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0次。
北京,安定門內大方家衚衕。
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東北,欲征服東北,必先征服朝鮮……美國在朝鮮打的這仗,不就是在重複幾十年前日本侵略中國的路線嗎?
七、……」
今天溥僖是勸不住載濤了,他也是看了漢城光復的新聞,知道今天這事兒,自己爹只喝三盞酒肯定打不住。
經過3小時激戰,50軍149師全殲英29旅皇家奧斯特來複槍團一個營和一個重型坦克中隊,光擊毀和繳獲的坦克總數就達31輛。
元朝2次,兀良合台破越南,脫歡攻破越南。
生於1859年,1876年與葉祖珪、劉步蟾、方伯謙、嚴復等一道,派往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回國后曾在北洋水師學堂任教習,中法海戰失敗后求辭教習之職當艦長,任「康濟」號管帶。甲午戰爭中,薩鎮冰在日島炮台率軍抗低,守了11天直到炮彈耗盡才撤回劉公島。
南逃的漢城市民不信邪,還是有一大撥人和車向漢江大橋聚集,要從這裏過河往南走。美軍毫不猶豫開了槍,當場撂下幾十具屍體,南朝鮮難民哭天搶地,不得不丟下車上帶著的細軟,徒步從冰凍的江面南逃。美軍驅走南朝鮮人群,又用坦克把人都被打死光的難民篷車頂到路邊,繼續讓第8集團軍撤退。
1950年1月3日傍晚,50軍149師、39軍116師、人民軍第1軍團之一部,以及38軍的一支偵察分隊,共同開進漢城。
三四五六七八盞下肚,載濤靠在椅子,又絮絮叨叨說一大通話:
宋朝0次。
至於溥儀在哪?剛從蘇聯的戰和*圖*書
俘營交回中國,在撫順接受改造呢。
明朝2次,張輔破安南、鄭和攻佔錫蘭。
唐朝5次,唐高宗滅高句麗、高仙芝滅小勃律國、高仙芝滅竭師國、高仙芝滅石國,封常清滅勃律國。
百分百的摩托化行軍外加朝鮮半島完善的道路體系,美軍下令全線撤退,志願軍真的很難追。1月3日,本來在漢城-議政府一帶布防的美步24、25師和英29旅就撤到了漢江以南的水原、利川。
三、保護工廠、商店、倉庫資材及一切公共建築;
第三次戰役是一次追擊戰,並沒有成建制全殲英美的部隊。驚弓之鳥的美軍和韓軍很不好抓。
侄孫進得書房,在薩鎮冰身邊輕輕勸道。「您還是要保重身體,喜悲勿過度……」
39軍則從議政府方向進擊漢城,116師先穿插到議政府以南,試試看能不能包圍美步24師,很可惜,包不住。116師在議政府以南與美步24師的一小支部隊遭遇,美軍發現議政府南邊出現志願軍大部隊之後,美步24師全師拔腿就跑。
現在的中國不是滿清。現在的解放軍不是淮軍綠營。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志願軍在鴨綠江邊擊潰聯合國軍。美國一個中將、一個少將淪為階下囚。志願軍收復平壤。志願軍攻佔漢城。來而不往非禮也,聯合國軍炸到了我們的邊境城市,中國也要對等報復,打過三八線去,佔領一下下漢城,要不然咱們的面子往哪兒擱。
「那時候西洋東洋人都瞧不起咱們,我二十歲那年,去他們歐洲那考察,一個個鼻孔朝天不正眼看你……英、法、德、意,軍和圖書隊兵強馬壯,船堅炮利,就明擺著欺負你,可咱們還真沒辦法對付……現在好了,狠狠揍那幫孫子,痛快……明天,明天我要去察哈爾,看看馬場怎麼樣,又要挑一大批馱馬了,這朝鮮太冷,前線的馱馬死得太快……咱也算是為揍那幫白皮孫子出點力……」
「國疆昔小而今大,民治雖分終必聯……兒孫們,鮐背之年,能看到此景,我知足了。」此刻,薩鎮冰眼有淚光。
至1月2日早上,聯合國軍三八線-漢城的兩道防線徹底崩潰,李奇微下令所有部隊撤退到漢城以南組織防禦。
「兒砸,你爹那瓶燒鍋子,你記得放哪了嗎?……找到了找到了」
朝鮮戰爭爆發,聯合國軍攻佔仁川、漢城、平壤,一路直指鴨綠江。10月份得知此消息時,薩鎮冰目瞪欲裂,身軀發顫,一時間彷彿又回到了五十七年前,心裏那最不願意回憶起的事全都泛上心頭。
「爹,悠著點,雖然是大喜事,也不能喝多嘍。」老載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僖,現在負責管他爹的生活,之前就跟老載約法三章 喝酒可以,一天不能超過三盞。
五、對守法的教堂、寺院、宗教團體一律不加干涉;
暮色中,志願軍、人民軍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行軍縱隊進入漢城、穿過獨立門、最後抵達總統府,兩軍在總統府聯歡。
美軍把南朝鮮師擺在第一線當炮灰。美軍都計劃好了,當南朝鮮師受到全面進攻時就收家當準備跑路,南朝鮮的戰線一崩美軍就跑路。
「叔公……」
屋子外,一個四十多歲的薩家中年人略有些焦慮地問旁邊的保姆。
和圖書甲午戰爭以失敗告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偃旗息鼓,薩鎮冰被遣散回到福州。妻子過世,家計維艱,連兩個子女也無法撫養,只好當塾師掙錢糊口。後來清朝和民國又幾度重新啟用薩鎮冰,官至海軍提督,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但在民國亂世也只能隨波逐流。等到年事已高,薩鎮冰辭去軍職回鄉,從此專註于社會事務,公益賑災,不再過問海軍。
《北洋海軍軍歌》是北洋水師成軍之時作詞譜曲,在水師官兵中廣泛傳唱。1895年甲午戰敗后,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活著的北洋人流散各地,軍歌漸漸湮沒于歷史之中,到1950年,已沒多少人還記得它的詞曲,甚至知道這首軍歌存在的人也不多了。
自唐以來,中國軍隊累計攻破外國首都10次。
北京功德林監獄。
戰役的進攻正面寬度200公里,基本上是朝鮮半島中部的陸地寬度。西線主力是第一批入朝的6個軍,人民軍第一軍團做輔助。東線主力是人民軍2、5軍團以及9兵團的81師、88師。
距離上一次咱們幹這種事,已經過去了五百四十二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老載在自己的小院兒手舞足蹈。
「漢城的市民們:
二、維持城市治安,回復革命秩序;
當頭版刊登《祝漢城光復》的社論的《人民日報》擺在他們面前時,這些戰犯一個個目瞪口呆。不僅是黃維,杜聿明和楊伯濤也在那坐著發獃。
……
四、保護學校、醫院、文化機關、名勝古迹及一切公共場所;
第二次戰役加上第三次戰役,美軍一口氣https://m•hetubook.com•com從鴨綠江邊退到三七線,給聯合國軍以及後面的英美造成了沉重的心理打擊。
50軍和39軍負責向漢城方向追擊。50軍在高陽與殿後的美步25師一個營交戰,美軍這個營稍微抵抗了一下就退走,原本在議政府的美步24師殿後部隊也是一接戰就跑,這共同爽快地把原防區在美步24師和美步25師之間的英29旅給賣了。
薩氏家族的大屋堂。
福州。
在志願軍張貼《安民告示》的同時,戰地記者紛紛用最快速度寫稿發報,第二天,光復漢城的新聞就傳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六、不干涉守法的外僑、外國使館,為了防止意外,對部分外國使館可能派部隊加以看守;
12月31日,清華物理系舉行激光秀的晚上,志願軍和人民軍的第三次戰役正火熱進行。
在清朝時,載濤是貝勒輔國公,去過歐洲八國考察,回來掌管禁衛軍,辛亥之後組過宗人社,跟張勳復過辟。後來918他不跟溥儀走,留在北京,一度窮到連宅子都賣了,既不投靠滿洲國也不在華北偽政府謀職。現在載濤給解放軍相馬和養馬。
飲酒,潑墨,在書房裡一遍一遍地唱《北洋海軍軍歌》。
但唐華看來,即便是追著美軍屁股後頭跑也是有必要的。
一、我們將迅速肅清殘敵,鎮壓公開反抗的反革命分子;
「叔公還喝了酒,都多少年不讓他喝酒了。現在不見有睡意,正是酒勁來的時候。叔公今天是太高興了。」
「叔公都唱了一晚上了,會不會累著?」
嗯,他爹旁人叫「老載」,其實全名是愛新覺羅·載濤,道光的孫子,溥儀的和圖書
叔叔。
然而南朝鮮軍官聽不懂李奇微的話(也可能是假裝聽不懂),李奇微雞同鴨講半天,軍官聳聳肩,還是回到卡車繼續往南跑。
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進入漢城的部隊,政策紀律如下:
92歲的薩鎮冰,是與這首軍歌一起代表那段歷史的人,北洋水師在新中國時代尚存的最後一位艦長。
「從現在起,漢江大橋和其他任何連接漢江南北的橋樑,除軍車之外,民間車輛和行人一律禁止通行,美軍有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證軍用車輛通過橋樑。」
黃維一直對雙堆集的失敗耿耿於懷,一有空就罵廖運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杜聿明和楊伯濤給志願軍出謀劃策,文強認為志願軍根本打不贏美軍,黃維在那兒自閉。
1951年1月1日,接替沃克的職位、指揮第8集團軍的李奇微開著吉普車從漢城往北視察,一出城就看見一長串南朝鮮軍的卡車,搭載著殘兵敗將川流不息地向南逃去。卡車開完了,是步行的南朝鮮潰兵,這些兵乾脆連步槍也扔掉以讓自己撤退的時候輕鬆點。李奇微氣得跳下吉普,親自當交通糾察隊,攔下一輛向南潰逃的卡車,對車上的軍官訓話。
「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海波澄碧春輝麗……」
92歲的薩鎮冰眼有舊疾,聽曾侄孫讀報紙得知志願軍光復漢城,他哆嗦著讓曾侄孫把報紙給他,用自己的老花眼再看了一遍。當看清「漢城」兩個字和報紙上印的地圖時,薩鎮冰老淚縱橫。
1951年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一年零三個月,攻佔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