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心流

「站在中間那位是誰?總覺得有點眼熟……」
許問一邊加刀,一邊把各零件按順序擺好。於是,這件作品的整體也初見雛形。
譬如進入這種狀態打遊戲,可以更清楚地看清小地圖的一切細節,了解敵我雙方的動態,分析當前以及接下來的形式,操作時也會更準確敏銳。
李三司對華夏傳統民間工匠是有深刻的研究的,這時對旁邊的人介紹道,「守天地的是心,在進入這種狀態的時候,心中唯有天地與我,所有一切皆會映入心中,所有一切皆是我的延伸。到這種感覺的時候,通常都能出活了。就是做出能夠傳世的佳品了。進入這種狀態,當然不好打擾。」
李三司!
當時他探訪的那位大師對他說,能心守天地,就代表這個匠人得了道了。
許問恍然大悟,不久之前他跟百里啟他們還討論過他,了解了他的事迹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能見到真人了。
「不知道……事先聊一下,也不佔幾分鐘。」中年女性其實之前也是這麼提議和_圖_書的。
武斯恩走過來,小聲對他說:「顧問團的人已經到了,他們說先不過來打擾你,等你完成工作,再好好聊聊。」
那也不會。
譬如這位大師說的守天地,用心理學術語解釋就是心流,指人們在專註地進行某行為時表現出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會帶來高度的興奮與充實感,通常在此狀態時,不願意被打擾,也抗拒中斷。
畢竟工匠在古代處於社會底層,沒什麼接受教育的機會,絕大多數字都不識一個。對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他們通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這種解釋,少不了怪力亂神。
此時在屋內,許問坐在一個小馬紮上,已經開始了工作。
他們試圖解釋的很多東西,其實就是他們遇到的、或者體會到的某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者體驗都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他們說的完全就是假的嗎?
然後,他們相互對視,壓低了聲音問道:「這是……又進境了?」
他所掌握https://m.hetubook.com.com的技術很了不起,能在創作中進入心流狀態也很了不起,但這之上呢?他會不會給他帶來更令人意外的驚喜?
「呃……」李三司瞬間語塞,小年輕立刻被旁邊的直屬導師敲了腦袋:「你ETC成精嗎,自動抬杠?」
但得道也有高低,最厲害的那一種,簡直不是人,是神仙了。
「那位是李三司教授,他跟咱們平鎮可是有莫大的淵源,我也沒想到顧問團里竟然有他。」
「因為從第一天開始,他就已經進入了心流的狀態。在心理學上,它叫心流,但在老匠人里,其實也有對它的稱呼,一般叫它守天地。」
許問對李三司很尊敬也很好奇,確實有很多話想跟他聊一聊,不過的確如對方所考慮的,現在不是時候。
他熱愛華夏傳統文化,大半生精力都投注在古建築與古城市保護上,但他也很清楚,對這樣老匠人的話,只能聽信一半,不能全信。
「不,小王說得也有道理。人,確實也是世界的一www•hetubook.com•com部分。」李三司微笑著說,好奇地看向屋內。
「嗯,多謝他們體諒。還有……」
老人坐在桌子旁邊,戴著老花眼鏡,說得非常認真。
「什麼?」
藝術創作工作,是最容易激發心流的典型環境之一,在這種工作中,它又會有不同的表現。
李三司緊盯著許問,眼中彷彿有異光掠過,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先去跟他見面嗎?」
所謂的得道有高下,也確實是這樣,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與了解的層次是不一樣的,這勢必會體現在他的創作中。
於是他點了點頭,說:「那我先進去了。」
許問回到平鎮的時候,發現門外的人群里,多了幾個人。
這本來就是這個人應當擁有的實力,只是進入心流狀態時,大腦皮層更加活躍,把那部分力量激發出來了而已。
「這……不會吧?」有人看出來了,卻還是不敢置信!
「怎麼了?」門外,李三司身邊一個中年女性有點擔憂地說,「今天最後一天了,他的雕刻還沒有做完,怎麼還不和圖書動手,做不完了怎麼辦?」
「這究竟是什麼?」有人還在問。
前兩天,各部件的雕刻工作已經接近完成,只留下一些收尾工作。這時候,他把最後那點做完,又一樣樣把各木製配件拿起來,每一樣加了兩三刀。
那種感覺,就有點像通了靈,好像在這段時間里,有另一種超出平常的力量作用在了他的身上一樣。
看見他來了,那人注視著他,微微點了點頭以示招呼,卻並沒有上前。
許問回到自己的工作台旁邊,坐了下來。
這位大師說的守天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創作的本質,是與世界的交流,也是與自己內心的交流。
在眾人的目光下,他走進了工作間,他身邊,攝影機悄然啟動;在他看得見看不見的許多地方,無數人關注著他,那目光與注意力的份量,他感受得到。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站在最中間那個,他的頭髮幾乎已經全白,但精神矍鑠,氣質儒雅,目光明亮溫和。
所以,在工匠中間,迷信與禁忌非常多,甚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https://m.hetubook.com.com俗文化。著名的魯班經,其中相當大的篇幅就在講述相關的內容。
李三司現在也記得當時說這話時的環境,一個有些幽暗的屋子,窗戶卻特別大,日光正正好好地照在工作台上,讓那些被摩挲得手柄發亮的工具彷彿具有了生命。
旁邊另一個小年輕聽了,好奇地問:「但要這樣說的話,我們不也是天地的一部分嗎?」
所以到現在為止,李三司對許問的作品抱持的還是一個保留的態度。
不過這時候他也有點遺憾。創作是一個需要不斷打磨的過程,三天時間實在太短,有更長的時間就好了。
「三天三境,這也太……太快了點!」
其實正經說起來的話,這一點也不奇怪。
在這種狀態中,人的注意力會極度集中,感官放大,對於所從事行為的相關細節體會得格外清晰。
此時,屏風外面的三名老者同時站了起來,不可思議地輕呼了一聲。
面前是昨天沒完成的雕刻,他注視著它,沒有馬上動作,而是就那樣看著。
但李三司聽了,也只是笑笑,沒太放在心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