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31章 安東的粽子車

「現在防空導彈的訓練不太安全啊。配合訓練的空軍部隊沒有提出過意見嗎?」
從1月份到4月份,十三陵試驗場完成了(高射)炮兵六十二師604團、炮兵六十一師601團的基本訓練。現在這兩個高炮團已經返回東北,和他們師另外兩個團匯合,聚集在安東的中朝邊境,等待合適的時機向前線運動。
「我是炮63師副師長吳忠泰。」
「哈哈,這一對大耳朵,啊不,兩撇大鬍子,是幹嘛的呀,能告訴我嗎?」
604、601兩個團24套導彈系統,48個射手,打過192枚訓練彈,就有9次直接撞擊。現在在訓練場的607團,過去的一個月在熟悉機械和操作流程,今天才第一次打空中拖靶。如果607團的訓練成績也不差,這一輪打靶,估計還要直接撞下四五架拖靶。
「你們部隊,是汽車團嗎?」坦克第1團團長問。
現在在十三陵進行訓練的,是炮兵六十三師607團,第三個紅旗-1防空導彈團。掐指算算,607團要5月1日才能完成訓練,很可能趕不上第五次戰役,至少是五次戰役的初期趕不上。現在訓練完畢就位的,就是那兩個團一共24套地空導彈系統,雖然數量不是太夠,但護住某一個方向的天空是差不多的。
淡定,淡定,這是重名。
唐華:「一種可以選擇工作頻段的大功率無線電發送裝置,啟動后在一兩公里的範圍內,可以讓紅旗-1導彈接收不到正確的修正指令信號。如果未來美軍裝備了防空導www.hetubook•com•com彈,那麼我們空軍的飛機都要裝一套這個……好像扯遠了,這是空軍那邊的事。」
現在也只好這樣了。我們國家現在還很窮,底子薄,遙控靶機還沒到放開量隨便打的時候。
同樣,坦克第一師也在4月初完成了改裝和適應性訓練,在安東待命。
沒有制空權的日子,就是這麼難熬。
「唐部長你好,」吳昌志迎上來,又對身邊的人說,「這位唐部長就是發明了我們用的防空導彈的大科學家!」
坦克手:「……保密紀律,不該問的不要問!我走了,再見。」
「番號不讓說,那能告訴我你們車上都裝著啥嗎?」
「同志,你們是哪個部隊的?」在車庫例行擦車的坦克第1團戰士,好奇地問旁邊車棚的「粽子車」車主們。
這話說完沒多久,空中的靶機就被一發紅旗-1直接撞中,斷成兩截往下掉。
「唐大科學家你好,我是副政委李雲龍。」
團長裝神秘,下面的幹部戰士也裝神秘。看得出來全團訓練有素,每天出入行動整齊劃一,每天跑操、檢查車輛,然後就鑽回自己的宿舍再不出來,只派出幾個戰士負責站崗,其他人和坦克第1團沒有任何的接觸。
「吳司令員,你好。」唐華與志願軍高射炮兵司令員吳昌志握手。
唐華與吳昌志對話之時,副師長和李雲龍副政委已經去調遣防空導彈發射車了。不一會兒,山坳那邊的發射陣地騰起一團火光,防空導彈訓練彈飛向拖曳飛行的靶機。過不了多久,和-圖-書唐華看到空中出現一朵小小的慢速下降紅雲。一分鐘之後,地面的另一輛發射車又射了一發。
坦克第一師就不行了,都是靠履帶行走的傢伙,如果生生從安東用履帶走到前線,而且是開夜車,路上不知道要拋錨多少輛坦克。全師一共就只有150輛T-34-85,還不如美軍一個步兵師(其實是機械化步兵師)裝備的坦克多,要是在路上拋錨或意外故障,在前線參戰的坦克又少了一台,那可就太難受了。
這個車隊當中,有的看起來就是普通卡車,但車斗卻被帆布罩得嚴嚴實實。有的車看底盤是蘇制載重卡車,但馱著的不知道是什麼奇怪的東西,全被帆布罩上了,而且捆紮得如同粽子一般。還有的車也是載重卡車,馱著的東西也被捆嚴實了,但馱著的東西高高大大,不知道幹什麼用的。
吳昌志:「干擾系統?」
坦克手回頭,「這哪是大耳朵?這布包著的……」然後就再也不說話了。
……
唐華:「看來是有必要在拖靶母機上裝干擾系統了。」
李雲龍……唐華面不改色地與李雲龍握手。
「這種訓練方式,就是空軍的同志提出建議的。」吳昌志說,「我們商量過,並做了很多安全措施來防止事故。」
現在導彈雖然投入批量生產,但因為一些零件的來源有困難,產量有限,在訓練場,每個防空導彈單元只能打5發彈。1發實彈打低空氣球靶標;4發可部分回收的訓練彈打拖靶。部分可回收的訓練彈除了不裝炸藥,其他和實彈一m.hetubook.com.com樣。射手操縱雷達瞄準鎖定拖靶,發射訓練彈。訓練彈沒裝炸藥,但裝了無線電近炸引信,只要導彈在拖靶附近的毀損半徑內路過,就會觸發引信,在天上灑出一片紅色的小紙片,地面就知道這次訓練射擊有沒有擊中目標了。灑完紙片后的訓練彈彈出個小降落傘慢慢落地,還能回收一部分零件。
……
至於什麼時候從安東運到朝鮮前線,那就麻煩多了,得等清川江大橋處於修復狀態、安東到平壤的鐵路也剛好沒有斷路的地方,這時候幾列火車排著隊,趁夜間從安東出發,一口氣從安東衝到平壤,並在天亮前完成卸貨。然後,再伺機從平壤出發,也是利用夜間掩護,運動到三八線附近。
這裡是志願軍的後勤總倉庫,也是等待入朝部隊的臨時集結地。在安東附近二十多公里的區域內,到處是軍營和經過偽裝的庫房。
不但這個車隊的車子神秘,開車來的部隊也神秘兮兮的。坦克第1團的團長和新部隊的團長見了一面,這個部隊的團長只說了一句話:「我們是604部隊的,全員375人,車輛124輛。」這話還是跟基地接待處的同志說的,其他關於他們部隊的信息就再也不說了。
「我們……」在車棚旁站崗的小戰士剛開了個頭,似乎想起了什麼,又馬上停住了嘴。
給車蓋好偽裝,另兩名志願軍戰士從卡車上下來。看見坦克手正在圍著站崗的小戰士問這問那,班長湊過去,先是瞧瞧坦克,然後問坦克手:「那你能告訴我,你和圖書們這坦克為啥用布包出了兩個大耳朵?」
「這一輪飛行要招呼多少輛發射車訓練?」唐華接過身邊參謀遞來的望遠鏡,看在空中繼續慢速飛行的圖-2。
「哎呀……」吳昌志握著拳頭往掩體的牆上一錘。「第五發導彈,打沒了。6號車明天再練吧。」
唐華是很想把導彈試驗場搬到內蒙古大草原去,但現在還不行。第一是沒人力物力新建試驗場,第二試驗場在北京距離近,導彈研製、改進和測試的周期能縮短一些。
神秘部隊的團長神秘地笑笑,然後走了。
但這位李雲龍真的是老紅軍、老八路。淮海戰役何基灃、張克俠起義,帶回來的部隊編成三野34軍,李雲龍作為政工幹部被派往100師任副政委,對起義部隊進行整訓和思想改造,100師後來改製為高射炮師,於是李雲龍就成高射炮63師的副師長兼副政委了。
十三陵導彈試驗場現在也兼任防空導彈部隊的訓練場。
唐華看見的是一架圖-2拖著一架戰鬥機大小的滑翔靶標,從訓練場飛過。
小戰士用更加警惕的眼神看了坦克手一眼,然後目光轉向一旁,還是一句話不說。
唐華:「從604團進入訓練到現在,這段時間有多少次防空導彈直接撞毀拖靶的?」
吳昌志:「……9次……」
安東(丹東)。
吳昌志:「為了保證母機的安全,在進行訓練彈打靶之前,射手要進行很長時間的雷達跟蹤訓練,直到能夠熟練分辨出近距離的兩個雷達信號並準確鎖定其中一個信號點,才讓射手進入打空中拖https://m.hetubook.com.com靶環節。在發射過程中我們也在全程監視,作為雙保險。如果發現導彈在飛向母機,可以停止無線電修正指令傳輸。」
坦克第一師已經全員從長春運輸到了安東,在這裏停了三天,但一直未接到通知上火車入朝。第二番輪換入朝作戰的第3兵團和19兵團、兩個炮兵師,從3月底開始已經陸陸續續進入朝鮮向前線運動了,畢竟大多是步兵師,可以不走鐵路,天黑了邁開雙腿往前走就行,就算有重裝備,用汽車從公路進發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得走走停停而已。
「到底是什麼厲害武器那,我就奇怪了,」坦克手用扳手敲敲自己坦克的炮塔,笑道,「看見沒有?我們部隊裝備的是坦克!蘇聯的大坦克!這我們都不藏著,能讓你們看到是坦克,你們部隊怎麼就這麼神秘那?」
第三天的時候,坦克第一師第1團的駐地進了一大隊奇怪的車輛,和第1團的坦克停在一塊兒。開車來的志願軍部隊手腳利索地停好車,對車輛做簡單檢查,然後給車棚飛快地批上偽裝。
但是,偶爾訓練彈會直接撞上靶機……那就一屍兩命,不對,一彈兩毀。拖靶是小飛機被撞一下就完蛋,圖-2趕緊解脫拖纜放它墜落;訓練彈自然也撞得粉碎。
如果出現偶爾中的偶爾——射手操縱雷達的時候錯誤地鎖定了拖帶母機而不是靶機,而這枚導彈又打得神准,直接撞上了圖-2……那玩笑就開大了。
「一共六輛車要訓練。空軍的油料也是寶貴得很,一次多訓幾輛車,圖-2就能少跑很多趟,這樣也省油。」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