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20章 聯合國軍2月1日反攻

「東線韓先楚要加緊構築工事,盡量囤積糧食彈藥,督促部隊嚴格做好防空偽裝。」彭總說,「西線的人民軍第一軍團也會配合38、50軍作戰。」
美步40師的士兵在大邱的軍營剛下車,就遇到了讓他們難忘的場景。幾輛卡車從雪泥翻漿的土路開來,在40師的士兵身邊停下。每輛卡車的車斗載著十幾名美軍的屍體。坐在車斗里押車的士兵面無表情,即便受到40師士兵的圍觀也無動於衷,眼珠子都不帶轉一下。在卡車兩側的鋼製扶手,掛著十幾個美軍士兵的身份牌,被北風吹動,相互碰撞,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
北京計算機所,正在忙碌的向量機小組長張爵突然接到軍委的通知,要準備4台定製版的向量機,以及一些備件和零件,越快越好,準備好之後總參的同志就會上門取貨。張爵之前已經接到了唐華的電報,不過唐華的電報里並沒有告訴他準備4台向量機是拿來幹什麼的,只是說了定製的向量機要臨時增添什麼硬體,以及囑咐計算機所和通信電子所配合總參的同志,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
「所以,唐華暫時要呆在蘇聯回不來了嗎?」
張爵看看電報里提到的幾點,這好像是又把火控計算機——現在研製的向量機的原型上用的一些介面又重新裝上去了?
美步45師180團的士兵列隊走下運輸艦,步行離開碼頭搭乘卡車。1月底的韓國依舊嚴冬凌冽,背負行囊的士兵邊走路邊飆兩句葷段子,兩千來人就這麼吵吵嚷嚷著坐上大卡開往軍營。
釜山、大邱、昌源驟然激增的無線電通信記錄很快被我軍截獲,繼而被50中心破譯。
李奇微拒絕國會和麥克阿和圖書瑟「把指揮部放在釜山」的建議,堅持將第8集團軍的指揮部設在臨近前線的平澤附近。平澤正北方就是聯合國軍剛剛反擊收復的水原,水原往北就是漢江,過了漢江就是漢城和議政府。這就是西線美軍下一階段必須打通的路。
零下十幾度的天氣,橋下的江水應該早已結冰,但兩周前在美軍重磅炸彈的轟炸下,厚厚的冰層被炸開,翻開之後冰層下面的江水暴露出來,又在氣溫和北風的作用下再次凍結,讓鴨綠江大橋附近的冰面呈現奇怪的立體圖案。
「你知道我怎麼來朝鮮的嗎?那是9月份,張書記知道我到了瀋陽,讓他秘書把我接到他家,一見面就說,黎明,去抗美援朝咱們一起去吧!我說,行啊!沒說幾句話,就叫我與他一同坐車到東北軍區後勤部。」
「張書記向李部長推薦了我,說我原來在冀東工作,特別能幹。李部長就讓我到到運輸部做秘書主任。我第二天就去上班了。但幹了不到一個星期,張書記說我的工作要有變動,這一變就變到了平壤。之前我還沒出過國呢。」
葉挺:「西線50、38軍兩個軍要面對大量進攻之敵,戰鬥會很艱苦。預備隊第39軍要準備在合適的時機斜插分割美軍,能不動最好不懂。但必須守住漢江以南的陣地,否則敵突破漢江,就有可能從西線突擊我東線集團,使得全局陷入被動。」
平壤郊區,志願軍前勤參謀處處長黎明帶著後勤站的幹部、戰士,站立在戶外等待國內發出的列車。所有人都凍得哆哆嗦嗦,黎明和身邊的後勤站幹部一邊跺著腳取暖,一邊漫無目的地瞎聊幾句。
「我們在朝鮮的敵人不是hetubook•com•com法西斯。」走在老兵前面的一名年輕軍士回頭說道。
「哈。你以為是義大利半島嗎?如果朝鮮是義大利,這裏就是安齊奧,那我們大概已經死了。你忘記德國人的鐵道炮了?」
過去國內作戰,部隊的食宿、物資供應、運輸有老百姓支援,解放軍只管走路就可。在朝鮮既不能發動農會又不能就地征糧,一切物資都要從國內運送。美軍掌握絕對制空權的形勢下,鐵路運輸僅限於安東到平壤,這還只能做到間歇性通車。從平壤到三八線、三七線,還有幾百里的距離,只能抽空子「閃送」。志願軍前勤工作即「前線後勤」,就是干這個的。前勤部平壤大站是鐵路轉汽車的樞紐,後勤部門躲在被炸平的平壤市附近的20個山洞里。
……
1月23日,釜山。
鴨綠江大橋。這座在過去三個月被美軍炸斷兩次的鐵路橋,又短暫地恢復了通車。
鴨綠江大橋則是一副補丁疊補丁的模樣,有兩段大樑被炸到變形扭曲,修復的時候乾脆被工兵整個丟棄,掉落在橋墩的旁邊,都快被冰雪凍上了。新的大樑來不及修飾,就是裸|露著的一大塊構件,有的橋墩在轟炸中表面損壞,有的橋墩在大樑受創的時候頂端脫落,就用小鋼樑和枕木一點一點地堆砌到合格的高度。
「法西斯都是窮凶極惡的壞人,義大利,法國,德國……朝鮮看上去也不是個友善的地方。」
……
「在船上的時候安德森中校說,入侵朝鮮的中國人都是十惡不赦的壞蛋,比法西斯還壞。」
就在李奇微下定進攻的決心的同時,從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升格的美步第37師悄悄易名為美步2師。
「歡迎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到朝鮮,歡迎加入我們,歡迎!」
……
總之,美軍現在在朝鮮半島的目標只有一個:漢城。拿下漢城是聯合國軍的政治目標,美國不得不打這一場政治仗。
天色進入黃昏,一列火車從安東開出,以並不慢的速度滿載彈藥和糧食開往平壤。過鴨綠江大橋后兩個多小時,列車經過清川江大橋。這座橋也是補丁疊補丁,狼狽程度比鴨綠江大橋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鴨綠江大橋在中朝邊境,蘇聯空軍現在能有限出境作戰,美軍到1951年已經很少直炸鴨綠江大橋了,但清川江大橋就不在蘇聯空軍保護之列。為了保證清川江大橋能夠修復通車,志願軍工兵部隊不僅是加班加點地勞累,還在美軍的空襲中犧牲了不少戰士。
西線的美軍直接向北推,打向漢城,東線則是先向北推進,佔領春川之後再向西拐個彎側擊漢城。
……
押車士兵掏出香煙,點燃一支深吸一口,這才注意到卡車旁邊有一大群圍觀者。士兵臉上表情從麻木到大笑只用了一秒鐘時間,猛然笑出聲來並且張開雙臂:
也是在美國本土重建的美步7師第31團,已經基本完成了訓練,就要啟程前往朝鮮了。
謝方:「第四次戰役總的方針是西守、東反擊。西線我50軍、38軍在漢江以南設立防線,阻擊美軍進犯;東線葉集團配合人民軍第2、第5軍團,先期以彈性防禦,阻擊敵人同時逐步後撤,當敵因戰線推進而部署稀疏時,對孤立之敵進行分割包圍。在東線獲得決定性戰果之後,我軍西線在漢江化凍前後撤至漢江北岸,東線也後撤至洪川,休整部隊以進行下一階段作戰。」
「我今晚就要去東和-圖-書線了,第四次戰役的戰役決心我們再明確一下。」按照中央和志司的一致決定,葉挺要前往春川,建立東線集團指揮部,統管在東線作戰的40、42、66軍及9兵團81、88、76、77、94師。
美國陸軍番號Reflag(改變)是稀鬆平常的事,反正都是工業化流水線組建的部隊,除了大紅一師,其他部隊並沒有那麼講究部隊傳統沿襲。
徐帥聽到唐華、火控計算機以及蘇聯防空導彈的消息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安德森說話像政治家。二戰的時候我們和中國可是盟友,我們在歐洲與法西斯作戰,他們在亞洲……」
進攻的日期,李奇微定在了2月1日。
「我們殲滅了美軍一個師,美國人就加派了兩個師。」在志司指揮部,彭總和葉挺從0號室走出,讓參謀長謝方在地圖上增加兩個美軍師的番號。謝方並不知道彭總和葉挺的情報來源,反正他也不該問,就按彭總的指示在昌源插上了「美步45」的圖標,在大邱插上了「美步40」的圖標。
比他們還早兩天,1月21日,美步40師已在釜山登岸,開到了大邱附近的軍營。
唐華是同時給計算機所和軍委發了電報。給計算機所的電報沒說任何有關S-25導彈系統的事情,給軍委的電報說了長長一大通,雖然還是不能說S-25導彈項目的關鍵數據,但蘇聯方授權唐華可以告訴軍委這是一種防空導彈,是蘇聯正在進行的一項高度機密的武器計劃,可以擊落高空飛行的B-29和B-36的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如果導彈研製成功,蘇聯可以提供給中國「試用」,為平壤市以及平壤以南的我軍補給線提供防空保護傘。和圖書而導彈能否按期研製出來,關鍵就在唐華以及北京計算機所那裡。
黎明身邊的後勤站幹部不時地掏出懷錶看,他是太惦記列車抵達的時間了。「這運輸供應線越拉越長,物資送到平壤我們這裏,前面再也不能走火車了,得換汽車,最後沒多少能送到前線。這仗太難打了!」
西線原來只有斷胳膊的美步7師兩個團和第187空降團,以及5個南朝鮮師,南朝鮮師戰鬥力美軍自己也不信任,能跟人民軍打成平手就不錯了(現在的人民軍大多也是仁川大敗之後才重建起來的,成軍時間和南朝鮮軍差不多)。美步40、45師抵達釜山可以說徹底改變了東線美軍的困窘局面。西線4個美軍師、東線3個美軍師再加上喊666的韓國師,這才可以全線發動進攻。
「這就是朝鮮?比蒙大拿還冷!我聽說朝鮮是個半島時,以為我們又能回到安齊奧呢。」一名二戰時就在45師服役的老兵用嗓子像被人捏著,用奇怪的腔調說道。
1月22日,在美步45師吵吵鬧鬧地上岸的同時,美騎一師也接到了增援部隊——重建的第8騎兵團。現在李奇微在西線有4個美軍師:美步3、24、25師和美騎一師,都經過了兵員補充。還有英27、29旅和土耳其旅。此外還有白善燁的南朝鮮第一師——在第三次戰役中南朝鮮第一師又被殲了,然後又重建了,現在士兵可能連槍都不太會開,這次進攻戰鬥只能在美軍後面喊666。
45師的營地距離釜山並不遠,就在三十公裡外的昌源。美步45師在昌源安頓下來,用大概一周的時間接收清點運到的裝備、進行適應性訓練,軍官熟悉下發的地圖和作戰手冊,然後就要投入戰場。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