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解連環:蘭州鬼猴
第01章 走蘭州

相比之下,師兄卻還是那個師兄,還是那個幾乎不通變故「江南一刀」。想來戲文小說里的俠客,若是當真存在於世間,應當便是師兄這樣的了。只不過這樣的一個先競月,這樣的一個師兄,這樣的一個未婚的夫婿,謝貽香有時候覺得很是敬佩,有時候卻又覺得有些疏遠,甚至還有些高不可攀。
在嘉州府捕頭岳大姐和「競月貽香」的相助下,最後雖然沒能弄明白止塵庵血池中那具嬰孩屍體的來歷,但百年來峨眉山上的連環失蹤案,也算是就此告破,再不必擔心有外地孤身遊人被害。而商不棄撞見這樣一樁詭異的案子,倒也樂在其中,所以便打算如約去往蘭州,繼續查詢寧萃提供的「蘭州鬼猴」一案。但是查案歸查案,商不棄的最終目的,始終還是要將「撕臉魔」緝拿歸案,他深知自己的武功不如對方,而今既已在峨眉山遇到大名鼎鼎的「競月貽香」,而且正好也和寧萃結有恩怨,他當即便邀請兩人同行。
謝貽香呷了一口牛肉湯,只覺唇齒油膩,不禁舊事重提,說道:「說起這個『撕臉魔』寧萃,分明和言思道那廝是一夥的,當年金陵城的難民動亂,便是由他們兩人合謀。而此番她與商捕頭打賭,留下這四樁沒頭沒腦的案子,恐怕並不簡單,暗地裡或許存有更大的圖謀,甚至極有可能便是言思道那廝在幕後設局,對www.hetubook.com.com此我們則是一無所知。如今似這般趕來蘭州,倒像是主動往他們的圈套里鑽。」
謝貽香連忙收起心神,再不多言。既然已經來了蘭州,也決定要去找寧萃留下的「蘭州鬼猴」一案,最直截了當的法子,當然是去蘭州府衙門詢問。那商不棄因為習慣了獨來獨往,所以先前在峨眉山查案時並未求助於衙門,如今既然有「競月貽香」二人的同行,他也就無所謂了。當下三人吃完牛肉麵,便一路找去蘭州府衙門所在,還是由謝貽香使用老辦法,亮出金陵刑捕房捕頭的身份,只說是奉旨前來查案。
此時的謝貽香、先競月和商不棄三人,正在蘭州城的一間麵館里吃牛肉麵、喝牛肉。要說起這蘭州的拉麵,那可是天下聞名,商不棄對此倒是極為熟悉,面對滿街的麵館,他在街上迎風一嗅,便知道那家麵館的牛肉湯是新熬出來的,三人進去一嘗,味道果然正宗。
誰信西行從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府衙的衙役聽到刑捕房的名頭,連忙將三人請進後堂,不過片刻工夫,便來了三個捕頭裝扮的男子接待,當中兩個是漢人,分別姓「鄧」姓「于」;另一個則是色目人,以「仆固」為姓,皆是蘭州府當差的捕頭。雙方相互介紹一番,三個捕頭聽說來人里居然有「天下名捕、南庄北商」之中的「https://m.hetubook.com.com惡人磨」商不棄,頓時流露出一臉的欽佩,再聽到大將軍謝封軒家三小姐的名頭,更是驚訝萬分;相比起來,先競月這個「十年後天下第一人」,到底只是江湖上的名頭,在這些官差眼中反倒不及商不棄和謝貽香。
當日在峨眉山山腳下,北平神捕商不棄終於向謝貽香和先競月坦白,說他和「撕臉魔」寧萃一路追逐,中間甚至還動過幾次手,卻因武功不敵被對方逃脫,可謂是又氣又狠;想要就此放棄,卻又有些不甘心。誰知寧萃反倒來招惹於他,主動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道:「峨眉血嬰,蘭州鬼猴,玉門走屍,天山真龍。」只說是四樁奇案,要和商不棄打一個賭。那便是只要商不棄能夠偵破這四樁奇案,寧萃便心甘情願地束手就擒,認罪歸案。
——明·王禕
聽到師兄這麼說,謝貽香頓時無言以對。說起來自己和先競月都是刀王傳人,自幼從師父那裡學來的道理,都是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的老一套,但隨著自己的年紀逐漸增長,這些年又歷經了這許多事,再不是當年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雖然于大方向上還是能恪守聖人的教義以及自身的良心,但在行事的過程中,已漸漸學會了妥協。
要說這位商不棄商神捕,自然不是三歲小孩,哪裡相信在逃多年的「撕臉魔」肯主動自首?然而hetubook.com.com商不棄生平本就痴迷於破案一道,最不服官場上的管制,所以這些年來雖然破案無數,卻始終只是北平府的一個小捕頭,再加上他和寧萃這幾年的來追逃,多少也有些惺惺惜惺惺。所以到最後他果真與那寧萃定下約定,孤身去往峨眉山調查所謂的「峨眉血嬰」一案。
先競月身為親軍都尉府的統辦,此番奉命前來調查畢府里恆王遇害一案,本應立即趕回金陵向皇帝復命,所以在調查「峨眉血嬰」一案時,還說過不要耽誤太多時日。誰知整個案子下來,他和寧萃打了一次照面,也算對這個「撕臉魔」有所了解,這女子雖然殺人無數,似乎也不能說她是在「濫殺無辜」,而是因為她對「無辜」的定義與常人的標準有些不同,甚至從某種偏激的角度來解讀,「撕臉魔」反倒是一個相當有正義感的人,所行之事在她看來,其實是「替天行道」之舉。就好比是她和商不棄打賭,讓商不棄來偵破峨眉山上的這樁奇案,說到底便是要終止止塵庵的惡行,這何嘗又不是「替天行道」?
待到謝貽香說明來意后,蘭州府衙門的這三個捕頭卻是一臉茫然,相繼搖頭說道:「鬼猴?沒聽說過,那是什麼東西?話說這蘭州府的緊要大案,幾乎都要經過我們三人之手,卻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蘭州鬼猴』。」
再說剛剛經歷的「峨眉血嬰」一案,也的確算和-圖-書一樁難辦的奇案;倒不是難在辦案的過程,而是難在開頭,難在如何從一堆失蹤遊人的卷宗里大海撈針,在方圓二十多萬畝的峨眉山中找出兇手蹤跡。這當中若非有岳大姐的堅持、謝貽香的推理和商不棄的畫像,任缺其中一個環節,還當真破解不了這樁奇案。而最後若非憑藉先競月那一招「獨劈華山」,從止塵庵血池中找到的那具嬰孩屍體,只怕也早已被峨眉劍派的掌門人朱若愚據為己有。
照此看來,「峨眉血嬰」一案的背後既然牽連上了這許多條無辜人命,想必另外的「蘭州鬼猴」、「玉門走屍」和「天山墜龍」三案,也絕對不簡單,甚至還牽連上了更多人命。先競月素來眼冷心熱,雖不會刻意去做行俠仗義之舉,但若是碰巧撞見了,那便絕不會袖手旁觀。所以聽到商不棄的邀請,他便當場答應下來,在路過成都府時,順路通知了親軍都尉府在成都府的暗線,將畢府之事以書信遞交給皇帝,然後再取道蘭州。如此一來,謝貽香也只得與師兄同來了。
話說謝貽香、先競月和商不棄三人結伴同行,自嘉州府一路北上,先出劍門關離開蜀地,再取道隴南輾轉一千多里的路途,五天之後,便來到了這座蘭州城。
洮雲隴草都行盡,路到蘭州是極邊。
而對謝貽香來說,就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居然會答應商不棄的邀請,還一路趕來了蘭州這座西北之和-圖-書城。她雖然也想將「撕臉魔」緝拿歸案,但比起自己親手從天牢里放出來的那個言思道,緝拿寧萃的念頭還沒那麼強烈。而且她這一路從湖廣到江西再到蜀地,離開金陵已有大半年之久,不禁動了思鄉之念,想要回刑捕房和將軍府看看,卻不料最後促成此行的,居然是師兄先競月。
蘭州,又名「金城」,源於西漢時的縣治設立,取「金城湯池」之意;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到本朝初年天下一統,朝廷幾次驅除異族后,更於此設下蘭州衛。由於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興盛,出現「絲綢西去、天馬東來」之盛況,蘭州地處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站,一直極為繁華,人口僅有半數是漢人,更多的則是外族人,當中包括突厥、粟特、吐蕃、党項、契丹、波斯人等。到如今世人還是習慣沿用前朝的叫法,將這些外族人統一稱之為「色目人」。
聽到這話,商不棄卻是一臉不在乎,笑道:「管他什麼圈套,只要真有奇案,那我便只管破案。眼下遊戲已經開始了,我商不棄便一定不會輸!」謝貽香見他痴迷此道,甚至還有些癲狂,也懶得和他爭辯,當即轉頭望向師兄。先競月喝完碗里最後一口湯,緩緩說道:「無論是寧萃還是言思道,論智謀武功,合我三人之力足以應付,關鍵是剩下的三樁案子。倘若也和峨眉山的事一樣嚴重,我們便不能袖手旁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