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混在日本成大亨
第三十八章 大亨

中國的強力下場,讓列強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徹底消滅關西軍閥的計劃,何況中國的表態,等於讓西方資本也能平等進入那些被中國控制的日本地區。
這時,為了避免日本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在日本有大量利益的列強再次開會商議,英國人提出可以原諒山澤,但不能容忍「暴民」。
不過,這又能怪誰呢?
北約方面等的就是這一刻——11月30日,中國與英法美德四國外交代表團在東京灣國際租界區會晤,會議室中國明確表示支持關西的合理訴求,但同時認同各國對全日本(除了九州和北海道)的特殊權利。
這些「暴民」應當為此次戰爭負全責。
獲得新的利益承諾后,西方列強很快就有了分化跡象——美國人得到了他們最想要的門戶開放,法國人對這場戰爭本就不是那麼積極,德國人擴大自己的租界和在日本的特權后,也算是得到滿足。
然而民眾的憤怒是盲目的,他們不僅反對英國,而是反對所有西洋人——只有中國人因為孫笑救回日和*圖*書本女孩,經濟上又是關西合作夥伴的事,不在反對之列。
一方面,天皇對這些大部屬於窮苦農民的民軍仍然具備強大影響力,但另一方面,民軍也確實受夠了對外妥協對內鎮壓的日本舊政府。
12月5日,X2號指引華軍重炮兵轟擊東軍陣地,同時還向東軍投擲小型炸彈(實戰效果不佳,但威懾力十足),隨即山澤率領西軍主力發起反擊,徹底擊潰東軍。
12月25日,西軍收復大阪,東軍抬出日本天皇的名義,斥責山澤靜吾為逆賊,而山澤反罵東軍賣國。
1903年2月,在日本的第二次軍閥混戰平息之後,農曆新年到來之前,中華帝國駐日本分艦隊司令孫笑晉陞海軍中將,卸任日本分艦隊司令職務,改任第一強擊偵查支隊司令。
民軍武器被全部收繳,人員就地遣散——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被當做俘虜賣到南洋去了。
至此,孫笑在日本當駐軍司令的生活結束了,不過他並沒有與日本徹底斷絕聯繫,一方面,https://m.hetubook.com•com孫笑仍然是日本海軍總教育長(東日西日都沒人想到應該撤銷他的這個職務)。
而英國,不管他們怎麼大義凜然,直接引發這次的戰爭的導火索就是其水兵隨意侮辱日本女中學生,這事畢竟是不好聽的,壓下去也就行了。
第二天,1903年1月1日,東西軍閥突然同時對茫然的民軍動手,不管在戰爭中支持誰,所有日本民軍首領全部被逮捕,其中絕大多數人隨即被處決。
……
11月初,關西軍在大阪附近與關東—陸奧聯軍決戰,雙方血戰十五天,最終關西軍全面潰退,山澤不得不放棄大本營大阪,向西撤退。
11月20日,走投無路的山澤前往長崎會晤孫笑,請求後者向中華帝國和北約方面轉達他的決心——山澤決定拋棄日本天皇政府,自立為日本共和國代理總統。
1902年12月31日,東西兩軍在英美中三國調停下宣布停戰,還是以琵琶湖一線為界,以西歸西日,以東歸東日。
這意味著www•hetubook.com.com日本的關西、關東徹底決裂了。
在第一次軍閥混戰中威風八面的山澤在第二次軍閥混戰中迅速陷入絕境,關東—陸奧聯軍憑藉英國人的經濟和軍火支持,對關西軍取得壓倒性優勢——實際上,如果不是英國人還有布爾戰爭這個泥坑,關西軍早就全軍覆沒了。
山澤得不到北約的直接支持,只能拚命煽動日本人反英的民族情緒,以此組建大量民團部隊來對抗敵人。
綜上所述,孫笑在日本這幾年,倒是首先把自己培養成日本地上地下,黑白通吃的大亨了。
就是在這時,新技廠X2、X3兩艘硬式飛艇參加了第一次實戰行動。
還有,孫笑直接掌控的新技廠仍然留在東島,這個原本更像是新技術實驗室的廠子,如今已經因為對海軍出售新型硬式飛艇而成長為一家真正的工業公司。
另一方面,孫笑在東島和西日都仍舊保留大量利益和影響力——包括對血櫻組,對三菱財團,以及對長崎各工業公司。
然而隨著戰爭進程對山澤越來越不利,這種保護https://m•hetubook.com.com也被削弱不少,10月底北約方面下令直接出兵保護在日本的僑民,孫笑隨即派遣海軍陸戰隊登陸本州島。
1903年3月,孫笑完成日本分艦隊的交接工作,以「飛鴻」號為旗艦,率領新的一強偵離開日本,返回劉公島。
法、德、美三國代表對此均表示同意,而中國代表不置可否,算是默認了這個說法。
至此,這場因一次涉外刑事案件引發的軍閥混戰終於結束,結果,日本分裂,日本人死傷慘重,國家權力進一步淪喪,經濟再次崩潰,甲午戰後重建的軍事力量幾乎再次消耗殆盡……除此之外,他們什麼都沒得到。
日本軍閥在混戰,中國國內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人事調整。
在另一個位面,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此時不也是如此被人欺辱嗎?
不過只要是外國人,此時的情況就很危險,因而孫笑不得不下令艦隊進入警戒狀態,同時發出公告,要求在本州島的中國人立刻前往東島或者就近前往有正規關西軍駐紮的地方——山澤不敢在這個時候得罪外國人,所以只能https://www.hetubook.com.com派兵保護各國僑民。
原次輔大臣李鴻章於1901年底病逝。
於是英、美、法、德承諾不再直接干預這場日本軍閥混戰,而北約軍直接下場,出動海軍陸戰隊一個步兵旅,海軍重炮2營(280臼炮)、5營(305加農炮),以及日本分艦隊合計兵力六千餘人,幫助西軍發起反擊。
關鍵是不論原日本政府(以後改稱東日)還是新成立的日本共和國(以後改稱西日)都願意給予中、英、美、法、德五國治外法權,這個收穫對於各國來說,已經足夠令人滿足了。
此時的一強偵包含一等巡洋艦「飛鴻」、「肇和」、「應瑞」、「海天」、「海圻」、「海琛」共6艦,另外配屬燕7、8、9、10、11、12共6艘驅逐艦組成的驅逐艦分隊。
1902年6月,海軍大臣丁汝昌增補次輔大臣,7月,北洋艦隊司令劉步蟾增補海軍大臣,當月,北洋艦隊副司令林泰曾接替為北洋艦隊總司令。
這個時代,殖民地人的命運本就是如此可悲啊。
原本支持山澤的日本民軍被夾在當中,無所適從。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