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虎:「說得有道理。其實在這一步就結束了,英法和以色列贏不了。」
……
7月30日,劉副主席結束莫斯科-東歐各國-莫斯科的連環訪問,抵達北戴河。
「噢,唐華啊。我們在推演如果英法干涉埃及,戰爭會怎麼樣進行。」粟裕說。
「我對埃及軍隊的戰鬥力不了解。如果他們的軍隊有新一新六那種戰鬥力,或許可以卡住伊斯梅里亞,再守住開羅到伊斯梅里亞的交通線。這樣英法佔領運河南北兩端,埃及佔領中間,誰也用不了運河。但如果他們連國民黨軍的戰鬥力都不如,那就只剩炸毀運河一條道路。」
1956年7月26日,開羅。
波蘭1955和1956年的經濟發展比較差,兩年的生產計劃都沒有完成,為了完成生產任務,避免國民經濟連鎖反應,很多工廠讓工人加班。而為了讓國家財政預算不出現大虧空,不但加班沒有加班費,波蘭還給個人所得加稅。
……
主席點點頭,又轉頭問林三虎:「如果你是埃及的指揮官,你怎麼應對粟總長的部署?」
給蘇聯的賠款減免了一大半,但給捷克、南斯拉夫的戰爭賠款沒得減免,總計3億美元。
布爾加寧:「要不要我們建議匈牙利的同志,讓納吉暫時代理總書記,讓他自己來面對這尷尬的一幕。」
「6月28日,波蘭發生波茲南事件,而我是在6月20日訪問的波蘭,6月23日離開的。」
埃及共和國建國后,納賽爾就不承認這些特權了,而且要趕英國軍隊出埃及。
劉副主席還發現,匈牙利現在對中國也有莫名其妙的好感,但他們國內鬧得可就太囂張了,在劉副主席看來這簡直匪夷所思。尤其是還有一個叫裴多菲俱樂部的社團,裏面什麼腦迴路的人都有。
米高揚:「……我需要再進行思考。但納吉這個人可能不一定行。」
「埃及收回www.hetubook.com.com蘇伊士運河,要做好西方國家武力干涉的準備呀。」
1950年,匈牙利搞了自己的五年計劃,因為發展方向錯誤,搞了5年,工人的實際工資水平下降了18%,管理不善還引起了長期的麵包、糖、麵粉、肉類短缺。
……
米高揚在那天晚上和唐華喝著酒聊了幾句之後被嚇了一跳,出來一個字都不透漏那天聊的內容。
酒會之後一個多星期,波蘭果然鬧起來了,赫魯曉夫召集主席團的人開會,米高揚就提出,儘快給哥穆爾卡平反,而且說了理由:這個人只是討厭斯大林,他不反蘇。
7月29日,彭老總結束對南方部隊的視察,從廣州返回,抵達北戴河。
主要是透漏了也沒人信。波蘭的建議就算了,匈牙利,把正派反派幾個頭頭全數槍斃,你說這是中國同志提出來的建議?別鬼扯了,誰信哪,一定是你米高揚自己想出的點子,不要把自己的槍斃風格安到中國人頭上,這太假了。
林三虎建國后一直在養病,到1956年脊柱的情況好了點兒,逐漸出來工作和活動了。見主席點將要他和粟裕唱對台戲,閉目想了想,答道:
此時距離埃及建立共和國才剛剛三年。在這之前,英國仍保留對埃及國防、外交、考古、少數民族事務等特權,埃及仍然是英國控制下的衛星國,按英埃政府協議,英國可以隨時為了保護英國在埃及利益對埃及出兵。
「我們駐匈牙利大使安德羅波夫的報告,稱匈牙利出現敵對活動、自發討論和革命青年。」莫洛托夫說,「這三種事物都是不好的預兆。」4
總理:「確實,我們對埃及軍隊的了解不夠,還是不要推演具體細節了。但是,埃及政府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這一舉動是徹底和過去的半殖民地政府決裂,決心走一條獨立自主的國家道路,和-圖-書我們是應該支持的。」
英國決定給埃及一個教訓。1956年7月19日,經過兩個月的密謀,英國聯合了美國的幾大銀行,宣布停止向埃及貸款援助,這些貸款原來是用於建造阿斯旺水壩的。
「流經我們國家的蘇伊士運河,就像我們的主動脈,是由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建造的,它是屬於我們的!」
阿斯旺水壩是埃及的奇觀級工程,牽涉到幾十萬勞動力的就業,資金斷供讓埃及極為難受。納賽爾思考了一個星期,現在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米高揚:「嗯嗯,……額……波蘭的處理方式我覺得不一定就是匈牙利的正確的處理方式。」
主席:「英法的考慮還要多一些。在反殖民主義的鬥爭中,埃及跑在了最前頭,以埃及的完全獨立為先導,假如他們成功收回蘇伊士運河而英法阻止不了,已經在崩潰的英法殖民體系,會加速崩塌。粟總長,你說說看,如果英法要干涉埃及,他們會從哪裡下手?」
粟裕:「美國和蘇聯?一起警告英法?」
「林總,」粟裕說,「一上來就自損困守,這用兵不講常理啊。」
6月28日,波茲南策傑爾斯基工廠的約16000名工人聚集起來,要求漲工資和減稅。遊行隊伍在街上遇到一個秘密警察總部,順手就燒了。波蘭國防部部長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派出一萬名士兵前往波茲南,才把這事兒平息下來。
戰後匈牙利經濟開局就是地獄級難度:它在二戰中是納粹一方的,要支付戰爭賠款。
主席在沙灘開了個躺椅半躺著,用手指指報紙上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報道。
不但發展方向錯誤,匈牙利在1950~1956年,兩派領導人分別執政過:親斯大林的拉科西搞了三年,搞不下去,被擼。反斯大林的納吉·伊姆雷上台搞了兩年多「新政」,搞得更差,到最後拍拍屁股瀟洒辭職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從7月3日起擔任臨時總書記的哥穆爾卡其實也不省心,7月份還發生了兩三次中心城市的人數較多的罷工,雖然哥穆爾卡以前曾因反對斯大林而入獄,但遇到大罷工,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讓秘密警察和警察上街衝散遊行人群維持秩序。
唐華出來遛彎時,見林三虎和粟裕專心致志地看著腳下的沙地,湊過去一看,誒?這是在推演第二次中東戰爭嗎?
「波茲南事件之後,蘇聯馬上做出反應,把羅科索夫斯基調回國,給哥穆爾卡恢複名譽,」劉副主席說,「匈牙利現在的局勢很可能也向波蘭的方向發展,但不知為什麼,蘇共並沒有打算像在波蘭時那樣,為納吉恢複名譽和職務。」
「我的埃及同胞們!」
到1956年,蘇伊士運河的股權分配,英國人持有41%,法國人持有52%,納賽爾把這93%的股權收回來,應該是夠吃了。
「米高揚同志,」布爾加寧說,「在處理波蘭危機的時候,是您力主讓哥穆爾卡來面對憤怒的工人的。」
因為埃及不聽話,英國人斷供阿斯旺水壩。因為沒錢修阿斯旺水壩,埃及人把蘇伊士運河的英法股權搶走了,要用運河的營收來支撐阿斯旺水壩建設。
所以說匈牙利為什麼問題最大,它黨內兩派人馬全是彩筆,這才是匈牙利問題的關鍵。
匈牙利和波蘭一樣,經濟也搞砸了。波蘭只是1955年和1956年經濟搞砸了,匈牙利經濟從1946年到1956年都是搞砸的……
……
劉副主席還沒離開蘇聯的時候,蘇共主席團就頻繁為東歐的事情在開會。
赫魯曉夫:「米高揚同志,就是說您不同意讓納吉上任?那該用什麼辦法呢?」
總理:「蘇伊士運河,一則是溝通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戰略級交通要道,二則英法在這裏損失了極大的經濟利益,兩大因素集合hetubook•com•com
起來,英法很可能不會善罷甘休。」
「公民們!」
「但是,宣稱真正擁有這條運河的,卻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這不是他們應擁有的,是他們偷來的!」
「為了根除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帶來的影響,埃及人民已抗爭多年。今晚,同胞們,我很驕傲地告訴你們,我們要取回蘇伊士運河!」
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前埃及陸軍中校,1952年推翻法魯克王朝的實際軍事指揮官,1954年取代納吉布成為埃及總理。1956年,納賽爾作為唯一的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6月23日當選成為埃及的第二任總統,從此走上權力的巔峰。
「現在,東歐的幾個國家多少都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趨勢,其中波蘭不是最嚴重的,」劉副主席說,「我所去過的國家裡面,危機最大的是匈牙利。」
「埃及的血脈回到了埃及人手中,由埃及人管理,已經統治我們數個世紀的殖民者,今天被徹底趕出埃及!」
馬林科夫:「這種活動,尤其是裴多菲俱樂部6月27日的討論,我認為基本可以定性為意識形態上沒有槍聲的波茲南事件。」
粟裕剛才一直在考慮問題,主席這麼問,就答道:「英法如果幹涉埃及,肯定是以強行佔領蘇伊士運河為軍事目標。那他們有兩種方式。直接在塞得港登陸,佔領了塞得港,就控制了蘇伊士運河的北入海口。或者從以色列出發,走陸路進攻,橫越西奈半島向塞得港到伊斯梅里亞的全線發起進攻,也能切斷蘇伊士運河。」
唐華:「林帥,打到塞得港失守,最多打到伊斯梅里亞失守,戰爭可能就結束了,英法以聯軍會在美國和蘇聯的聯合警告下撤軍。」
「在蘇伊士運河湖口和堤岸埋設炸藥,一旦英法進攻,就徹底炸毀運河。」
市中心的解放廣場聚集了至少10萬開羅市民,人們手中或舉著埃及國旗,或幾人共舉著一幅納賽爾和圖書總統的畫像,口中高喊口號。一些市民還帶了英國和法國的國旗出來,丟在空地上,潑汽油點火焚燒,現場一片混亂。
接下來,蘇聯的反應比較及時,宣布羅科索夫斯基調回莫斯科,愛德華·奧哈布(那個在二十大上被嚇死的貝魯特的繼任者)主動辭職,為哥穆爾卡恢復黨內地位。
波蘭的事情剛剛過去,匈牙利的事兒又上了主席團的議程。
英國人可以說是自找的,就是法國人有點躺槍……我可沒斷你埃及的貸款啊,一開始法國就沒介入阿斯旺水壩的投資啊。
上午10年,警察稍稍控制了一下廣場秩序,把焚燒國旗的地方滅火清理乾淨。總統要在此發表現場講話了。
林三虎:「暫定埃軍戰鬥力按47年的新一新六軍來計算。」
從劉副主席嚴肅的神色就可猜出,這次出訪得到的調查結論不太樂觀。到北戴河,劉副主席先找主席和總理談了一次,又召開了政治局的小範圍會議。
事兒鬧大了。
「粟帥,林帥……你們在搞蘇伊士運河推演?」
主席和總理「撲通」「撲通」下海游泳,林三虎和粟裕不游泳,這倆推演兵棋來癮了。在沙灘上畫出了西奈半島、蘇伊士運河,再畫出埃及北部的地圖繼續推演。
……
但不管怎麼說,波蘭的波茲南事件算是平息下去了。
赫魯曉夫、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也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贊成或者反對,中間又有跑題,最後匆匆忙忙做了個決定,讓波工先給哥穆爾卡平反,代理一段時間總書記。
布爾加寧說完,看了看與會的幾位主席團成員,這些人都在陷入沉思,一時沒人回應他的建議。
仔細看沙灘上的線條和小石頭,好傢夥,都推演到開羅附近的戰況了。英法以佔領運河區,埃及政府不投降,林三虎調動英法以聯軍迂迴切斷開羅與上埃及的聯繫,粟裕則從開羅以東出了一股部隊突襲大苦湖和法以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