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明軍在朝鮮還有一個師又一個步兵旅和二十個營的練軍,兵力三萬多人。
現在機會來了,而且目標正是孫笑為之服務的北洋艦隊!
鈴木是孫笑在格林威治的同學,兩人經常在一起聚餐,孫笑也不吝嗇藏私,酒足飯飽後會跟同學們仔細講解當初他偷襲海防港的細節。
凌晨2點15分,艦隊已經來到距離劉公島軍港不足60海裡外的海域。
伊東小聲念叨一句,然後對著通話管下達命令:
以防護巡洋艦「吉野」(4150噸)、「浪速」(3700)、「高千穗」(3700噸)、「秋津洲」(3150噸)四艦組成第一游擊隊。
而日本方面,第二個朝鮮作戰軍正在通過海路迅速登陸朝鮮,一旦完成運輸任務,日本在朝鮮也將擁有十萬大軍。
如果輸了,那可是一切皆休!
這三支編隊是日本聯合艦隊精華所在,用二十年如一日拚命壓榨國民所擠出來的經費購買建造的新銳戰艦無一例外全在這裏,本土還剩下的各種戰艦,則已經只剩和_圖_書一些老弱病殘。
不過伊東在所不惜,對他來說,這是絕對不會有第二次的天賜良機,絕對不容錯過!
實際上,由於明東兩國此時尚未互相宣戰,戰爭暫時只在朝鮮與日本之間展開,因此聯合艦隊的此次行動是毫無疑問的不宣而戰,估計會被國際社會所唾棄。
「水雷艇出擊!」
共計14艘主力戰艦,另有一艘「天城丸」號(2900噸)魚雷艇母艦,以及「小鷹」(200噸)、21號(80噸)、22號(90噸)、23號(90噸)四艘魚雷艇組成水雷戰隊。
……
三個小時后,在夜色即將過去的清晨,日本聯合艦隊四艘魚雷艇摸進看似毫無防備的劉公島軍港。
「孫君,請原諒我不得不用從你那裡學來的技巧攻擊你的國家。」
這讓四艘日本魚雷艇順利潛入港內。
這也算是造化弄人吧?
帝國對聯合艦隊唯一的期望就是打成平局……說起來這真是滿悲哀的,不過熟悉海軍的人看到雙方的兵力對比就會知道hetubook.com.com,對聯合艦隊來說,連保證平局這個目標都得盡一切努力去爭取!
四艘魚雷艇順利摸進港內,劉公島軍港入口處在戰時有一根鎖鏈封鎖,可以有效防止敵人小艇偷襲,不過如今戰爭尚未真正開始,因而今天這道防線並未升起。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孫君,如果戰後你還活著,我會對你深深鞠上一躬以示道歉,並且希望那個時候我們仍舊是朋友。」
況且,伊東認為,國際社會只尊重強者,日本若是能夠獲勝,那麼再大的戰爭罪行,最多也不過是被人聲討兩聲而已。
實際上,直到此時,明日雙方都還沒有宣戰,戰爭其實尚未開始——因為明日雙方都在盡量向朝鮮集結力量,準備必然會到來的戰爭。
伊東的頂頭上司,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前一段時間在決定進軍朝鮮前,西鄉給伊東確立的戰略目標,也不過是海軍打平,保證陸軍增援和補給航路,儘可能把陸軍運送到朝鮮,與大明爭奪朝鮮控制權而已和*圖*書。
「願大日本帝國武運長久。」
……
「松島」號上的探照燈有節奏的時亮時滅,片刻之後,接到燈光命令的四艘大型魚雷艇脫離魚雷艇母艦「天城丸」身側,然後加速,消失在沉沉的夜幕當中。
1894年6月15日。
戰爭開始了!
日本魚雷艇號上,艇長鈴木貫太郎海軍大尉自言自語的小聲叨念著:
「天照大神保佑,我們成功了!」
在天即將放亮的清晨展開偷襲,也是孫笑教給鈴木的——這個時候哨兵正是一夜執勤之後最疲倦也是最鬆懈的時間,正適合展開偷襲。
所以伊東才會率領聯合艦隊主力悄悄來到劉公島附近海面,他的想法是趁著北洋6艘精銳還在南方尚未返回的天賜良機,首先用魚雷艇偷襲劉公島,儘可能削弱北洋艦隊,然後明天一早與北洋留守艦隊決戰,取得一場類似海防海戰一樣的大捷。
所有精銳集與一處,難免會讓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心中產生一些坎坷,但是也沒有辦法,他要面對的是比自己強大太多的大和*圖*書
明帝國北洋艦隊,必須採取一些略顯偏門的辦法,拉近雙方實力的差距。
現在,伊東佑亨認為,日本若是想取得戰爭勝利,或者哪怕只是平局,複製一次海防海戰都是必須的!
明軍方面,在遼東和山東分別成立一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包含兩個步兵師又兩個旅(一個步兵旅一個獨立炮兵旅),兵力六萬人。
那個時候,出身列強國家的同學大多把孫笑的事迹當成某種茶餘飯後的炫耀,只有鈴木把一切記得清清楚楚,並且回國之後就不斷進行演練,以期有一天取得像孫笑一樣的戰果。
兩國正在靜靜等待攤牌的那一刻。
21、22、23三艘魚雷艇緊緊跟著噸位最大的「小鷹」號,他們的第一目標將是二等戰列艦「定遠」和「鎮遠」,其次是剛剛服役的新式二等巡洋艦「恆遠」、「興遠」,至於其他那些三等巡洋艦和炮艦,有餘力去打當然更好,不去打也沒什麼關係。
這是日本聯合艦隊主力,以旗艦「松島」(4250噸)號海防艦為首,同級別的「嚴https://m.hetubook•com.com島」(4250噸)、「橋立」(4250噸),小型裝甲巡洋艦「千代田」(2200噸),舊式裝甲艦「扶桑」(3770噸)、「金剛」(2200噸)、「比叡」(2200噸),防護巡洋艦「高雄」(1750噸)、通報艦「八重山」(1600噸),撞擊巡洋艦「筑紫」(1350噸),共十艦緊隨其後,組成本隊。
這個想法剛剛出現在腦海里,鈴木就透過舷窗,看到一個臉盆大小的火球衝著自己飛了過來!
沒錯,制定這個計劃,本就是參考了明法之間那場結局出人意料的海戰,在那時,明軍用一艘魚雷艇偷襲法國軍港,一舉擊沉兩艘大型戰艦,逆轉雙方實力差距,然後在第二天通過一場令人眼紅的勝利奠定了勝局。
一支艦隊靜悄悄靠近北洋艦隊基地劉公島。
實際上,從八年前大明帝國購入致靖經來四艦開始,伊東就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與大明開戰,聯合艦隊正面作戰毫無勝利機會可言。
現在該是水雷戰隊(日本把魚雷艇稱作水雷艇)出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