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甲辰對俄戰爭
第十五章 大炮一響

這就造成了陸奧軍閥與日本政府代表的關東軍閥之間的嚴重分裂。
這種大把大把賺錢的情況下,西日方面自然沒空去摻和東日方面的戰爭,即使看起來此時參戰,他們能佔領更多地盤。
總之,西日,還有一個在荷屬東印度有高度自治權的華人聯合會,都通過這種傾向於北約的「中立貿易」大發橫財。
北太平洋海戰後,俄羅斯在太平洋上雖然還有8艘戰列艦,15艘大小巡洋艦的龐大兵力,但因為這些船全都被徹底封鎖在海參崴,所以俄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
這樣計算,北約後勤軍實際儲備的炮彈很可能連打一年都不夠!
歷史上,日俄戰爭雙方各自平均每個月消耗炮彈85000發,到了巴爾幹戰爭,保、羅、希、南、土這樣的三流國家,每個月都要朝對方扔255000發炮彈。
當然,一戰的戰後繁榮只是曇花一現,畢竟一戰實際上並未打破英法殖民地體系。
隨著華軍登陸北海道,展開對北海道的攻略作戰,陸奧軍搶在中國之前收復國土的願望破滅了—https://m.hetubook.com.com—這個時候再參戰就是在中國虎口奪食了。
1904年2月26日,徹底失去了回家可能的部分陸奧軍青年軍官發動軍事政變,率領兩千多士兵連夜進入東京,槍殺日本政府高官和重臣,宣布維新。
在戰爭開始前,西日除了碾米業以外,幾乎完全沒有工業可言——連繅絲業都被中國按死了。
西日之所以能抓住這樣的機會,必須說是北約戰備工作出了嚴重錯漏的原因。
甚至經濟上有了余錢之後,西日還自行建造了幾十艘百噸以下的小型蒸汽船,戰時為北約軍提供近海短途航運,和平時在日本近海和內水運營。
除了炮彈以外,機械潤滑油、炮管、子彈等戰爭中需要大量消耗或磨損的補給和配件,以及鐵路鐵軌(主要用於通往前線的臨時急造鐵路)都存在同樣的情況,也就糧食、衣被等農產品和輕工業品方面沒有這樣的問題。
在戰前,根據甲午戰爭的經驗教訓,北約軍聯合參謀部認為對俄戰爭每個月需要消耗大約5萬發炮彈(是甲和-圖-書午戰爭的兩倍半以上),因而北約後勤軍司令部一共儲備了足夠打五年之久的300萬發炮彈。
迫不得已之下,中國只能一邊加大國內軍需生產,一邊通過中間商間接採購急需的物資。
日本在一戰前欠了一屁股外債,一戰後他甚至成了債權國了!所謂大正繁榮就是這樣了。
這讓念茲在茲要北上收復北海道的日本陸奧軍閥起了別樣的心思——俄軍在北海道只有兩萬兵,在失去全部戰艦之後,可以出動8到10萬人的陸奧軍認為自己有能力消滅北海道俄軍,收復故土。
其次,西日只是北約觀察國,不是正式成員國,沒有隨組織對俄宣戰因而對其出口軍火也就不算違背中立法——至於西日違法中立法把軍火轉口給北約國家,那是西日的問題。
這方面,西日是個極好的選擇。
北約成員國的皮包公司通過三菱銀行轉手,揮舞著大把外匯硬通貨,在國際市場上瘋狂採購各種軍用物資,利潤豐厚到歐美資本家願意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
但對俄戰爭當中,中國放鬆了對日本的壓迫和管和_圖_書制,使其可以為中國提供銅和硫磺等原材料,三菱下屬的航運公司也趁機得到了幫助北約軍隊運送物資和兵員的合同。
而且這還是頭一個月北約軍尚未進行大規模攻堅作戰(攻堅作戰消耗炮彈會成倍增加),而且更大規模的部隊也尚未投入戰爭的緣故。
實際上,這也是域外列強,美國日本都因此賺到大錢的原因之一。
這方面,一個是因為他本來就擁有三菱財團的股份,三菱每賺到一円的利潤,其中就有孫笑五分。
一戰之前,歐陸列強都按高於這個數字兩倍左右的基數儲備炮彈,但是真的打起來的時候,各國都發現自己儲備的那些原以為足夠打四五年的炮彈,兩個星期就能打完!
直截了當的說,北約各國對戰爭烈度預計錯誤,軍需物資儲備嚴重不足!
以此時代戰爭最重要物資之一的炮彈為例:
東日方面打的熱鬧,西日方面卻趁著北約對俄戰爭的天賜良機大發橫財!
首先,西日無論對哪個列強來說都是個沒有威脅的弱雞,任誰都不覺得這個弱雞大量購進軍火後會對自己構成太大威https://www.hetubook.com.com脅。
二戰的戰後繁榮就紮實多了。
況且孫笑自己的新技廠也在戰爭中獲得了大量訂單——新技廠為北約軍隊提供包括飛艇、航空氣球、無線電設備和各種觀測設備,利潤很是豐厚。
違背法律,向戰爭中的國家出口軍火又算得了什麼?
更別說,西日還在這種軍火貿易中獲得大量軍余物資,可以用來武裝自己的軍隊,同時還趁著戰爭機會,快速發展自身工業實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西日給的太多了……
然而,日本政府不允許陸奧軍閥參与這場戰爭——因為他們背後的歐美資本不允許他們參戰,並且在事實上幫助中國打擊俄羅斯。
然而實際上,僅僅戰爭開始后的第一個月,北約軍就足足打出去13萬發炮彈(甲午戰爭平均彈藥消耗的六倍半)!
當然,從戰爭中獲得大量收益的不僅僅是西日,也不僅僅是荷屬東印度的華人聯合會和歐美列強。
這讓北約聯合參謀部的將官們心急如焚,然而北約這個組織如今在歐美列強眼中本就是個不次於俄羅斯的巨大威脅,人家以中立為名https://m.hetubook.com.com拒絕給野蠻人(俄羅斯)和更加野蠻的「黃禍」(語出德皇威廉二世)出口軍火,北約方面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
不,這個說法其實不對,資本家沒有祖國。
這就讓陸奧軍閥對關東政府的信任降到最低。
別說中國只是個威脅,就算中國跟歐美列強宣戰,這些資本家也敢轉手出售軍火打自己的祖國!
作者的話:人類對下一場戰爭的預計總是嚴重不足的。
據不完全統計,甲辰對俄戰爭開始之前,西日國內外債務合計約有22億円(三菱札,約合4.4億華兩),戰爭結束后,這個數字已經驟然縮減到不足5億円(1億兩)的水平,而且以內債為主。
這也是日本自甲午戰爭之後再次獲得工業的第一個契機。
至少,跟三菱財團牽連很深的中國資本也在戰爭中賺了一大筆,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孫笑本人。
之後反應過來的關東軍閥立刻動員部隊圍攻維新軍,而陸奧軍又動員起來支援自己的同伴,於是日本的關東—陸奧戰爭爆發,日本史稱第三次軍閥混戰(第一次是關西/陸奧聯軍對關東,第二次是關東/陸奧聯軍對關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