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冷靜點,不是樣機首飛你也要親自上去吧?」
唐華:「什麼情況?」
既然要對地標,圖-2的導航員坐席在飛行員的下方,低半層,有一個向下視野很好的觀察窗。如果是在白天飛行,導航員的工作就是手捧一小冊地圖,然後瞪大眼睛看地面。飛過了一條河,這條河我看看是地圖上哪條河;飛過了兩個連著的山頭,我看看地圖這是哪座山,一路把飛機導到該去的地方。同時導航員也戴著個大耳機,聽無線電信號測向。只有在夜晚飛行的時候,導航員才只靠無線電定位。
「雷達開始工作了。屏幕顯示正常。」
在停機坪上邊溜達邊聊天,轉到第二圈,被常錢坤拉去基地食堂午飯。再回到機庫的時候,機載雷達終於安裝完畢,黑色的玻璃鋼雷達罩剛剛擰上去。
常錢坤上了飛機,坐在雷達操控員的位置,關上門,圖-2準備起飛。
少數不跪的,那是軍艦太大皮太厚,扛得住。畢竟這種空艦導彈是中/輕型彈,戰鬥部質量才120公斤。
唐華:……「常司令,你是不是早就在太湖裡安排了探測對象船?」
接下來可以把這飛機放飛,在天上轉一圈,如果能安全降落而且雷達接電的時候也顯示正常,今天的飛行試驗就OK了。
唐華看看副所長,然後肯定地回答:「可以了。不過還是按照事先說好的,圖-2安裝機載雷達,就不得不取消導航員m.hetubook.com.com位置。空軍訓練、演習可能要重新對這種轟炸機進行適應。」
……
首飛之後的第三天,改進版的雷達罩做好了,安裝上圖-2樣機——可能會叫圖-2D。
唐華摸摸201雷達的金屬外殼,在心裏給杭州雷達所附屬電子廠的製作工藝打了個滿分。雷達所的工程實現能力也是優秀,他提出的概略架構都是交給雷達所做出細節設計的。為了在減重的同時讓雷達的探測距離達標(這個時代這個尺寸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不超過20公里),必須設計一個全新的C波段電磁波發射機,除此之外,雷達的信號放大電路、濾波電路,都得重新搞。最後,作為機載雷達,怎麼讓飛機在空中晃來晃去的時候屏幕上顯示的雷達圖像不晃,那又是一個巨複雜的設計。
「飛行高度正常,速度正常,發動機轉速正常,總之一切正常。」無線電里是常錢坤的聲音,「既然一切正常,那我就飛去太湖晃一圈,唐部長你說的這雷達是可以使用的,不要說大話哦。」
「這都能分辨出來,那加了角反射器的探測對象船肯定能分辨出來。……看到了,兩個很明顯的亮點。」
唐華走過去呵呵一笑,「常部長,這話說得太滿啦。您回頭看看。」
「常部長,機載雷達樣機是出來了,但空艦導彈的研製進度還在原理彈的階段。」唐華說,「過段時間要和*圖*書
進行導彈的無制導飛行測試,之後是控制飛行模式……要進行海上全狀態打靶,可能得明年上半年了。所以其實也是給機載雷達留出了很充裕的測試和改進的時間。這次裝機試驗,目標也很簡單,只要雷達裝上去之後圖-2轟炸機能起飛、能降落,別頭重腳輕在空中往下栽就行。」
「是,兩艘,都加了那個什麼角反射器,一個大一個小。」
唐華:「是的,雷達掃描陸地的時候,多少會有一些雷達回波,還有細碎金屬物體誘發的雜亂信號,在人口密集的陸地尤其如此。而水面如果沒有船隻的話,是沒有突兀的雷達反射回波的。因此亮點密集的區域是陸地,亮點很少或不突顯的區域是水域。」
這個時代的重型和中型轟炸機肯定有一名導航員,負責告訴機組人員自己的飛機飛到哪兒了。這個時代是有簡陋的無線電三角定位法,但無線電導航不太可靠,經常出岔子,還要導航員用地圖對地標,作為輔助定位模式。其實有時候導航員看地圖才是主要模式,那個老壞的無線電導航反而是輔助定位模式。
幾輛吉普護送著運送201雷達樣機的卡車駛進空軍基地,戒備森嚴的機庫緩緩打開大門,一架「下巴」被卸掉的圖-2停在機庫里。下巴的位置就是原來的導航員位置,原本這裏的視野寬闊的玻璃罩以及導航員座椅度被統統拆掉了。
「志願軍空軍前https://www.hetubook.com.com幾天轟炸大和島,掉飛機了。」常錢坤轉過頭來,「有一架圖-2特種轟炸機掉了。空10師的那群冒失鬼!」
過了約摸一個小時,圖-2重新回到機場上空降落。常錢坤跳下飛機,「不錯不錯,雖然按測試流程是該做第一階測試,但第二階今天也順便試驗了。而且很順利吧。」
「那可不一定,」常錢坤信心滿滿地說,「咱們去年制導炸彈研製多順。這次我覺得也可以。……」
「看航跡,太湖快到了,我準備啟動雷達!」
這次的起飛和降落一切正常,雷達罩安然無恙。
常錢坤:「這個201雷達,現在可以上圖-2試驗了嗎?」
「我好像能從雷達屏幕上分辨出太湖的輪廓!這太厲害了吧!」
……
唐華:「雷達的測試還要看它的圖像是否契合真實目標位置,是不是有錯位、是不是有圖像畸變,這關係到能否給導彈裝訂正確的目標參數。今後我們要進行很多次試驗,就是要測這個。老常,今天你飛機上沒帶測量工具,就這樣吧,飛回來得了。」
「201型雷達採用C波段,掃描扇面35度,有掃描搜索和連續波跟蹤兩種工作模式,對海平面驅逐艦類目標探測距離60公里,對小艇類目標探測距離45公里。」
空軍工程部的技術人員、工程師當即就開始安裝雷達的工作,唐華和常錢坤、肖少卿三人在機庫外聊天。
圖-2,蘇聯https://www.hetubook.com.com二戰時期大量生產的雙發螺旋槳中型轟炸機。性能和作戰定位對標美國的B-25,1942年投入使用,在42年之後蘇軍的每一次戰役中都能見到它。柯尼斯堡戰役中,蘇聯一次出動了516架圖-2,投放上千噸炸彈,瞬間瓦解德軍的防禦體系。現在是1951年,圖-2其實已經算是挺落後的了。
「我就說這個問題並不複雜么。」肖少卿在機庫里如釋重負地說,「雷達罩的裂紋根部是從螺母位置開始的,而雷達罩其他部位都沒有問題,說明是螺孔的位置破壞了雷達罩的整體性,出現了一個薄弱點。起飛的時候震動不大還沒事,降落時飛機震動比較大,就裂口子了。故障原因找到,那解決起來也方便,在那個局部加強就行。」
不過眼前這架「落後」的圖-2馬上就要成為航空史上的奇葩。一架二戰中期服役的螺旋槳轟炸機,要安裝高精度對海搜索/跟蹤雷達,還要在改造過的彈倉里裝兩枚空艦導彈。雖然射程只有36公里,但如果沒有空軍掩護,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軍艦要跪在這種圖-2魔改版的導彈之下。
順著肖少卿的目光,唐華注意到機庫一角用帆布蓋著的物體。過去揭開布,果然。鈍圓的彈頭部,筋肉豐|滿的圓柱形彈體,四片梯形主彈翼,四片三角形小尾翼。
飛機確實沒啥問題,在地面正常滑跑,快到跑道盡頭的時候拔地而起。
看完電報,常錢坤hetubook.com.com眉頭擰成一團,稍後嘴裏狠狠罵了一句粗話。
試飛的時候,常錢坤和肖少卿依舊在場,飛機起飛10分鐘后就降落,圖-2正在跑道上滑行的時候,空軍通信營的一輛吉普從空軍基地外開進來,將一份電報遞交給常錢坤。
這時候唐華髮現,這架圖-2連彈艙都改過了。
回望機庫,201雷達已從卡車上卸下,七八名空軍技術人員用小車推著雷達,一直推到圖-2被卸掉的下巴底下,最後一次檢查介面和螺栓是否匹配。
重心測量完畢,外接供電啟動,雷達正常,沒有「嘭」也沒有冒煙。
「飛機發動機又沒改過,沒問題的,再說我又不是駕駛員。」
「這彈艙和掛架……也是按改裝方案書來的?」
……空軍還真是心急啊。
「那當然,空軍早就知道,我們拿到項目說明和改裝方案書了,」常錢坤說,「唐部長你可能沒猜到,我們已經把一架圖-2上面該拆的東西拆掉,就等著201雷達搞出來安上去。」
唐華無言以對……只好配合氣氛笑了笑。
技術人員用拖車把圖-2拖了半米,讓機輪坐在測量儀器上,檢測改裝之後飛機重心的變化。
肖少卿:「那當然了,瞧那,我們還做了兩枚導彈的模型彈呢。」
常錢坤回頭看,降落的圖-2的雷達罩裂了一條一米長的縫,發白的玻璃裂縫在黑色底的雷達罩上十分顯眼。
圖-2很快就在天上飛得沒影了,只有常錢坤絮絮叨叨的在無線電里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