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一聲轟隆,蘇聯真理報馬上就發簡訊,說蘇聯氫彈試驗成功。
然後還可以在這一層鈾-238再包裹一層氘化鋰,氘化鋰外面再包裹一層鈾-238……
得克薩斯州,休斯頓。
反正不管是千層餅還是輻射內爆氫彈,現在也沒人搞得清楚。
這種輻射內爆的氫彈薩哈羅夫的研製小組已取得了突破,但還差最後幾個小問題沒有解決。在此情況下,用RDS-6C先炸一發,可以在公眾面前顯示蘇聯的核武器研究與美國距離其實很近了。
「與貧瘠的東亞相比,美國更應該經營歐洲,打造一個社會穩固、軍事強大的可在蘇聯的壓力之下生存下來的西歐。」
蘇聯第一枚熱核武器RDS-6C已吊裝上塔架,只待最後的起爆命令。
……
「7月26日,以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勞爾·卡斯特羅為首的約160名親蘇武裝分子向古巴蒙卡達兵營以及巴亞莫兵營發動進攻。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信號,說明蘇聯的觸角已不限於西歐,甚至也不局限在亞歐非世界島,而是伸向了美洲——美利堅合眾國的後院。」
威廉·迪安是被朝鮮人民軍俘虜的,在戰爭期間,他沒跟其他三位被俘將軍住在戰俘鎮,而是在朝鮮的戰俘營。不過,雖然朝鮮人民軍對戰俘沒什麼好臉色,但迪安畢竟是個少將,待遇還是可以的。
當然這是路易斯·哈勒的個人觀點。但是,破罐子破摔的思路是有道理的。在局面已經劣化到某個程度時,還往牌局裡頭加註是不明智的舉動。
千層餅就是這個意思。
「4名將軍和4萬名士兵回家,7萬個屍袋從朝鮮運回國。1950年6月,朝鮮和韓國的國境線是北緯三十八度,1953年6月,朝鮮和韓國的國境線還是在北緯三十八度附近,如果細算,中國和朝鮮人還奪走了上千平方英里的韓國領土。這就是杜魯門介入朝鮮戰爭兩年零9個月之後,美國的收穫。」
路易斯·哈勒的觀點會在多大程度和-圖-書上影響美國政局?
「上周,在朝鮮戰爭中被俘的4名將軍返回了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步兵第2師師長勞倫斯凱澤少將、步兵24師師長迪安少將、他的繼任者布萊克希爾少將。」
「美國戰略重心重新向歐洲傾斜符合美國的利益,無論是美國的世界戰略、軍事利益還是經濟利益,歐洲對美國都比亞洲更為重要。如美國走這一條道路,對我國而言,海上方向受到的直接壓力會稍有減輕。」
距離爆心1公里的鐵路橋被推開200米,距離爆心4公里的磚土建築被衝擊波推倒,儀器實時測得的當量是40萬噸左右。
……
從朝鮮半島回來后,迪安並未被美軍拋棄,不久他被任命為第6集團軍副司令。按他的年齡,還能再幹個兩三年。
聽到出版商的話,威廉·迪安搖搖頭,伸出手掌對著出版商,先正後反,翻轉了180度。
「你們這炒飯不是真的。地三鮮也不是真的。」
「在美國內部,另一個對我們有利的因素,是釋放回國的包括4名將軍在內的四萬美國戰俘,他們會影響身邊的人,從而形成一股不能忽略的反戰、反對與中國為敵的力量。」
「在向歐洲傾斜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將由全面封鎖轉為重點經營兩個橋頭堡:南線的菲律賓,以及北線的日+韓。」
歷史上的朝鮮戰爭結束后,美國在朝鮮半島的陸軍大批回國然後裁撤,但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海空軍並沒有減少。
「1952年,克格勃的勢力侵入了伊朗。」
中國在美國有一個大使館就是好處多多。見不得人的那種工作另外說,唐華現在手裡就拿到了《外交事務》的主要文章,此外還有幾本挺有分量的美國策論雜誌的文章——不是原版雜誌,原版雜誌至少得一個月後了,這是大使館手打內容發回來的。
路易斯·哈勒的文章字裡行間,主要是批判美國在亞洲這個窮又落後的地方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反正最發達的日本美國已www.hetubook.com.com經姥姥拿在手裡了,其他地區就沒那麼重要了。路易斯·哈勒警告美國得保住美洲,然後在外交政策上全力向歐洲傾斜。
RDS-6C嚴格來說是一枚熱核武器而不是氫彈。——如果氫彈的定義是以輻射內爆的方式點燃聚變物質,造成更大當量的爆炸,那RDS-6C還不是。
「先生,是這樣的,有時候正宗的中國菜做法不符合大多數美國人的口味,我們被迫進行一些改良。雖然與原來的中國菜味道不同,用料和食材都是高質量的。」
紐約出版商鮑斯·卡特費了很多周折,終於找到了回國的前24師師長威廉·迪安。
「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歐洲,二戰結束后,美國的盟國也主要位於西歐。相比之下,東亞尤其是東亞大陸上,我們的傳統利益究竟有多少?」
一般認為千層餅是「增強型原子彈」,用輻射內爆的聚變彈才叫做氫彈。
從戰俘鎮釋放回國后,沃爾頓·沃克當然不可能重回第8集團軍當司令。他重新恢復了自己的軍銜,從美國陸軍那裡領到了過去3年拖欠的工資和被俘補貼,然後——申請退休。
在這一層氘化鋰外面再包裹一層鈾-238。這東西不是裂變裝葯,本應該安安靜靜地呆在那裡,但原子彈核裂變以及部分氘化鋰發生聚變反應后釋放出大量中子,如果在鈾-238外面包裹一個中子反射層效果更佳。中子打在鈾-238上,鈾-238一次衰變變成了鈈-239,鈈-239再發生核裂變。
……
被俘時餓得皮包骨的迪安在朝鮮戰俘營還變成了小胖子。停戰協議簽署,迪安6月份乘船回國。在送別的飯局上,迪安百感交集,喝得酩酊大醉。
「這是美國武裝力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包括集團軍司令在內的4名美國將軍被俘,其中步兵24師有兩任師長被俘。迪安少將是在1950年7月與朝鮮軍隊的遭遇戰中迷失方向而被俘的,24師雖因此損失巨大,但並和-圖-書未被摧毀。布萊克希爾少將的被俘過程悲慘得多:在1951年5月三八線附近的戰鬥中,布萊克希爾少將和他的美步24師兩萬多人被中國軍隊合圍並徹底消滅。」
「美國應該秘密援助芬蘭,阻止芬蘭進一步靠向蘇聯。如果不出手阻止,芬蘭未來將成為蘇聯的衛星國甚至加盟共和國。」
餐館服務員大為驚訝,這個正宗的美國老頭居然識別出自己的菜都不正宗,而且一一指出到底哪裡不正宗。
1953年8月12日,蘇聯,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
「在芬蘭,蘇聯與其簽訂了互助條約,蘇聯承諾保障及不侵犯芬蘭的主權。去年筆者曾將這一現象稱之為『芬蘭化』,也就是雖然名義上保持中立的外交路線,但內部深受蘇聯影響、國內媒體嚴格自我審查不出現反蘇言論、對外事務上站在蘇聯一邊。在未來,『芬蘭化』的歐洲國家還會增多嗎?」
沃克鼻子哼了一聲,表示不滿。
按路易斯·哈勒的觀點,美國接下來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舉動可以形容為「破罐子破摔」,台灣已經丟了,那西太平洋乾脆就抓住兩個點——菲律賓和日本(及韓國)——就夠了。
……
「美國在未來幾個月內,有可能對外交政策進行調整,讓其戰略重心向歐洲傾斜。」
「我聽說您準備把自己的被俘經歷寫成一本書,名叫《在朝鮮被俘歷險記》,我們準備買下這本書的獨家出版權。開價5萬美元。」
「在過去3年,蘇聯紅軍的規模不斷擴張,坦克部隊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相比之下,美國駐歐陸軍在過去3年一直保持在1個前置師和3個在本土的後備師,只是蘇軍總規模的幾十分之一。」
8月12日上午10時,RDS-6C被引爆。強閃光之後,一個蘇聯人從未見過的巨大蘑菇雲升起。
「在過去的這3年裡,歐洲發生了什麼?」
「增加在歐洲的軍隊數量,如果獲得所在國許可,增加在歐洲的核武器部署數量。增加大西洋的海軍艦隻,艦和*圖*書
隊要更頻繁前往西歐和大西洋北部,以遏制蘇聯在海上的擴張。」
在RDS-6C旁邊,是一堆堆的測試建築和試驗道具,測試道具包括1300個測量儀和攝像頭,1700個測試器物,16架飛機,7輛坦克和17門火炮。
「無法理解我們在東亞大陸究竟還需要維護什麼利益。美國與中國為敵,是因為在中國內河的自由航行權被取締了,還是花旗銀行在上海的大樓被沒收了,或者是因為美國通往中國的海上貿易通道被美國海軍掐斷了?」
唐華又翻了翻其他雜誌的手打本,仔細考慮之後,還是寫了一個報告。
……
原子彈引爆后,這一層氘化鋰會有少量發生聚變反應。這一點聚變反應肯定是不夠的,但好在還可以繼續加。
這篇文章的作者路易斯·哈勒是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研究室的專家,也是日內瓦國際研究會的成員,主攻的領域是拉美研究,其次是西歐研究。
北約的地震監控站能感知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發生了核爆,還能推測當量有三五十萬噸,蘇聯說是氫彈,美國一時也沒法反駁。
「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變數在越南。美國有可能想繼承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殖民範圍。如果走到這一步,當美軍接替在越南的法軍,對越南人民軍開火時,西太平洋、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將會發生重大變化。」
「不,我要10萬美元。」
《朝鮮戰爭——先亞后歐必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外交事務》這個雜誌在美國政界是有分量的。美國總統的外交事務幕僚、白宮的智囊團經常把自己的觀點發在這上面。比如冷戰推手喬治·凱南就經常在這雜誌灌水,甚至那篇推動了冷戰出現的「長電報」,他後來也把主要內容摘出來發到了《外交事務》上。
「對土耳其給予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援助,幫助土耳其邁入現代化國家的行列,從而獲得土耳其的信任。土耳其海峽在這個時候,是維護地中海乃至世界海洋安全的戰略水道。」
本來他也該退休了。作和*圖*書為1889年生人,他被俘時61歲,去朝鮮本來就是「我就幹完這一屆總司令,明年就退休」。現在64歲,那是肯定該退休了。
「歐洲有最多的工業人口。即便去除蘇聯和東歐國家,西歐、北歐和南歐的工業人口仍然與美國相當。歐洲有龐大的工業基礎和基建規模,有世界最為重要的幾個工業國。」
「8月12日,蘇聯爆炸了自己的第一枚氫彈。這意味著在核武器、熱核武器這個最高等武器的領域,蘇聯與美國的差距不到2年。蘇聯的原子彈比美國晚了4年爆炸,而他們的氫彈只比美國晚2年。」
大概要等北約的輻射監測飛機遠遠地收集射線和放射性塵埃,拿回去在實驗室研究三五個月,才敢下定論「蘇聯這枚不是氫彈,是增強型原子彈」。
路易斯·哈勒,雙月刊《外交事務》1953年05期
尤其在台灣,朝鮮戰爭結束后美軍是增加了在台灣的駐軍的。
純裂變的原子彈當量在1.5~6萬噸,再大當量的裂變彈就很難做了,安排鈾塊讓他們起爆前不相互干擾太難了。增強型原子彈可以把當量上限擴大到50萬噸左右,但再大應該也不行了。
輻射內爆氫彈的威力上限幾乎是無窮大。
「那你們能按照正宗的方法,再把這兩個菜做一遍嗎?」
退休的沃克回到了德克薩斯老家帶孫子,在休斯頓街頭閑逛時,看見一個中餐館的牌子,就不由自主走了進去。
RDS-6C用的不是輻射內爆原理,而是「千層餅」原理。炸彈中間是一顆兩萬噸的原子彈,原子彈外頭裹一層氘化鋰。
另外,這枚RDS-6C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已經做成了一枚航空炸彈的形狀,只要往圖-16中程轟炸機肚子里一塞就能投,而美國的「喬治」、「常春藤邁克」都還是連接著低溫系統的實驗裝置。
但已經晚了,蘇聯要的新聞轟動效應已經達到目的了。
但增強型原子彈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好設計。不就是一層一層再加一層么。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