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和戰略火箭軍之後是陸軍,赫魯曉夫對莫羅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的432工程製造造單價如此高昂表示不滿,然而莫羅佐夫表示他的434工程只會更貴,因為他要在434工程上裝125毫米滑膛炮。
巡洋艦的前甲板是24個大號的方形發射單元蓋子,在這24個方蓋子前方,是8組8聯裝的中號發射單元。這種中等大小的發射單元,在後甲板還有64個。
謝列平:「沒有反對的吧?那三天以後就是這樣了。」
「看了我們也不知道。從1959年起,國家計委的資料庫里,玉米產量都是手動填的數據。」
「鑒於黨內許多領導幹部對即將召開的制定下一個五年計劃的蘇共中央全會的原則和細節問題不甚清楚,主席團大部分同志一致認為,赫魯曉夫同志應在6月29日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全體會議,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和答疑。」
蘇共中央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謝列平坐在小會議室的中央,他是此次秘密會議的發起和組織者。
戈爾什科夫:「是的,中國同志熱衷於把下一代武器小型化;或者限制下一代的武器尺寸和重量不得增加,但性能有大幅度提升。」
莫斯科。
「一群大笨腦瓜,」赫魯曉夫站起來,「準備飛機,明天飛回莫斯科。」
「那個人不會在黑海看玉米地吧?」
勃列日涅夫:「既然這樣,我們就開始投票吧,同意罷免赫魯曉夫同志的舉手。」
謝列平站起來:
赫魯曉夫拿過概略圖,這才發現這艘巡洋艦果然不小。
這其實並不是設計圖紙,而是「效果圖」。但是看艦橋上的舷窗,還有艦尾的那門雙聯裝主炮的比例大小,就能感覺到這28000噸應該不是開玩笑。
其他的,中口徑雙聯裝主炮1門、幾座小口徑近防炮、幾座近程防空導彈發射系統,然後艦橋很顯然如「江蘇」號那樣裝上了一套相控陣雷達。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和_圖_書主席、劉副主席、總理接到電報,也都琢磨了一會兒,才起草回電。
陸海空火箭軍裝備技術都很強。除了R-16就開始上七個分導多彈頭,從1962年起,蘇聯遠程巡邏機在北海、波羅的海經常和北約飛機打照面,在對抗的時候,蘇聯飛機的搜索能力、通信、電子對抗,基本上都能壓倒北約軍艦和飛機。
在等待正式開會之前,有人先調侃了一句。
……
羅順初:「是啊,連蘇共主席團在莫斯科開工作會議都不見赫魯曉夫露面。」
謝列平:「斯大林主義就算了……回不來了。」
「中蘇關係日益緊密,合作不斷深化,是兩國對全世界社會主義陣營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赫魯曉夫:「中國同志一定熱衷於B版本。」
謝列平:「同志們,我們……先說說會議的準備情況。」
「勃列日涅夫發來了電報,表示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征程中,中蘇依舊是相互倚靠的親密戰友、中蘇關係是全方位合作的特殊盟友關係。」
「……」
謝米恰斯內:「那麼,在開會的時候,能保證我們這一方占絕對多數嗎?」
蘇聯國家計委在1959年部署了天河一號超算,同年國家計委的光纖延伸到所有的加盟共和國,但是,國家計委的機構和人員總數也急速膨脹起來。
……
……
「厚道老實」人設的勃列日涅夫仍然當上了第一書記,不過,這次的部長會議主席不是柯西金,而是米高揚。
唐華:「什?么?」
……
1956年蘇伊士戰爭的謝幕之戰,是蘇聯海軍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幾分鐘之內錘爆以色列海軍,就算二戰也沒有那麼輝煌的戰績。從那時起,蘇聯海軍乃至整個蘇軍的裝備部門,底氣就上來了。
「有什麼事情說吧,我來做決定。」
波利揚斯基:「在工作中,赫魯曉夫犯下了一連串的錯誤,黨綱中提出的許多指標根本無法如期完成,因為這些指標沒有經過認真論證,脫離了實和圖書際。」
「蘇共中央委員會今年6月29日舉行了全體會議。」
唐華:「59改上四燃氣輪機,航速能過31節,而且動力艙體積還能縮小10%,多出不少艦內空間,這足夠了,10年之內艦體本身都不需要再修改了。」
羅順初:「本來就是。這種超大型巡洋艦好看是好看,但也得算錢。造價是59型的2~3倍可以考慮,3倍是我們心理承受的極限,超過3倍,就不划算了。」
「這這這,」赫魯曉夫嘖嘖咂嘴,但是掉頭回去是不行了,就算他回飛機上,飛機也沒法馬上起飛。
北京。
「列寧格勒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阿爾瑪茲艦艇設計局的庫賓斯基總師初步估算了28000噸巡洋艦的造價。」
除了米高揚負責的業務成績突出之外,軍事裝備生產計劃被赫魯曉夫壓得很厲害,可能也引起了米高揚的不滿,讓他從中間派變成了中間稍偏「倒玉米」的一方。
赫魯曉夫在克里米亞半島一呆就是三個星期。
這事情簡直,太禿然了吧。
……
唐華:「那赫魯曉夫在海邊別墅呆的時間可夠長的。」
「我提一個意見,」葉戈雷切夫說,「是不是在列寧主義後面再加上斯大林主義?」
「你不尊重集體領導,學斯大林搞個人崇拜,而且腦子不夠用,經常做一些錯誤的決定,所以我們要罷免你。」
新華社6月30日的內參。
「主席同志,莫斯科發來的公文。」
唐華:「常規動力版的造價都是59型的3.3倍!要是蘇聯趟出路來,我們接著造,那大概也是這個價格比例,那回復甦聯同志,這種28000噸的巡洋艦暫時不搞了,多造幾條59和59改好了。」
「在6月29日中午到下午舉行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中,尼基塔·赫魯曉夫被解除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
飛機從雅爾塔飛到莫斯科,走下舷梯的那一瞬間,赫魯曉夫突然明白了什麼。
「軍隊他這次是再hetubook.com.com也不能操控了,」米羅諾夫說,「我可不是朱可夫。」
「住房建設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赫魯曉夫同志堅持他的軍事冒險,向古巴運輸我國的導彈,導致出現深刻危機,我們沒有其他的出路,只好接受美國提出的所有要求和條件。」
謝列平翻翻白眼,「好了好了,波利揚斯基同志,您開始念吧,頁數很多,我們抓緊核對。」
「對!」
波利揚斯基念完,一大疊紙只有幾處地方聽眾有小意見。
「勃列日涅夫還提前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43年紀念日,又同時表示明天他會再親手寫一份賀電。」
羅順初:「3050萬盧布。」
勃列日涅夫、波利揚斯基、葉戈雷切夫、米羅諾夫、波德戈爾內:
「我們衷心地希望,中蘇兩黨、兩國人民,在今後各方面的建設工作中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鬥爭中,取得新的成就。」
刷,刷,刷。
「哦是這樣嗎?我可第一次聽說,居然還能有這樣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噢天哪,難道我們真的要讓他強制退休?對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做這種事……哎。」
……
中國這邊?……中國這邊主席都會發電郵會十個指頭打字了,再加一個唐僧一樣天天絮叨「你們得學習新知識否則搞不好工作」的唐華,誰還不開眼要給自己配計算機助手呢。
其實國防經費只是讓赫魯曉夫錢袋子緊張的一個原因而已,還有許多的其他原因。
「6月30日,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阿納斯塔斯·米高揚被任命為部長會議主席。」
唐華:「那波羅的海造船廠估算如果他們復刻59型巡洋艦,造一艘要多少錢?」
赫魯曉夫當蘇聯一哥的這些年,蘇聯的國家管理層變革非常頻繁。斯大林逝世時,蘇聯部長會議下面有50個部級單位,赫魯曉夫上台後一刀砍下去,剩25個部,但後來發現國家生產的事情搞不定,又逐個恢復,現在部長會議下面的部級單位又恢復到40多hetubook.com.com個。
「從1958年到1963年,集體農莊莊員的勞動日所得一共只增加了33戈比。」
波德戈爾內:「勃列日涅夫同志,聽說他想罷免你的主席職務,讓米高揚上來?」
赫魯曉夫撓撓頭,「有意思,你們繼續推進它的設計。」
謝列平:「那我們再最後核對一遍會議后的公告吧。」
最後一個人到場,小會議室的門立刻反鎖上了。
赫魯曉夫也舉手贊同,然後問了一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20年之後,我們被迫再度實行憑證供應制度,向資本主義國家購買糧食用去了國家860噸黃金。」
「最近,蘇聯日出一號宇宙飛船搭載中蘇兩國宇航員,成功發射進入太空並順利著陸,是中蘇友好同盟關係親密無間的明證。」
「中國同志設想了A、B兩個版本,A版本就是您看到的這個,安裝24枚設計中的P500重型反艦導彈,B版本不搭載P500,而只是將通用垂髮的數量加倍,一共256個單元、247枚可用的導彈。」
看看時間,6月30日的晚上、莫斯科當地時間下午。發電報的手速很快嘛。
「那我的退休金和別墅轎車呢?」
「很顯然,絕對多數。」
「會議滿足了尼·謝·赫魯曉夫同志的鑒於年邁和健康狀況惡化解除他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的請求。」
赫魯曉夫正在苦苦思索的時候,秘書悄悄出現在門口,遞過來一封蘇共主席團的函件。
赫魯曉夫在上飛機前,他的兒子謝爾蓋接到了一張紙條,說莫斯科可能在醞釀一個陰謀要對付他。赫魯曉夫聽了謝爾蓋傳遞的消息,想了想,覺得不用在意這個消息。
……
「如果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建造,這種巡洋艦的常規動力版的造價約1億盧布,核動力版的造價約1.3~1.5億盧布,而且核動力版無論如何趕進度,都不可能在1970年1月1日之前開工。」
米高揚……大概是最近幾年蘇聯科技和武和-圖-書
器裝備這個領域成績確實很突出吧。
推開克里姆林宮的會議室,赫魯曉夫一進門就說道:
「所以,解除赫魯曉夫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兩個職務;提高蘇共中央全會的作用,每年在中央全會上討論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的活動情況;廢止按照生產的原則把黨組織一分為二的做法。」
羅順初:「戈爾什科夫元帥去黑海找赫魯曉夫主席彙報情況,赫魯曉夫沒有什麼表示,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好像蘇聯海陸空火箭軍的高層都去黑海了,赫魯曉夫找他們談話。」
這個就連唐華去蘇聯走馬觀花的時候都發現了,蘇聯大量幹部拒絕使用計算機,在國家計委只要是處長甚至科長以上的幹部,都會以自己「學歷不高」或「知識更新慢」為理由,再招聘一個助手或秘書代他使用計算機。
「赫魯曉夫同志完全放棄了列寧主義的原則和黨的領導準則,無視主席團成員和中央書記處的意見,侮辱他們的人格,試圖搞他的個人崇拜。」
「哈哈。」
「優先發展輕工個月的計劃也沒有實現,重工業的發展速度仍然比輕工業快一倍。趕超美國的希望落空,勞動生產率增速持續下跌。」
波利揚斯基:「開頭部分。同志們,感嘆號,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認為,必須把由於赫魯曉夫同志的不正確行為造成的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的現狀向蘇共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檢查委員會委員們如實報告。」
唐華知道赫魯曉夫有很大概率被趕下台,但是,也知道很可能不一定是1964年10月被趕下台。
「得悉勃列日涅夫同志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米高揚同志被任命為部長會議主席,我們代表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蘇共高層內部倒玉米帝的團體是1963年聚集起來的,1963年底他們就想動手了。時間跨度太大了,唐華沒空在前後一年,天天像朝鮮戰爭盯美國開源情報那樣盯蘇聯,這邊手頭一攤子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