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諾貝爾獎?沒興趣!

所以他才需要一個研究團隊,以抹去自己的存在。同樣,他在取得成果后,儘管不能拒絕游錦等人向《nature》投稿的舉動,但也緊跟著就上報了主管部門,便是想用國家參与來讓中華製造的影子更淡一點,從而將自己隱藏得更深一點。
毋庸置疑,這就是國家組織的一次大規模研究。
隨行的兩名英日生物學家,也是參加過上次首都新聞發布會的教授,曾跟游錦有過短暫的接觸,知道他的水平其實不高,甚至從臨床轉為科研也才是近幾個月的事,對他的評價很低。
可是車子剛剛進入蘇城地界,就碰上了蘇城政府會同國家衛生部、中科院的迎接隊伍,葛書記、謝部長代表蘇城與衛生部,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歡迎。
白雲天的謙遜,非常符合國人不講求個人英雄主義,重視集體主義的道德規範。他坦誠功勞歸於大家,更是博得了大多數人的好感。
他可不想得什麼諾貝爾獎!
但白雲天用眼神,制止了他。
經過外圍的一番洗腦,他們最後才被允許進入中華製和圖書造職工醫院。
比如接受國家重點保護,比如往來郵件都接受檢查,比如說不能再出國……,等等。
榮耀歸於歷史上那些真正的發明家、科學家,他只是借用另一個時空的成果,將它提前複原出來而已。
這不符合科學常識嘛!
而中華製造,則是因為擁有目前中國硬體最好的生物實驗室,所以才以聯合研究的方式,參加進來。
說是白總獨自領導了整個研究工作,絕非誇張!
只有游錦還很是為白雲天抱屈。
當他們看到實驗室中那一件件先進的實驗設備,再發現從事實驗的全是中科院、農科院、華清、衛生部享譽多年的專家教授,而中華製造自己的研究員基本都是打下手時,最終肯定了他們的判斷。
經過慎重的考察,確認了實驗數據,經實驗室允許,一篇包含了部分實驗數據的專訪報道,很快就通過剛剛連通的互聯網,傳送到了《nature》郵箱。
在實驗室中,他們隨意與原中華製造克隆團隊的研究員接觸之後,進一步確認了他們和*圖*書的判斷——這些人,連在實驗室打下手的資格都很勉強!
雖然可能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但是人家有錢,任性,而且也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成績,誰也不能抹殺。
當實驗遇到關卡,難道也是白雲天一個人就解決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樹大招風。
眾人下意識認為,游錦的說法只是對領導的奉承。
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無非是將他現在天才青年科學家的身份,替換為國寶,並不能再帶來更多好處,反而是負面影響將接踵而至。
越是仔細回想,就越能認識到白雲天在研究中的作用之大。
當《nature》的記者,趕到蘇城時,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聯合研究場面。
就算所有的領導工作都是他做的好了,起碼,這上萬次實驗都是普通研究員們完成的吧!
在他的主動迎合之下,衛生部、中科院等很快就派出了大批專家教授,與中華製造克隆團隊一起,組建了一個極其龐大的新團隊,開始了最後的研究。
他可不想成為籠中之鳥。
能夠組織這樣一和-圖-書場大規模研究,其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中國是第一個發現耐熱聚合酶,並成功將之實用化的國家,有了這個成果,短時間重複pcr成為現實。當然要再接再厲,最快速度攻克克隆研究的技術難關。
不管中華製造是否符合科學的研究方法,也不管他們是不是錢多了燒手,才會制定出這樣孤注一擲的研究計劃,但是當專家們看到那多達上萬次的實驗記錄,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工作非常紮實。
他完全有資格站在諾貝爾領獎台上,接受全世界科學家的歡呼和尊敬。
在旁作陪的游錦插話道:「這次的研究計劃,基本上都是在白總的親自指導下制定的。研究過程中,當我們遇到困難,也是白總給予了正確地指引,我覺得歸功於白總一個人,也是當之無愧!」
在這個成績中,白雲天的功勞肯定很大,也做了不少工作,但肯定不可能單靠一己之力,就完成了這個艱巨的項目。研究計劃的擬定,研究員們必然也出了許多主意,提了不少意見,總不能都是錯的吧?
要知m.hetubook.com•com道,只要研究員都承認他獨立領導了這項成果,可是很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
單憑這份厚實的記錄,就無法否認研究人員的辛勤付出!
身處在研究中不覺得,但事後回想,剝繭抽絲,就能發現,他們每一次碰到困難,都是在白雲天有意無意的引導下,輕鬆突破,整個研究過程才會這麼順風順水,短短兩個來月就取得了如此成績。
白雲天淡淡地笑了笑:「你就別給我臉上添光了!研究計劃的制定、上萬次實驗、中途攻關,全靠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出謀劃策才得以實現,靠我一個人可做不到!」
他現在身上的光環已經夠多了,足夠讓國家給予一定的照顧,沒必要進一步拔高。
他不需要榮耀。
有著這樣的認知,白雲天一說,他們就信了,都認為是職工醫院研究團隊的成功。
顯而易見,若不是需要借用中華製造的實驗室,這些人連在這裏立足的本錢都沒有。
調研組的其他專家、人員,都微笑著點點頭。
「靠著體細胞克隆技術,你們就是拿諾貝爾獎都沒問題了!」hetubook.com.com認真檢查過所有數據,中科院帶隊的陳教授摘下眼鏡,無限感慨道。
迎著眾人羡慕、嫉妒的眼神,白雲天聳了聳肩:「聽說諾貝爾獎只頒給個人。」
而且白雲天公開承認,成果屬於大家,也說明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的確並沒游錦吹噓的那麼大。
此後的引導、解說,全部是衛生部的官員在負責迎接,給記者和英日專家留下了深深的這是國家佔主導地位研究項目的第一印象。
這可是全球科學界最高獎項,誰會拒絕!
在採訪中,他們首先被引到了中科院、衛生部在蘇城當地的幾個研究所、醫學院,看到上千名研究員參与,所有的生物實驗室、病理實驗室幾乎都在開展克隆實驗的宏大場面,更是深信之前的判斷。
上次的撤稿事件,讓《nature》對《cell》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甚至一度影響到了兩者的合作關係。這次求證,他們就沒有再向《cell》求助,而是直接派出了兩名資深記者,會同一名英國生物學家,途經日本時又帶上了一名日本生物學家,共同趕往蘇城,實地考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