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大的戰略優勢,對儘快攻克海參崴至關重要。
「留里克」
作者的話:
而近乎一無所獲的邱寶仁中將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合適的做法,最終撤圍而去。
而「高麗人」也知道此時出港必死無疑,因而其艦長乾脆下令自沉本艦,然後所有水兵登岸進入國際租界,向除了中國以外的英法美三國投降。
讓我們把時間稍稍往回撥一點。
戰鬥中,鄭伯初上校任艦長的「威遠」號巡洋艦表現出令人詫異的射擊準確度,僅僅十幾分鐘時間里就擊沉了「勒拿河」號和「警惕」號——孫笑在日本時所研究的炮術準則第一次在實戰中展現出應有的威力。
但是當天下午,並未找到「瓦良格」號,因而憋了一肚子火的邱寶仁給各中立國軍艦發電報,明確表示如果「高麗人」號不離開東京灣,那麼明天一早華軍艦隊就會進入,擊沉這艘敵艦。
對俄宣戰後的1月6日,大洋艦隊第一戰列艦支隊、第一巡洋艦支隊、第三巡洋艦支隊、第一炮艦支隊(欠大和號)以及第一偵查/通www.hetubook.com.com訊支隊共5個支隊29艘軍艦,另有驅逐艦18艘,各類輔助艦13艘,合計60艘艦船,開始執行對海參崴港外彼得大帝灣的戰略封鎖任務。
所以孫笑具備很高自主權——大家都選擇相信他的專業能力和驚人的好運氣。
「俄羅斯」
戰前,這裏停靠著俄羅斯大型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和千噸級炮艦「高麗人」號,邱寶仁的任務就是幹掉這兩艘敵艦。
同一天,兩支聯軍艦隊正順著日本海岸線北上。
雙方從7000米左右的距離上開始交戰,一開始雙方命中率都很低,於是有些不耐煩的華軍仗著絕對實力優勢不斷逼近,並在5000米左右距離上接連取得多次命中,「高麗人」號側舷203主炮被摧毀,只能用152艉炮還擊,並成功擊中「橋立」號側舷120速射炮位,造成華軍五人死亡。
而孫笑的任務就是儘快消滅俄軍北太平洋分艦隊——特別是那三艘萬噸級大型裝甲巡洋艦。
而是選擇從東側出津輕海峽和_圖_書,然後南下——從路線上看,這支俄軍分艦隊似乎是想與「瓦良格」號會師,組成一個強大的分艦隊,南下襲擊中國—琉球繁忙的航運和海岸線。
邱寶仁不知道「瓦良格」的去向,只能解散自己的支隊,在茫茫大海上進行無目的的搜尋,同時出動巡洋艦「安遠」號與「橋立」、「大和」配合處置「朝鮮人」。
雙方隔著數公里遠的冰面互相對射,不過俄軍只能在破冰船開出的水道上行駛,而華軍是在不結冰的海面上,機動空間比俄軍大得多,況且用兩三百噸的驅逐艦跟四千噸上下的巡洋艦對射可不是個好主意。
因而性能不能說是很好。
作為這場小小海戰的小小插曲,戰後東日本把「高麗人」號浮起整備,以「阿蘇」號訓練艦的名義,在東日海軍服役。
……
1月8日,邱寶仁中將指揮的第二強擊偵查艦隊出現在東京灣海域。
……
此時東京灣還有大量其他國家的軍艦和商船存在,華軍為避免引起國際糾紛,並未追擊。
「南乙」號立刻發出無線電信和-圖-書號,引來第一巡洋艦支隊的六艘防護巡洋艦。
對於中國來說,幹掉北太平洋分艦隊,華軍就等於把俄軍第一太平洋艦隊完全封鎖在海參崴,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的俄軍艦隊增援過來之前,北約的航運將有長達數月的時間完全不會受到任何騷擾。
剛剛開戰不久后的1904年1月,當中俄兩軍在陸地上殺的屍山血海的時候,在寒冷的鯨海之上,也爆發了一系列中小規模海戰。
各中立國艦長立刻開會討論這個問題,他們達成一致意見——要求「朝鮮人」號離港。
但如果孫笑無法儘快消滅這支艦隊,讓其竄入東海甚至南海,情況就會危險的多。
不過俄軍的掙扎也就到此為止了,二十分鐘后,「高麗人」艉炮也被直接命中,隨後這艘船嘗試轉向,使用另一側完整的主炮進行還擊,不過在轉向過程中又被連續擊中多次,最終艦長只能下令放棄戰鬥,強行返回東京灣。
在這艘破冰船後面,還有一連串驅逐艦和魚雷艇!
大洋艦隊來的正是時候,艦隊剛剛抵達不久,第一www.hetubook.com.com偵查/通訊支隊的「南乙」號偵察艦就發現冰封的彼得大帝灣內有一艘破冰船正在緩緩而行,似乎正試圖開闢一條航道。
然而再強大也只是相對炮艦而言,如果它的對手是一艘5900噸、一艘4200噸和一艘1500噸三艘巡洋艦的話,這就未免太過分了。
其中一支是鄧世昌中將率領的分艦隊,由第三戰列艦支隊(欠橋立)、第五巡洋艦支隊、第二炮艦支隊三個支隊17艘戰艦,又驅逐艦12艘,掩護運輸船55艘,步兵第六軍32000人,從鯨海方向沿日本西海岸北上,準備進攻北海道。
孫笑與鄧世昌不同,後者的主要任務是掩護陸軍登陸北海道,然後炮擊函館,幫助陸軍解決這裏的俄軍——北海道有差不多兩萬俄軍武裝力量(至少七千正規軍和一萬三千動員起來的民兵)。
炮戰一共進行了半個小時,華軍擊沉破冰船「勒拿河」號,驅逐艦「戰鬥」、「警惕」、「無情」共四艦,俄軍傷亡第一雷擊中隊長馬圖謝維奇上校以下二百多人,被迫放棄出港企圖。和圖書
另一支則是孫笑中將指揮的第一強擊偵查艦隊6艘裝甲巡洋艦,單獨行動沿日本東海岸北上,目標同樣是函館——孫笑之所以選擇這個遠路,就是因為他通過系統技能發現了俄軍北太平洋分艦隊(三艘裝甲巡洋艦加一艘大型防護巡洋艦)並未進入鯨海襲擊北約軍鯨海後勤線或嘗試與太平洋艦隊主力會師。
始建於1885年,排水量1350噸的「高麗人」號作為一艘炮艦來說非常強大——安裝2門203炮和1門152炮,火力上與大其一千噸的濟遠級相當!
三國隨即按照中立法扣押了「高麗人」所有水兵,直到戰後才釋放他們。
然而等邱寶仁抵達東京灣,「瓦良格」號已經憑藉高航速擺脫了華軍日本分艦隊(在賬面上已經歸入各支隊,但實際尚未到位)的「橋立」、「大和」兩艦監視,順利遁入大海。
「格羅姆鮑伊」這雖然是三艘萬噸級大型裝甲巡洋艦,但炮位布置還是落後於時代的主炮分別布置在兩舷的方式。
華軍只有「超遠」號被命中2發75mm炮彈,1人陣亡,1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