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今天的報紙包了,不賣了,全留著,咱兒子上報了,第四版佔了一半版面,快看快看。」范東嚷道。
傅平安臉上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被攝像機準確的捕捉到。
范東破口大罵:「你們才普通老百姓,老子混江湖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兒玩泥巴呢。」
主持人說:【「社會上有一句話,說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是自私自利、特立獨行,藐視規則和權威的一代,今年是2008年,最早的一批九零後年滿十八歲了,他們是怎麼樣的一群人,我們不妨以一件事作為切入點,請看大屏幕……」】
傅平安心說我就是希望工程扶持的對象啊,連高三下學期的學費都是老師墊付的,可是他終究沒能說出口,年輕人臉皮薄,再說這錢是意外之財,就該捐出來。
一下午兩個人都泡在野湖裡,淮門是個多水的城市,周邊大江大河湖泊海洋齊全,淮江在這兒入海,正所謂百川東到海,可是淮門的海灘和海水質量都很差,只有養殖灘涂,沒有碧浪和白沙灘,而夏季的游泳池如同餃子鍋,都是泡水乘涼的人,池水尿素含量也超標,遠不如戶外野湖來的過癮。
傅冬梅丟下手中的活兒,拿了一份報紙翻開第四版,喜不自禁:「真的哩,平安上報紙了!成名人了!」
傅冬梅說:「吃晚飯的時候打過,沒通,我再打一個。」
【「會的,我還會救人的。」】傅平安說完這句話,鏡頭在他臉上停了好一會。
傅冬梅說:「老范你夠了,咱家什麼熊樣你不清楚么,人家又沒說錯。」
救人英雄是老熟人,六月上旬就採訪過,而且起因也是同樣的事情,只不過那次傅平安的主要角色不是救人的英雄,而是受害者,因為偷車賊項大剛的所作所為太奇葩,以至於無意中強行搶戲成了主角,節目為了收視率也順水推舟,把突出壞人的卑劣作為看點和圖書,削弱了好人的存在,雖然那次節目收視率極高,觀眾反饋也非常熱烈,但台里很不滿意。
這時候傅平安剛把SIM卡放進新手機,電話就進來了,老媽說記者要採訪你,要不你回家一趟。
殷素素問:「如果你沒認錯呢?」
殷素素問:「小傅同學見義勇為的事迹想必您已經聽說了,您有什麼想法么?」
范東說:「五千塊,你幹嘛不要,不要白不要啊。」
殷素素接過電話說不用你現在過來,咱們可以再約時間,這個節目並不是新聞性質,而是要做成社會節目,對於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是大有益處的,希望你能配合,傅平安不知「配合」的意義,自然滿口答應。
「那麼,救生的知識是在哪裡學的?」殷素素看到傅平安上道了,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多時,殷素素帶著攝影記者來到家裡,應陳茜要求,不露正臉只拍背影錄聲音。
「在課堂上學的,我們學校請了救生員和消防員來教我們救人和自救的常識……」傅平安滔滔不絕的說了一通。
都誘導到這個份上了,陳茜當然明白記者想聽的是什麼,她笑道:「那好辦啊,我這邊工作崗位很多,他這樣有責任心的好孩子,我當然歡迎。」
傅平安倒是很想接受採訪,上電視露臉誰不願意啊,但是職責在身,小輝玩了一天該睡覺了,讓記者來普羅旺斯花園也不合適,於是只能推辭。
「這次高考因為一些原因搞砸了,你會選擇重讀么?」殷素素話鋒一轉,改到其他方向。
殷素素採訪完畢,心滿意足的去了,臨走前告訴傅平安一個好消息,節目組把他的事迹上報給有關部門,現在正幫他積極申請見義勇為好市民的獎金。
所以,殷素素要將功補過,做一檔關於好人好事的節目,沒成想又遇到傅平安了,女記者心說這真是命中注定的採訪和_圖_書對象,她搭眼一看就知道傅平安的家境不咋樣,這可太好了,自古以來人們總喜歡把可歌可泣、捨己為人和貧寒、風骨結合在一起,這樣的人設簡直是上天恩賜的。
兩人拌了一陣嘴,繼續看電視,畫面已經轉到傅平安,他說的認錯人才下水營救的段落全掐了,只提之前因救人導致高考失敗的梗。
陳茜說:「算不上雇傭,我們倆早就認識,我請他暑假幫我帶帶孩子,等暑假結束之後,我覺得小傅還是應該去重讀一下高三,明年接著考。」
過了一周,《尋找傅平安》節目終於製作完成,在周末的晚間八點半和觀眾見面了,傅平安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忐忑不安,成為新聞人物可是稀罕事,范東兩口子把全部親戚朋友都通知到了,八點一刻又打了一波電話,生怕別人漏看了。
如此誘導性的提問,再不懂怎麼回答,政治課就白上了,傅平安現在也理解了一點「配合」的意思,嚴肅道:「會的,我還會救人的。」
晚上回到家,茜姐已經回來了,一臉疲倦困頓,不知道在礦上經歷了什麼麻煩事,她看到兒子晒成了黑炭頭,不禁啞然失笑,小輝興高采烈,顯擺自己已經學會了踩水,能在水中浮著沉不下去,茜姐表揚了他一番,問你們吃過了么,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說平安你趕緊回家吧,忙了一天了。
鑒於昨天的烏龍事件,傅平安生出一個念頭來,何不教小輝游泳,以後就不會擔心溺水了,就像小時候父親教自己游泳那樣,學會了一輩子都不忘,屬於最實用的本領之一。
殷素素是江東大學新聞系畢業的高材生,最崇拜的就是香港的記者,跑得快,敢冒險,但是以她淮門市電視台新聞部記者的身份,很難有以身犯險的機會,只能在節目製作上下功夫了。
節目開始了,主持人和兩位嘉賓坐在台上,將故事娓娓和-圖-書道來,很快一家人就發現不對勁,這節目的名字雖然叫《尋找傅平安》,但主角並不是傅平安,這個人名只是一個符號,象徵著90后的年輕人。
傅平安想了一下說:「可能不會,因為那小孩已經不動彈了,可能淹死了,撈上來也來不及了,再說,周圍那麼多人呢。」
對於傅平安是結束了,但是對於殷素素來說還有下半場,她接著又去了淮門二中、教育局和團市委,採訪了老師、校長,教育局領導和團委書記,以及淮門師大研究青少年心理教育的老教授,進行了一番採訪。
傅平安有些激動,他預感到這次上電視會給自己帶來意外之喜,或許某個大學會特招自己,或許孔確看到了會對自己有新的認識,或許會有人給自家捐款,贊助自己重讀和大學期間的所有費用……
大屏幕上出現了傅平安跳水的英姿,以及水中救人,岸上做人工呼吸的幻燈畫面,主持人說道:【「這個救人的年輕人叫傅平安,就是一個九零后,他在救人之後悄然離去,於是我們的記者開始了尋找傅平安的行動……」】
殷素素點頭:「您說的太好了,我想請問,您雇傭小傅同學到什麼時間,到期之後有什麼打算?」
兒子上次就是因為救人導致的高考落榜,最後也沒得到一個公平的結果,讓傅冬梅很是耿耿於懷,這回總算是連本帶利都找回來了,兒子成了英雄,上了報紙,過幾天還要上電視,一家子半年來籠罩在頭頂的陰霾因為這件事終於消散了一部分。
傅平安說:「可能有一點吧,關鍵是我認錯人了,腦子根本沒仔細考慮就跳下水了……」
傅平安默默無語,他現在知道那些新聞都是怎麼做出來的了。
記者畫外音:【「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你還會救人么?」】
接著話題進入到高考和成才的討論,高考成績已經公布,填報志願也已經結束,再和-圖-書過幾天錄取通知書就要下來了,第一批九零后即便走上大學課堂,同時另一批職校畢業的學生也將踏入社會,就這個話題另一位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成功的道路有千萬條,高考這是獨木橋,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人生價值。
「獎金有多少?」傅平安眼睛亮了。
殷素素對這個答案不滿意,換了一個角度問:「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你還會救人么?」
次日,在普羅旺斯花園的綠地上,傅平安接受了採訪,當殷素素問他為什麼要捨己救人的時候,他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是我認錯人了,我以為是小輝呢,所以才跳下去救人。」
五千元巨款啊,加上存的三千元,就是八千,欠沐蘭的錢可以提早還清了,傅平安一陣高興。
傅平安正要走,忽然手機響了,是殷素素打來的,要求採訪他的僱主,傅平安猶豫了一下還是告訴了茜姐,陳茜說好啊,你讓他們過來,我幫你美言幾句。
打完這個電話,殷素素先採訪了傅冬梅,又給坐在輪椅上的范東拍了幾個鏡頭,在記者的要求下,范東生也放下手中的遊戲機,拿起了語文書裝模作樣的在燈下苦讀。
殷素素又問了其他一些問題,拍了傅平安牽著小輝走路的背影,取了幾個空鏡頭,採訪結束了。
片刻之間殷素素就想好了節目該怎麼做,她問傅冬梅:「大姐,您能聯繫上傅平安么,有他的電話么?」
畫面回到演播大廳,主持人和嘉賓就年輕人捨己救人和高考的話題展開討論,來自淮門師大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所的教授侃侃而談,說的一批九零后十八歲了,已經是成年人了,傅平安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他踏入社會所交出的第一張答卷,並不是高考的成績,而是社會責任,我們欣慰的看到,這張答卷是滿分。
殷素素問他:「是不是上次救人導致高考落榜造成的心和圖書理陰影呢?」
「不考了,我長大了,應該承擔起家裡的責任,我得掙錢,我媽一個人養家太累了。」
但殷素素又說了:「一般來說,獎金都要捐出來的,比如捐給紅十字會,希望工程什麼的。」
殷素素說:「假如,我是說假如啊,小傅同學不想重讀了,你有什麼想法?」
鏡頭一轉,到了樓下小賣部,但是只給了范東和傅冬梅一個短暫的鏡頭而已,一閃而過都分不清是誰,畫外音說這是傅平安的家,我們看到他的家境並不是特別優越,他的父母也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
主持人說:【「我們欣慰的得知,傅平安的僱主,已經承諾給他一份新的工作,希望小傅同學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為九零后正名,另外還有一件事,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聽說傅平安英勇救人的事情后,授予他見義勇為好市民稱號,並獎勵他五千元獎金,小傅同學並沒有要這筆錢,立刻將獎金捐給了紅十字會用於援助災區。」】
傅冬梅的小店是兼賣報紙的,新的一天開始了,送報紙的麵包車從門前經過,丟過來一沓子淮門晨報,范東照例拿出一份報紙來看,看到第四版,一張大照片赫然在目,是兒子傅平安跳水救人的英姿,標題更是令人振奮,正能量滿滿:〖少年,你救人的英姿真帥!〗
陳茜說:「救人是好事,但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如果是我的兒子,我是不建議他見義勇為的,尤其未成年兒童,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考慮其他。」
「獎金主要是鼓勵性質,大概有五千元吧。」殷素素說。
傅平安從小就是在野湖裡學的游泳,他爸爸說過,只有大江大河裡練出來的本事才過硬,游泳池泡出來的見不得風浪,如今傅平安把這一套傳授給了小輝,教他踩水,蛙泳,潛泳,還買了潛水鏡和救生圈,游累了就上岸買個冰棍吃,悠閑的如同回到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