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軍校生
第二十二章 張姝瑩

甲申復國以後,延平郡王還從荷蘭紅毛手中收復了台灣,因而獲得同沐家例,永鎮台灣的權利——因此,原本就出身福建的延平郡王府,一直到現在都十分關心閩台海防的發展,當初船廠造了伏波級炮艦,因為性能出色,延平郡王府幹脆每艦協餉一半(一共8艘,鄭家出了一半造船費),只是要求伏波級全部留在船政水師。
「就這樣給延平那邊回信吧,我們要顧全大局。」
……
後面還有準噶爾,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虜寇。
「如何加強台澎海防,是聖上和朝廷諸位閣老們決定的,由不得咱們這種閑賦的勛貴之家置喙。」
「這有什麼捨不得的?」張東雷微微搖頭:「我只看他有沒有本事,不在乎他是否留在船政,反正不論在哪,他都是為大明做事。」
介紹到女眷時,一幫女孩嘰嘰喳喳笑鬧一番,強行把一位滿臉無奈又含有一絲羞澀的女郎推到孫笑面前。
大明朝前後五百多年了,最大和圖書的威脅始終是北方韃虜,現在其實也不例外,無非就是俄羅斯白虜取代往常的草原韃虜罷了。
家宴結束之後,老先生們以需要休息為由,搶先退場,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年輕人,他們則前往另外的房間,進行老年人自己的活動。
「何況孫笑小友剛才說得對,大明海防壓力最重的是北方,打贏法夷之後,台澎海防警情其實已經不是那麼緊急了。」
能不能光大門楣,看的還是各人本事。
「孫笑,海軍中校,現水師學堂學生,很高興認識你。」
在留給年輕人的時間里,他負責一位位給孫笑介紹自家兄弟姐妹。孫笑發現,張家的年輕人都很新化(為了照顧民族情緒,明面上用這個詞代指洋務運動后新的文化、社會風貌),或者說,不那麼守舊。
這讓孫笑對張家的觀感愈發好了。
「那麼水師的事怎麼辦?」另一個族老說道:「延平那邊來信說是請我們一起上書,奏明聖上www.hetubook.com.com,請加強台澎海防,以此保留船政水師。」
首位延平郡王鄭成功,是當年與張倉水張尚書一起並列的甲申復國八大名將之一(龐雨、李定國、鄭成功、張倉水、李來亨、白文選、袁宗第、沐天波)。
她這打扮,反而讓孫笑猶豫自己是該行西式的吻手禮,還是乾脆握手?
五百年前大明朝是天子守國門,現在有俄羅斯,大明朝還是天子守國門,這個狀態不改變,北方就永遠都是國防重點,無可動搖。
即使只是一個分支,沒權利繼承爵位,福建張也是當之無愧的豪族。
福建張作為張家分支,對船政的支持比本家還要堅定一些,因此孫笑一定要回北洋的意向,多少會讓他們感到有些不舒服。
張冬雷最後說道:
女郎顯得很大方得體,反倒是孫笑猶豫了一下——張姝瑩穿著藏青色連衣裙,小牛皮鞋,手上戴著這個時代西方貴婦少女比較流行的白綢手套。
現在馬尾hetubook•com.com造船廠拚命趕工兩艘小型裝甲艦,以至於張青這樣的技術官過年才有3天假期,主要也是為了給朝廷一種船政正在快速恢復,裁撤太過可惜的印象。
若不是關鍵時刻世祖皇帝站出來,大明第一賢相文安之文相公以及八大名將雲起而從,當時大明朝就不可收拾了!
作為本家在浙江,又跟本家在福建的延平郡王鄭家有世代通家之好的豪門張家,從根本上來說,也是船政的支持者。
由此可見鄭家對船政水師的支持力度。
所有人都沒有什麼架子,顯得非常熱情。
張冬雷說道:
想了好一會兒,孫笑才釋然的伸出右手,輕握柔荑,然後搖了兩下,用非常正式的語氣介紹自己:
「為什麼不?」張東雷反問。
僅僅今年來福州過年的年輕子弟,差不多就有五十人之多,還有三十多位小姐夫人,以及他們各自來探親的親眷。
……
這是所有人都必須承認的一點,大明朝的建立就是推翻蒙元暴政m.hetubook.com.com,再造華夏,之後也一直是北方國防壓力最大——先是蒙古殘元,后又是韃靼瓦剌,甚至還鬧出過東虜(八旗)入關,京師淪陷,差點第二次神州陸沉的荒唐事!
那是一間小會客室,包括張青的父親張冬雷在內的福建張家長輩們圍坐在茶桌旁,一邊品茗,一邊聊天。
張家自張倉水張尚書開始,就以愛國著稱,傳到現在,為大明盡忠已經成了家訓和本能。
「兩年以後他就要去英國,然後回北方去,即使不提我們張家對船政的支持,到時候你閨女還得跟著他去北方,經年不回家,你捨得?」
躲在後面等著看好戲的張家女孩們中傳來一陣輕笑。
她踉蹌兩步上前,不得已先整理一下儀容,回頭用責怪的眼神瞥了壞笑著的姐妹們一眼,之後才大大方方伸出一隻手:
反正後明不禁宗室、勛貴子弟出仕。
一副新時代潮流最前沿的模樣。
「其實,延平要是真的想再續輝煌,強要保留船政不是好辦法,最好還是他們m.hetubook.com.com家的年輕子弟也去海軍,一槍一炮的拼個前程出來。」
「我叫張姝瑩,在金陵女高讀書,中校大人,認識一下?」
張青雖然與孫笑兄弟相稱,但其實他的年齡比孫笑大不少,而且已經娶親甚至兒女雙全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新式學校讀書,有些人,比如張青,甚至能放下豪門那點面子,深入一線工廠工作——不為那點工資,只為能學到點新知識。
「那個孫笑確實是人才,就是可惜了,他不願意留在福建。」一個張家族老說道:「老四你不是想嫁女兒給他嗎?現在還要這麼做?」
李鴻章和北洋的貪婪理所當然的引起了南洋、船政兩方面和其支持者的不滿。
噗~~~
「至於孩子們,我家那幾個閨女都是閑不住的,誰能指望把她們永遠拴在身邊?況且現在是女大不由爹,我們就算想好,人家年輕人互相看不上也是沒用,由著他們自己去吧。」
他們極力反對李鴻章的計劃,想要保住自己的權益,這裏面又以船政反應最為激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