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甲午,甲午!
第三十六章 國際形勢(上)

明軍在港內一直打到天黑,從容挑選合適的戰利品拖走,其餘看不上的就地擊沉。
相反,日本的大小就好控制多了,因此,只有利益沒有朋友的英國仍然希望日本能夠保持一定實力——至少在大明違背英國利益的時候,英軍在東方能有個落腳點。
這一點倒是深合光興皇帝的心意。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人人都能看得出來,日本已經在這場戰爭中徹底失敗了。
也不知道日軍在前線的兩個軍司令官山縣有朋和大山岩得到這樣的援軍會不會高興。
畢竟大明太大了,若是即大又強,這樣的國家是不能被當做棋子看待的。
此時,日本軍隊在朝鮮有大約12萬人,但被明軍分割為三個集團,其中北漢山城有大約2萬人,漢城有8萬人,這10萬軍隊都已近被明軍包圍,另外還有2萬人被隔絕在釜山。
這些商船所運載的物資,因為無法及時卸貨,也大多成了明軍的戰利品。
日軍並未拚死抵抗——現在對馬島上只有不足500名守軍https://m.hetubook.com.com,島主宗氏又一向是個很會見風使舵的,等到明軍佔領了炮台,這個人立刻率領手下家臣掛起白旗投降。
在大洋艦隊南下的同時,明軍兩個集團軍的陸軍對漢江一帶的日軍發動大規模反擊。
對馬島易手以後,大洋艦隊分出兩個支隊的兵力攻擊濟州島,這個島更大一些,但以前屬於朝鮮,日軍佔領這裏后,防禦力量更加薄弱,因此很快就被明軍佔領。
8月8日,大洋艦隊發起對馬島攻勢,明軍一、二、三、四支隊的23艘戰艦對對馬島展開炮擊,兩個小時之內即壓制了對馬島守軍的岸防炮台,隨即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攜帶機槍和甲板炮從島西側登陸。
8月中旬,國際局勢有了一些變化,俄羅斯加緊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同時向遠東不斷增兵。
這種情況其實很像十年前的明法戰爭——明軍在主戰場上有主動權,敵人在總實力上有優勢,若是開戰,勝負如何,其和_圖_書實是未知數,雙方都有很大機會。
光興皇帝連續垂詢海軍大臣丁汝昌,後者表示,目前的俄羅斯海軍整體強於大明,但僅就太平洋艦隊來說完全不是大洋艦隊的對手,至於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強則強已,等他們跑到東方來增援,至少得要半年時間。
至此,大洋艦隊徹底封鎖了對馬海峽,朝鮮的十多萬日本軍隊,已經失去了一絲一毫的補給能力。
另一個令伊藤等人感到欣喜的消息是,英國雖然惱怒與日本與俄羅斯的私下聯絡,但卻沒有出手懲罰日本的意思,原因是,英國人現在似乎也擔憂明軍取得如此勝利后,會有些勢大難治。
不過無論如何,丁汝昌都認為,大明沒必要接受俄羅斯的訛詐。
明軍有信心在俄羅斯的干涉下打贏日本,不過俄羅斯畢竟是幫後者牽制了至少兩個集團軍,這讓日本內閣歡欣鼓舞,多日不出席內閣重臣會議的日本天皇終於再次出現,並且還出言鼓勵了各位為戰爭奔忙的重臣們幾句。
當然,在限和*圖*書制/對抗俄羅斯這件事上,大明與英國仍然是天然的盟友,至少現在,英國人沒有與大明直接作對的想法,他們現在願意做的,也不過是給日本人的某些戰略提供一些方便。
不過日本人的性格普遍比較軸,至少此時,他們在倫敦的談判特使仍然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前線的日本海陸軍也仍舊在拚死抵抗。
唯一值得日本人慶幸的是,他們運載的援軍倒是趁著大洋艦隊主力沒到的短暫空隙迅速登岸了,只不過這些所謂的援軍丟到了所有重武器和補給品,一半的人甚至在慌亂的登岸過程中連槍和隨身攜帶的乾糧袋都丟掉了。
大明對俄羅斯的反應也很靈敏,得知俄軍大舉東調以後,大明在北方各省發布動員命令,黑龍江省、漠北省、西域省均得到一個新軍集團軍的增援,原定要參加朝鮮作戰的兩個後續集團軍也作為預備隊被留在駐地,並未進入朝鮮。
沙皇的俄羅斯甚至宣布將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兩艘9500噸的裝甲艦,前往遠東!
兩天後,明軍https://m.hetubook.com.com將日軍的防禦重點北漢山與朝鮮王京隔絕開。12天以後,明軍攻克南漢山城,完成對漢城的徹底包圍。
唯獨英國人對俄羅斯的反應十分激烈,現在,他們已經認定俄羅斯與日本有一些私下裡的聯繫,這讓把日本看做自己手上棋子的英國人惱羞成怒,甚至一度揚言要在北海攔截俄羅斯前往遠東的艦隊。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他們已經沒有時間有什麼情緒了——不論高興還是懊惱都沒有。
念茲在茲要避免兩線作戰的德國對沙皇抽調歐洲兵力去遠東的決定舉雙手歡迎,他們甚至願意提供幾艘加煤船伴隨行動,法國雖然不希望俄羅斯削弱波羅的海艦隊,但出於法俄同盟的立場,也沒有特別激烈的反對。
一強偵第一次攻擊釜山泊地收穫頗豐,除擊沉兩艘敵艦,以及孫笑沉三俘一幹掉4艘商船之外,「勇遠」號也幹掉3艘商船,之所以比孫笑少一艘,不是因為打的不如孫笑准(近距離對付無反抗能力的商船,命中率不會差太多),而是因為「勇遠」號https://m.hetubook.com.com為了取得最大戰果,多次對敵船展開魚雷攻擊。
這讓伊藤、西鄉、岡澤等人感動不已,一個個賭咒發誓要為大日本帝國取得勝利,死而後已。
結果魚雷全都沒有命中,這反而耽誤了攻擊效率,最後還是開炮擊沉了事。
戰後的統計,第一次釜山海戰,明軍一共幹掉7艘日本商船(其中一艘被俘),有4700名陸軍和超過200船員隨艦同沉,被俘者有1600多人,物資、彈藥和裝備損失無數。
當天夜間,大洋艦隊主力抵達釜山。第二天,發動針對釜山的強攻,日本陸軍嘗試使用岸炮抵抗,這當然是螳臂當車,逃入釜山港的商船還沒來得及卸貨,就遭到滅頂之災。
算起來,差不多兩個聯隊的兵力就這樣連個水花都看不到就損失掉了。
結果,當時釜山港內的10艘運輸船,以及之前抵達的另外8艘,共計18艘中,有9艘被擊沉,9艘被俘虜。
有朝鮮義軍帶路的情況下,佔據絕對火力優勢的明軍在一天之內突破了日軍防線,隨即明軍投入騎兵部隊迅速擴大戰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