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83章 有事打我手機

姚言奇:「其實是我們人手少,而且沒有試驗高手,自己製作超精細零件總是做不成。」
1954年,激光三組終於在蘇州找到可以生產硬塑料圓盤的廠家。54年底,實驗室中首次在硬塑料圓盤上壓出2048個二進位數,讀盤機以2秒一轉的轉速度,讀取這2Kb的數據進計算機硬碟里。數據是寫在光碟的一個圓圈上的,循環讀取。
「噢,唐華啊。」
人頭攢動的試驗台,激光三組組長孫良方、副組長姚言奇打開一個扁盒子,小心地從裏面取出一張圓形的亮閃閃的塑料片。
「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
「總理,北京建成了全國第一套也是世界第一套移動通信系統,」唐華說,「我現在就正在使用行動電話,撥通了您辦公室的電話。以後您有事可以打我這個手機啦。我的聲音在話筒里清楚嗎?」
「我現在在平安里,您您聽這附近車喇叭的聲音,啊,還有個賣菜的店,我進去說兩句……」
李強:「目前來說,全北京市四個基站也夠了,畢竟是測試,才100個號。……哎,已經十點二十分鐘了,基站系統應該已經通電了。」
「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服,」
孫良方按動面前的一台儀器,儀器彈出一個小抽屜,孫良方把碟片輕輕放到抽屜上,再關上抽屜。
激光快到了逐漸向世界公布秘密的時候了。
「好大一棵樹任你狂風呼綠葉中留下多少故事有樂也有苦。」
整個激光三組的6名成員驚喜地叫起來。
現在這8個組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晃都七年多過去了誒。
在激光不是秘密之後,許多產品也逐漸可以用於出口。而且是高利潤型出口單子。
……
「這個電線杆子雖高,但不是高壓輸電線,只是為了規避高大房屋才加高的,」李強說,「非高壓輸電線的電磁干擾不算強。」
「對,他這https://m.hetubook.com•com個激光三組啊,總算出成果了,小孫這娃這幾年挺不容易的,要是你有空,就過來看看他吧。」
周璇唱的《好大一棵樹》聲音在整個實驗室里回蕩,音箱品質不差,音質自然是極好的。
電話打給誰呢?
唐華問李強。
「趙忠堯老師,沒想到是您的電話。」
上班時間,街上的人不多,三三兩兩推手推車的、趕馬車運垃圾的行人,除此之外就是偶爾過去一輛汽車。
趙忠堯:「還記得物理系51屆的孫良方嗎?」
……
唐華:「德勝門的城門樓子其實很適合加個鐵塔,可惜文物部門不讓。」
激光一組,做激光照射器。這個太容易,半年就搞定了。然後激光一組分成了兩個方向,一個是梁桂明帶著繼續搞激光照射,現在正在磕激光駕束制導,梁桂明55年掛上了中校的軍銜;一個由諸國禎帶領搞激光陀螺儀,這個就比較難了,1954年在錢學森的幫助下略有突破,現在正做產品技術迭代提高精度。
「這個塔離電線杆子有點近啊,工作的時候不會有問題吧?」
回到北京第二天,趙忠堯打電話給唐華。
「很清楚,和不移動的電話差不多。」
唐華:「直徑20厘米的碟片還是太大了,把它弄到12厘米。存儲能力不變。」
塑料盤直徑20厘米,比巴掌大一點,說是塑料材質,但表面看上去是鍍了層銀色的金屬膜,塑料盤表面又極其平整,拿在眼前可以當鏡子照。試驗台前的六雙眼睛都緊緊盯著塑料盤和托著塑料盤的手,就像在看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
嚴格來說,它比1973年的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還要小一些,拾音器不凸起,鍵盤少一行特殊功能鍵,但半尺長的天線還是依舊保留。
唐華:「那就是歪打正著,也不錯。由於串起了整個產業鏈,這個產https://m•hetubook.com•com品再進行簡單的工業設計美化,就可以量產了。不久的將來,它就可以和密紋唱片機一較高低,而且最終會取代唱片機。今年畢業以後,你們激光三組就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驗室,隸屬於清華大學之下或者電子信息工業局之下都可以。然後,會有新的任務。」
……
「這部行動電話啊,全身上下都是新技術,集成得太多了。」李強說。
啃圓形金屬盤啃了半年,最後認為生產不易,裸|露的金屬盤上的凹槽會很快損壞,覆蓋透明塑料層,和金屬的粘結又很不牢固。1953年3月,激光三組放棄金屬圓盤,轉攻硬塑料盤。
唐華:「不過我看你們的項目進展,還是有條不紊的,焦慮是有,但是沒有慌亂,這點特質就特別值得表揚。另外,我其實沒有明確指示,但你們在研究過程中,實際上把整個產業鏈串起來了,那麼多工廠建立了協作關係,分散零件的設計都撒出去交給了電子信息工業局的各個單位,這是相當好的工程研究思路。」
激光三組雖然還是6個人,但在這幾年,與之協作的單位將近10個,建立了合作和供貨合同的工廠二十多家,而且,雖然啥都沒做出來,但激光三組的經費一直能保證。
激光五組,工業激光,組長李慶忠,這個組做的東西就多了,到現在為止做了七八種激光切割機、焊接機、打標機,正在研究激光增材製造。激光五組不斷有新研究生進來,清華物理系現在開玩笑說都可以成立一個工業激光專業了。
激光八組是激光硬殺傷武器小組,這個小組……不指望他們做出產品,三年碩士畢業之後派去蘇聯,和蘇聯的激光武器設計局一起幹活。
激光四組是激光測量組,組長楊楨,1952年研發成功激光測距儀,達到畢業標準。他們小組接著干,1953年研發成功激光校準儀,195hetubook.com.com4年研發成功激光平面干涉測量儀,現在在做激光雷達。
……
激光七組,唐華自己帶隊的激光全息技術組,手下的幾個助手也順利拿到學位了。
當然,公布激光的秘密不是為了嘚瑟,而是把發明者給確定成鐵案,再把專利搶下來——就算目前在西方國家提起訴訟拿不到錢,也要佔住專利制高點,方便以後拉清單。
1957年,激光三組優先拿到了少量6微米工藝的數據處理晶元,整個系統開始整合,漫長的研究工作終於看到了曙光。
「反正就算用舊技術,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我們就是做個移動通信測試,」唐華說,「而且,電子工業的基本定律,所有元器件的價格都會隨時間推移而降低,十年之後它的成本就會下去很多,而且功能比現在強得多。」
唐華給了肯定的回復,認為這個研究方向是正確的。然後激光三組就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取波長780納米的小型超細激光器。超細激光器研製成功的時候,存儲載體也確定了,中間有軸可以旋轉的圓形金屬盤。
這都是一兩年後才該做的事了。現在唐華心情還是不錯的,以後有CD可聽了。
……
1951年1月,突破激光技術之後,唐華給51屆物理系的保研碩士生們分配了8個任務,組成8個課題小組。分配的任務做出來就拿學位證畢業。
當然唐華也不是一點忙沒幫,很快發來對聲音的44.1KHz的採樣收集程序、編碼標準、再加一個雙重自動修正的編碼糾錯體制。另外他們可以在整個電子信息工業局的工廠和研究所尋求技術和產品支援。
「總理,我是唐華。」
在歌聲中,孫良方和姚言奇抱頭痛哭。「七年啊,延期四年了啊!我們終於可以拿到學位了!」
在蘇州的硬碟廠,激光三組從硬碟的磁頭那裡得到了靈感。但是在硬碟廠調研時他們驚駭地發現:光碟存儲的音樂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二進位數字形式儲存,簡單一算,如果光存儲系統成功,一張直徑30厘米的塑料片,存儲的數據量會比蘇州硬碟廠的一個汽油桶硬碟還大!
新街口。
清華物理系,實驗樓。
「怎麼一副苦海逃生的樣子,」唐華笑著說,「我在那次會上說的是:你們研究小組是碩博連讀。現在是1958年6月,碩士三年博士……四年,也不算太誇張。」
「嗯……記得,激光三組的組長。」
兩間教室打通做成的超大號實驗室,裏面密密麻麻塞滿各種實驗器材、資料、桌椅,以至於在裏面某些地方走路都要縮頭貓腰。
「這七年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
激光二組,周光召的激光通信小組,用了剛好一年實現空氣傳輸的激光數字通信,三年之後也就是1954年,光纖開鋪,現在國內已經修了7條光纖通信幹線,蘇聯修了3條。直線和局域高速線就更不用說了。激光通信小組組長周光召已經失聯了,小組成員併入了長春光電所,靠著光纖廠,專門研究光纖通信技術。
如果再努力努力,在這個時代的科技元素還能繼續增多。
開機,電池只夠通話一小時,但現在電量是滿的。
孫良方:「什麼新任務?」
激光六組,激光對抗組,1956年做出來激光模擬對抗系統,同年解放軍總軍訓部驗收通過。
1951年,激光三組成立。9月開學的時候,三組討論了大半年,認為用一束極細小的激光,照射一個有凹槽或凸緣的平面,激光反射回來就存在差異,這個差異就可以代表0和1。
唐華李強一行人向南走了500多米,盡量離開基站遠一點。站定之後,唐華拿出裝在包里的東西。一塊磚頭。
……
唐華:「總理,您在上次人大會議上說,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我們的目標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您下次可以再補充補充,電燈電話這個電話,既包括固定電話,也包括行動www.hetubook•com.com電話。」
主席作息時間,上午6點睡中午12點起。睡得很淺。這個時候打電話過去一定是找shi……
「唐華啊,我先想問問你最近忙不忙。」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
1951年的論文只公開了激光原理,原理實驗是用氖光燈照射稀土晶體,能產生天然激光(始終會聚在一起但光強不大)。真正的激光器沒有公布。但原來的歷史線,1960年休斯實驗室的梅曼製成了第一台符合現代定義的紅寶石激光器,之後激光的研究就逐漸擴散開來。
……一部酷似磚頭的手機。
唐華:「最近一個月都不會出去了,一直到下個月,7月初才大概去趟長春瀋陽。有什麼事要我做嗎?」
這個發現既讓激光三組驚駭又讓他們興奮。沒多久新的打擊來了:唐華認為直徑30厘米的塑料片太大,得改到20厘米,還是要儲存一張音樂專輯。
眼看成功就在眼前,激光三組和趙忠堯向唐華報告進展,唐華回:光碟必須以高度擬真的音質,裝下你們師母的一整張密紋唱片專輯,做不到這個不算結題;光碟的數據讀取速度也不夠,不是每分鐘30轉,而是每分鐘500轉,這還只是最低的基準速度。
繼續在黑暗中爬行。
……
唯獨這個激光三組,光存儲研究小組,卡了。
孫良方:「其他小組進展都很快,一組半年就把東西按照要求做出來了,他們是碩士,可二組您也說是碩博連讀,可周光召一年就實現了激光數字通信,三年連光纖都開始鋪了。我們心裏就特別焦慮。」
總理:「行了行了,不用跟人家店員嘮叨了。我看過行動電話系統開工建設的報告。」
1954年以後,物理系都知道激光三組踩了一個大坑,進去就別想出來,畢業的本科生都躲著激光三組實驗室,無論如何都不肯報三組的研究生。所以到現在為止,激光三組一共就6個人:4個51屆的初代成員,1個52屆的、1個53屆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