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225章 左右逢源的印度

休·德賴登聽了技術人員的彙報,把頭轉向理查德·克什納:「和子午儀的頻段設置一樣,對嗎?」
「對了,這一船小型武器,同樣包括了夜視儀,是500支帶夜視儀的卡賓槍。」戴爾·福斯又說,「你們要認真學會使用的方法。」
「德拉斯探員曾與我在克利夫蘭共事,」戴爾·福斯說,「現在想,那真是令人傷心的回憶。」
現在蘇聯正在對印度實施比156項重點工程還大的工業援助,而且也是成體系化的。
「『馬拉松』號運載的是小型武器和彈藥,最重的是120毫米迫擊炮,但都進行了嚴密的包裝,你們現在就可以卸貨,」戴爾·福斯把清單遞給維吉爾,指著身後的「馬拉松」號說。
赫魯曉夫在努力想辦法幫印度,艾森豪威爾則已經開始幫印度了。
唐華:「內蒙的測試點,我估計可能是海拔修正不太正確。大連的地面端和重慶艦等於都是在海平面附近,就是說不存在海拔誤差,這倆的誤差可能都源自於衛星軌道參數的測量誤差。」
唐華:「差得不太多是差多少?」
……
是挺麻煩的一件事情,唐華、錢學森從平遙回到北京,又過了好多天,計算中心和跟蹤站還在不停忙碌著。反正六分儀-1是測試星,雖然發射上天的這顆衛星功能是全的,入軌正常,所有設備自檢也正常,但首先的用途是測試。
導航衛星發射上天,軌道總會和原先的估計軌道有一些誤差。衛星導航系統能提供準確定位的前提,是得先掌握衛星的準確軌道參數。從發射后110分鐘起,四個地面跟蹤站對衛星進行了第一次位置測量,24小時之後,衛星軌道又重新掠過中國上空,四個衛星地面跟蹤站又能進行兩輪測量。
蘇聯在印度洋的局面就不好打開,至少現在投進去的10多億美元援助是白給了。就算要給中國下絆子,也應該找一個無賴小國,而不是用印度來干這事m.hetubook.com.com
休斯頓。
「尼赫魯先生,在我來莫斯科的這段時間里,貴國向阿薩姆邦增派了第四師炮兵第四旅以及兩個步兵營,」總理態度認真地對尼赫魯說,「並且,我們的邊民反映,貴國在伊達納格爾的駐軍——這些駐軍本已是越界進入了藏南,在過去十幾天里又向北移動,其中一個連駐紮到了孜若。」
總理:「不是迴避,而是不想強調。如果說我要迴避什麼的話,那就是盡量讓中國和印度迴避掉一場戰爭或者流血衝突。我以及我所代表的政府,都衷心希望中印兩國能暫時擱置領土爭端,讓我們的下一代人來解決這一麻煩的問題。」
多普勒頻移系統是根據接收到的信號頻率,與理論上衛星發射機的頻率對比,看頻率是變高了還是變低了,變化量是多少,然後計算出關鍵數據。當然,六分儀-1號發射機本身的發射頻率是按某個規律不斷細微變化,接收端得知道衛星的發射頻率變化規律。
「然後同一時間,大連岸上的一台地面端也開機做了一次定位試驗,算出了一個坐標,誤差是1330米。就是在內蒙做測試的總參部隊測得的數據誤差比較大,有3700米。」
最先探測到中國航天發射的是沖繩監聽站,這裏的雷達和無線電測向系統都畫出了長征-2號火箭的軌跡。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這一次中國發射的火箭應該比前兩次更大,因為雷達發射信號強得多,掉落在東海的第二級火箭位置也和上次不一樣。
……
「要避免中印之間的戰爭或流血衝突,那還是請貴國將部隊從達旺方向和巴昔卡方向撤回,讓我們雙方在那兒的勢力恢復到1958年的狀態。」
「如果炮彈也是裝在卡車上的就好了。」
現在是1959年……印度還沒露出讓蘇聯失望的真面目。到60年代,蘇聯發現印度的執行力連中國的三成都不到,和-圖-書同樣的投資在印度就是建不起該建的工業來,才知道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像中國這樣搞建設的。
但現在還不到時候,在赫魯曉夫眼裡,印度還是個潛力股呢。所以赫魯曉夫當然為中國和印度可能鬧掰甚至打起來的事情著急。
在幾人密談的時候,碼頭吊車已開始吊運第一個大木箱,將它放在碼頭邊的卡車上。
「一千一百五十米。」
克什納:「可能……或許會影響吧。但是子午儀衛星我們現在只製造了三顆測試星,我們還來得及修改正式運營的衛星,讓星座的工作頻段與中國人的錯開。頭兒,這不是壞事,反而預示著我們的項目有很大的成功希望。」
莫斯科。
沒有然後,計劃否。
船上下來西裝革履的人,不過還在走棧橋的時候,這幾個人就熱得紛紛把西裝脫了拎在手裡。
美國人在忙著研究中國的衛星,太原中心以及四個地面跟蹤-注入站也在忙著測控自己的衛星。
「頭兒,中國衛星在同時使用兩個頻段,」一名技術人員報告,「第一個頻段是155正負5兆赫茲,這在廣交會中國發布地面端時的說明書上也寫了;第二個頻段是410正負10兆赫茲,中國人從沒有公布過,但是衛星確實一直在這個頻段對外輻射能量。」
「中國的星座是極軌,也有四座地面跟蹤站和注入站,工作模式和子午儀一樣,連工作的頻段也採用了與子午儀相似的數字,」克什納露出兩排白牙咧嘴一笑,「這說明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技術發展路線都是對的。」
「戴爾·福斯先生,您好。」碼頭上一個印度人上來迎接幾位客人。
從船上下來的領頭者輕聲說了一句:「維吉爾,到這邊說話。」
唐華:……
「國務卿先生說過,援助品還包括坦克和大炮。」維吉爾現在身穿便裝,但實際上是印軍總參謀部的情報軍官。
當衛星飛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監聽站時,美國已經分析出hetubook.com.com了中國衛星的飛行軌跡:軌道傾角89度,軌道高1080公里,運行軌道超級圓,幾乎不帶偏心率。這真的是一枚極軌衛星!
只有中印兩國打個幾年不分勝負,蘇聯才可以從中持續獲利——而且前提是赫魯曉夫學會斯大林那一套國際權謀。
戴爾·福斯翻翻白眼,「你們就算是發動苦力肩扛,只要人手夠多,也能把彈藥卸下船。」
長征-2號發射六分儀-1號衛星時,總理和尼赫魯在進行邊界衝突的談判。
中印兩國的談判,赫魯曉夫也很著急。
……
衛星導航系統是中蘇軍隊都要使用、而且很被看好的東西,蘇聯報紙和電視也報道得很多,這給了尼赫魯不小的壓力,而且他潛意識裡面不信任蘇聯的情緒更加嚴重了。
德賴登:「可是中國人在兩個頻段上都覆蓋了子午儀系統的頻段,這會影響子午儀系統未來的使用。」
如果發射頻率變化規律掌握沒問題,精確時間+軌道參數+頻移,三個參數就能給艦船定位了。
「那是由另一艘滾裝船運送的,『地中海快船』號,48小時之後抵達加爾各答,」戴爾·福斯說,「我要強調的是『地中海快船』號的卸貨,你們要周密地組織,坦克從滾裝船上開下來的時候必須是在夜間,如果到凌晨四點你們仍然沒有轉運完『地中海快船』號的貨物,那就得停止作業,等待第二天天黑。」
「如果時間能夠倒退,那我們可做的就太多了,比如讓我們雙方在那兒的勢力倒退回1951年的狀態,或者19550年的狀態?」總理回了一句,「不能只倒退一年,那樣大家都覺得不夠啊。」
7月7日,一艘6500噸的希臘貨輪在加爾各答靠岸。
如果沒有斯大林的權謀級別,事情的結果就是:印度肯定會被中國打得很疼,但是印度不認輸,他是大國,有幾乎無限的人命來維持所謂的「耍賴式衝突」。中國是被牽制了精力,和_圖_書但是有很大概率,印度會遷怒於蘇聯,和蘇聯的關係從熱轉冷。
有這個成功經驗在先,蘇聯再把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拉到自己身邊,形成同盟或者小弟關係,然後施加援助,把工業搞起來,那豈不是更舒服?
有時候赫魯曉夫腦子裡也會有另一種念頭一閃而過。
尼赫魯搖搖頭:「總理先生,我們始終未能對藏南到底歸印度還是歸中國達成一致,而且,您一直在迴避討論藏南的主權歸屬。」
要不,不管中國和印度了,就讓他們吵著吵著打起來,然後……?
「福斯先生,對於噶倫堡發生的事情,您的同僚的不幸遭遇表示慰問,此事我也深感悲傷。」維吉爾閑聊了一句,「我們在達旺和巴昔卡也失去了很多軍人。」
一行人離開貨輪,走到偏僻處。
如果在蘇聯和東德也能建跟蹤站就好了,校準衛星所花的時間能減少一半。
把中國拉到自己的陣營,進行工業援助,一個五年計劃過後,中國工業就像模像樣,而且和蘇聯形成了互補,這讓蘇聯無論是冷戰局勢還是經濟、技術方面都大有改善。
「唐部長,六分儀-1號今天可以用來定位了!」
「失去了德拉斯,CIA失去了7名經驗豐富的探員,我們都一直在等這個機會,我們都要證明一件事:曾失去的東西,一定要在戰場上奪回來。現在,就是讓中國人償還一切的時候了。」
反正赫魯曉夫是這麼想的。1955年,赫魯曉夫取代馬林科夫成為蘇聯男一號之後,蘇聯對印度就從冷轉熱。為支持印度的五年計劃(1956到1960),蘇聯向印度提供了10.2億美元的援助,這些援助款是全用於建設的而不是像中國要拿相當一部分來打抗美援朝。
維吉爾:「30輛巴頓式坦克,40門榴彈炮和40輛卡車,還有配用的彈藥?」
德萊登看著眼前這個毫無自尊心的傢伙,一時無語。
德萊登:「有很大的成功希望是什麼意思和_圖_書?」
如同1957年12月的航天發射,6月22日這天,美國在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堪培拉監聽站也輕鬆探測到了六分儀-1號衛星從自己頭頂呼嘯而過。
「正是這個數字。巴頓式坦克都是安裝了夜視儀的版本,完全足以對抗中國坦克,雖然中國可能無法讓他們的坦克開過喜馬拉雅山與你們展開坦克對戰,但你們要明白,美國已經把最好的重武器支援給了印度。」
跟蹤站記錄衛星的軌道數據,連同時間修正量傳送到計算中心。計算中心根據各跟蹤站送來的數據,計算出每顆衛星未來16小時內在偶數分鐘開始時刻的位置,經編碼後送往注入站,對衛星進行數據注入,洗掉衛星原來的老數據,修正時間-位置關聯。
「什麼?」唐華看看日曆,今天7月3號,發射上天才12天。
「嗯,重慶艦的地面端在衛星掠過本區域的時候接收到了定位信號,」王希季說,「然後地面端算出了一個坐標。重慶艦是在配合測試,他是知道本艦的坐標的。兩個坐標一對比,差得不太多。」
「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的奧德福德是我的朋友,我們認識很長時間了,」克什納說,「他最大的成就是跟定中國導彈的技術發展路線,在電視制導的路上研究了三年,現在每年海軍和空軍授予馬丁·瑪麗埃塔的合同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都是採購電視制導空地導彈和電視制導炸彈的……」
六分儀-1號在天上隨時都在發送無線電信號,不但中國這邊能收到信號,美國也能。
太原航天發射/測控中心。
王希季:「那我們的地面跟蹤站就繼續跟蹤測量和修正吧。」
理查德·克什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衛星試驗室主任、子午儀系統的設計師,他一攤手,「我們和中國人想到一塊了,一個低頻段的電波,定位精度較低,用來滿足商業用戶的需求;一個高頻段的電波,定位精度較高,用來服務於軍方。」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