍不畏死的和*圖*書決心,前仆後繼地朝著城牆上涌去。
回到府衙后,他將收穫遞給蔡京,眼睛裡帶著血絲的蔡京看了看,立刻道:「有了這份實證就好辦了,接下來城中富戶,但凡有任何通遼跡象,誅滿門,充家產犒勞軍士!」
耶律延禧倒是提出一個問題:「太傅覺得大名府不好攻打,想要直接繞開,那倘若我們打到汴京城下,也下不了城,又當如何?」
高俅立刻道:「秦明有萬夫不當之勇,當馳騁疆場,在城中緝捕諜細確實屈才了!」
高俅沒想到這位居然將抗擊遼軍主力的希望,也放到鄉兵團上,皺眉道:「我等守城佔據地利,鄉兵團則是敵後武裝,要與遼軍主力交鋒,是不是過於勉強?」
高俅心領神會:「是該用此雷霆手段!」
耶律延禧只是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並非完全的草包,也意識到光是己方用命,似乎還真的拿不下這座重城,冷哼一聲:「屠城書信可曾遞入城中,那蔡京和高俅怎麼說?」
蕭兀納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蔡京應付道:「當然,大名府也會出兵,前後夾擊,痛擊遼軍的……」
但這位蘭陵王很清楚,御駕親征確實能提振士氣,再加上耶律延禧直接處決攻城不利的部將,才能刺|激得將士拚命。
所以他略加考慮后,又問道:「高提舉麾下那位秦公事,是否原為軍中將才?」
此人如此文武雙全,若是以一介白身立下大功,恐怕朝廷會大為忌憚,單單是鄉兵團死光恐怕不夠啊……
他並不在乎鄉兵團的死活,只要能將遼軍擊退,河北疆域可保,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就好。
可此法絕不可持久。
「秦明,打頭陣!」
另一邊的蕭兀納則https://www.hetubook.com.com默然不語。
「沒想到南朝竟然還有能抵擋我大遼的城池?」
所謂通遼不通遼,還不是他們一張嘴說了算,若不是盧員外與他們的關係,這位大名府首富都可能通遼,然後家產都充公出來。
如今也是類似,原本蔡京雖然極力掩蓋趙佶遷都的消息,終究還是泄露了出去,正當上下軍心動搖時,遼帝放言屠城,城內軍民再也不管天子逃去哪裡,只關心遼人破城后要將他們統統殺光,哪裡能讓對方攻進來?
高俅也是信心十足,大笑道:「遼帝出此昏招,大名府當無礙了,我們立下此等大功,那群南逃的臣子該當如何羞愧?」
蕭兀納立刻道:「兵圍大名府和兵圍汴京,對於南朝而言是絕對不同的,可與南朝天子談判,逼其奉上金銀糧草,甚至令汴京守將開城投降!」
蕭奉先聽著,都覺得不可思議:「這能成么?」
甚至在蔡京看來,鄉兵死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還能為林沖消災。
蕭兀納答道:「這蔡京和高俅都是南朝的忠臣,以屠城要挾激勵手下將士,大名府上下能有這般抵抗能力,也是多因為此。」
「朕就不信了,那蔡京和高俅是南朝忠臣,不願投降,難道城內就個個悍不畏死?我大遼有諜細在城中,自然能找到降臣,裡應外合,拿下這座南朝最後的抵抗希望!」
蕭兀納暗暗嘆息。
「快予我看!」
再與高俅商議了秦明襲營的具體事宜,目送這位肩負著大名府安危的皇城司提舉離開后,蔡京回到卧房,想要休息片刻,卻又難以入眠。
聽到能直接進攻汴京,蕭奉先沉默了,閃爍的眼神里明顯有著心動,南朝匯聚了海量的財富在那座都城中,誘惑性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