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第二次」見面

「脫貧致富?」
兩人對視,一時間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突然一起笑了起來。
不過他眼睛很大,而且黑白分明,有一種孩童般天真的感覺,非常引人好感。
許問笑了,看著水面恢復平靜,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小許?」
當晚,范若子正式在五味齋做了頓飯,大家一起圍坐在廚房外面的圓桌旁邊,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
許宅修復工程一開始就包含了水電網路,修復后的許宅,終究不是以前那個了。
「是的是的,而且這全是當地自己的技術啊,取之於人用之於人……」
許問趴在水缸旁邊,第一次表現得這麼懶洋洋的樣子,連林林也趴在溪邊的草地上,陽光從她頭頂上灑下來,透過她的髮絲,透過水麵,好像照進了許問的心裏。
茶出來了就要炒,有的要發酵成紅茶,製作手段多樣,需求複雜,於是這種灶就應運而生了。
許問看清內容,愣了一下。
而在連林林消失的那一瞬間,許問抬起眼來,恰好看見她捂著嘴唇,又驚又羞,還微帶一絲喜悅的表情。
有些問題她問得太細,問得許問都有點答不上來了,無奈地說:「要是你到這個世界來,沒準可以做做學問,讀個博什麼的。」
連林林專心地聽著,聽完之後,心滿意www.hetubook.com.com足地嘆了口氣,道:「真好,能幫到他們。」
這種灶在他們那裡叫南茶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也就在本地有幾座,而且越來越少。
那一刻,嘴唇觸及所處,不再是冰涼的井水,而是柔軟如棉的溫暖肌膚。
「女人也可以做學問啊……」連林林有些嚮往地說。
同時,他們發現南茶灶能達到這麼好的效果,跟當地的土質關係很大。當地的山土有點類似一種高嶺土,燒制之後會硬化,保溫透氣效果都非常出色。
好在現在科技比以前發達得多,各種爐灶有的是,一樣能完成制茶工作,也不在乎壞掉的這幾個灶,甚至還有人想過把它們拆掉,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動,到現在還放在那裡。
不過,許問還是忍不住悄悄跟連林林的手藝比較了一下。誰高誰低他不好說,但他個人覺得林林的手藝更合他的胃口一點……
「嗯!」許問突然打從心底升起了一種奇異的驕傲,大聲而肯定地說。
偶爾也會有人懷念以前的南茶灶,它不知道經由哪位大師之手,專門就是為了這裏採茶制茶的特殊情況設計的,要論方便,現代的這些也有不如。
他們不知道是從哪裡知道這種灶的存在,就是專和-圖-書門為了它而來的。
到現在為止,還在用的只有一座,其餘的已經全壞了。
許問開始向連林林彙報五味齋修復的經過,尤其是跟白雲村聯繫的種種相關。
范若子宋繼開他們也沒跟他搶,畢竟這場地用具全是古物,也是許問的私產,用完了,還是要由他親自保養一下的。
聽到這位滇邊人的話,不少觀眾迅速想起了上次流金竹的事情,開始驚訝地在彈幕上七嘴八舌。
「一定要寫信告訴我哦!」臨別時,連林林再三叮囑,許問重重點頭。
許問解釋給她聽。
許問語氣平和地講述著,講得非常詳細,好像生怕他講完的那一刻,連林林就會消失一樣。
連林林托著腮,陷入了沉思。
他是滇邊白雲村的人,盛產茶葉,這灶是他們那裡的特產,主要還是用來炒茶的。
聲音有點不太清楚,但那熟悉的腔調一下子就讓許問聽出來了。
收拾完了,他關了燈。是電燈。
「真有意思,一邊修古建築,一邊讓老技術煥發新用途,幫助當地脫貧致富,這感覺,有點牛的啊。」
「又是?」
或許真是宿命,也或者只是巧合。
從網上可以看出來,很多人甚至已經把那裡列入了自己的旅遊計劃,想看看一山六茶,六茶一灶是什麼樣的感覺。
和-圖-書果能修好了就好了……
——其實,當地茶葉雖然多樣,但質量只算一般,早就有點發展不起銷路了。文物局這次來,算是給他們打開了新路子,他們完全可以進行全新的嘗試了!
他們那裡地理情況很特殊,同一座山,上下可能有五六種不同的氣候和地質情況,相應的產出來的茶葉種類也比較奇特,同一個季節和時間段可能有五六種不同的茶葉出產。
今天白天天氣不錯,晚上雲層卻很厚,燈一關,屋子裡就陷入了徹底的黑暗,伸手不見五指。
這灶的結構確實有點複雜,修理方法早已失傳,所以壞了就只能壞了,沒有其他辦法。
這種土當然不止可以使用在制灶上,還可以拓展它的用途,成為當地的又一產業。
這在當地,有一山六茶的說法。
總之,這次直播又是一次極好的宣傳,也幫南茶村打響了名氣。
然後,她的聲音變得小了一些,彷彿有些羞澀,又帶著她與生俱來特有的坦然,對許問道:「我想……幫你的忙。非常想。」
之前修好三月廳的時候,許問曾經在鏡中與她見過一面。那時候他就在猜想,修好下一處建築時,會不會再有一次見面的機會,沒想到這就來了。
「宿命的感覺!」
走進鏡頭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https://m.hetubook.com.com皮膚黑而粗糙,一看就是天天在外面風吹日晒的樣子。
席上,他盛讚五味齋這廚房好用,不光是南茶灶,別的設施用具也都極其合理,有些設計現代廚房都可以參考,當年設計它的工匠是用了大心思的。
他說的是普通話,鄉音有點重,不太好懂。但他聲音很好聽,聽起來很舒服,所以稍微適應了一下之後,觀眾們也就習慣了。
被攝像機這樣對著,他明顯有點局促,把手裡的帽子揉了又揉,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我是滇邊白雲村的人……」
他驚喜地左顧右盼,應道:「林林?」
「當然可以。其實你現在在那邊,不是一樣可以?」許問不以為意地說。
這是誰?
他確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
這地方的存在也是連林林提供的,如上次一樣,許問他們按圖索驥地找過去,果然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最後,連林林將要消失的時候,許問突然一陣衝動,撲到水缸旁邊,嘴唇碰了一下水面。
兩人抓緊時間果然是對的,異象維持了不算太久,連林林的身影就要消失了。
不過,許問心裏的惆悵還沒有消失,缸中水面又浮現出了新的畫面。
她突然笑了一聲,轉向許問說,「我怎麼有一種感覺,我出來旅行,就是為了這個一樣和*圖*書。」
范大師傅手藝確實是好,滿滿一桌菜,每樣有每樣的特色,每樣有每樣的極致。
許問正準備把手機拿出來照明,就聽見空無一人的廚房裡傳出一個縹緲不定的聲音,正在叫他的名字:
他又跟連林林聊了一會兒,許問給連林林講這個世界這樣那樣的事情,都是礙於岳雲羅,不方便寫在信里的。
「讀博什麼意思?」連林林又問。
結果他們就迎來了國家文物局的光臨。
雖然這樣也別有一番情趣,但還是很想日日相見、時刻都能感受到她的呼吸與溫度啊……
沒一會兒,他就發現了聲音的來處,來自於門外的那口缸。果然,缸中清水的表面映出了不屬於許宅的景象——連林林彷彿正坐在小溪旁邊,俯頭看著水面,與他對視。
吃完飯,他一個人收拾。
他們研究考察了剩下的這個南茶灶,摸透了它的結構,順便把剩下幾眼壞掉的灶也全部都修好了。
「我也有這種感覺。」許問真心實意地說,接著又問,「下次我再遇到這樣的難題,直接寫信給你?」
「好啊好啊!」連林林的眼睛亮晶晶的,「必須要告訴我!」
而且,這村子在班門世界就叫南茶村,也算是一個奇特的巧合。
連林林聽得津津有味,遇到聽不懂的地方時,還不時發問,很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感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