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甲辰對俄戰爭
第十八章 朝堂之上

御座上傳來皇帝冰冷的聲音:
這二十年來,孫笑所做的一切,確實從未讓光興皇帝失望過——甚至連孫笑好色的傳聞,在皇帝眼裡都成了武將應有的小毛病。
「他請什麼罪?孫笑不是說戰場上有所損失是正常的嗎?讓他以後注意些就是了。」
劉步蟾正色說道:
「錦衣衛彙報,俄夷在赤塔一帶大規模集結兵力,聯參判斷俄夷反攻主方向還是黑龍江以北的外東北一帶,第四軍群正在搶渡額爾古納河,在鄂嫩河一帶構築工事,抵禦俄夷反擊。」
「只要冰期一過,海軍有信心在兩到三個月內消滅海參崴的俄軍。」
不過對海軍來說,這是好事。
今天是農曆春節,京師禁城各處一片喜慶的氣氛。
1904年2月16日。
「正是如此,陛下,聯參計劃集中兵力和火力,先打最靠西的海蘭泡,然後再對付伯力,最後是海參崴,一步步把戰線向東推移,讓俄夷增援部隊離主戰場越來越遠,這樣俄夷即使突破鄂嫩河,官軍也有空間構筑後續工事節節抵抗。」
隨著年華的老去,如今的光興皇帝越來越威福自用了。
皇帝小聲的絮叨著:
「所以得先www.hetubook.com.com解決那些烏龜殼裡的俄夷才能反攻?」
「既然是好孩子,朕決定了,著太子赴前線監軍!」
前幾年下令對集體哭陵、上書請廢變法的鄉紳、士子開槍后,光興皇帝的脾氣更是越來越暴躁,朝臣們在皇帝面前也越發小心翼翼起來。
「俄夷在海蘭泡、伯力、海參崴三個方面都有完備的工事和大量物資儲備,想要打這樣的要塞,官軍必須使用更多炮彈。」
「順便告訴他,不要怕殺人,不管是蒙古叛匪還是俄夷,要多殺,快殺。也不要總是在外蒙古打轉,有機會就要殺到俄夷那裡去!」
「孫笑也是這麼說的?」
「我軍必勝。」海軍大臣劉步蟾直截了當的回答。
「你們只有16艘戰列艦了,俄夷在海參崴還有8艘。」
「西域軍分區來電,俄夷與2月2日嘗試進攻阿拉山口,被我駐屯部隊阻擋,此時阿拉山口方向仍在激戰,前線彙報說俄夷攻擊力度不大,不是很堅決。」
「至於俄軍增援……呵,一幫新老不一的雜亂艦隊,跑18000海里到我中國家門口來開戰,那只是找死而已。何https://www.hetubook.com.com況俄夷只是紙面上有17艘戰列艦,其實在臣眼裡,這裏面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10艘而已。」
皇帝又問:「為什麼不能搶先進攻?」
袁世凱回答: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不能算錯,只是這些數字不夠全面。
「遵旨。」陸軍大臣趕忙領旨。
「外蒙古來電,1月底至今,俄夷哥薩克小隊多次滲透外蒙古地區,與蒙古分離部落叛匪聯合騷擾蒙俄邊疆地區,不過大部分蒙古人依舊站在朝廷一邊,庫倫伯滿英和邊防軍少校徐樹錚集結邊防軍騎兵和蒙古部落騎兵,與哥薩克及叛匪戰,斬首一百五十級。」
稱呼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將為「好孩子」?
可惜,天下只有一個孫笑,也只有這樣沒有政治野心的傢伙才會得到皇帝如此毫無保留的信任。
「是個好孩子啊……朕的兒子也都是好孩子……」
「這正是我海軍全體將官商議后的結論。」劉步蟾回答:「孫笑中將自然也是其一。」
陸軍大臣次官,北約聯軍聯合參謀部副總參謀長袁世凱少將一手拿著一摞參謀部匯總情報,一手拿著小竹竿在沙盤上為大人物們www.hetubook.com.com指示方向。
「袁世凱是吧?還有什麼?接著說。」
袁世凱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
光興皇帝穿著特製的軍裝(掛全國全軍唯一一個大元帥軍銜),孤獨的坐在皇位上,大殿正中擺放著巨大的北亞沙盤,有資格上朝的內閣大臣們和一幫北約聯合參謀部的將校站在沙盤兩側,靜靜聽著關於戰局發展的情報匯總。
庫倫伯爵滿英是天啟、崇禎年大將滿桂的子孫,復國后的大擴張階段,他們家因戰功受封庫倫伯,如今也已經快三百年了。
「陛下……」
這孫笑,人人都知道他簡在帝心,不過現在一看,未免聖眷太隆了吧?
「進展緩慢就是沒有進展的意思,對吧?」
「主戰場方面佔用了太多彈藥,我們的儲備不足以開啟第四個戰場。」
不過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了,畢竟孫笑自從馬江海戰進入皇帝的視野之後,參加鎮江海戰、單艇偷襲海防、軍校成績蟬聯第一、出國留學受到列強海軍高官們的一直讚揚、單艦神速救援臨津江、參加黃海海戰、橫掃日本海岸,前一段時間還取得了北太平洋大捷。
「我軍在北海道的進展十分順利,登陸部隊如今已經控制旭https://www.hetubook.com.com川、釧路、稚內,北海道俄夷正集結軍力,準備在札幌與我官軍決戰。」
「既然決戰還沒打,又何談順利?等打完決戰再說進展順不順利吧,還有什麼?」
「目前就這些。」
皇帝不知道又聯想到什麼,他突然提高音量:
「是嗎?那就好,那朕就放心了。」
面對這樣的軍官,再怎麼剛愎的皇帝,也會覺得安心吧?
「不用多說,朕沒有怪你們的意思,俄夷要是這麼容易對付,朕何至於隱忍準備這麼多年?只是以後不要用這種凌磨兩可的詞,有戰果就是有戰果,打敗了就是打敗了,不要欺瞞朕,你接著說吧。」
朝堂上的政爭,海軍永遠是最容易置身事外的,所以皇帝也總是對海軍優容有加,而海軍的人也就更喜歡有話直說。
「丁汝昌,劉步蟾!朕聽說俄夷派遣17艘戰列艦增援,海軍有信心打贏嗎?」
有人私下裡說,當今好比漢武晚年,天子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
「主戰場方面,官軍三個軍群對海蘭泡、伯力和雙城子發動試探性攻擊,進展緩慢。」
「……是……」
「是。」
「大炮是戰爭之王。」
「通電嘉獎庫倫伯滿英。」
「那麼海軍呢?海軍有什麼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說的嗎?」
更重要的事,從不摻和政治,一副單純到無以復加的武將模樣。
幸好……嗯,幸好天不假年,既然都是晚年,那麼光興時代,應該快要結束了。
「就按照聯參的計劃去做吧,還有什麼事嗎?」
皇帝點點頭,表示認可這個說法:
怎麼又是孫笑?皇帝真這麼喜歡聽孫笑的建議?
沒辦法,現在是在戰爭中嗎,沒看到乾清宮大殿的布置都跟以往完全不一樣了嗎?
袁世凱默默擦了一下額頭的冷汗,心裏暗嘆一聲果然伴君如伴虎,嘴上接著說道:
作為復國勛貴,滿家在外蒙古有著相當的權威(有點類似延平家在台灣的地位),他出面組織蒙古志願騎兵反擊哥薩克,也是應有之義。
然而乾清宮中卻是一片肅靜,皇帝和內閣朝臣嚴肅的臉上看不到半點高興之類的表情。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孫笑是個好孩子,他從未讓朕失望過。」
「林泰曾上書請罪……」
皇上老了,他再喜歡追蹤新知識,也很難理解定鎮大捷之流跟一等戰列艦之間的實力差距,因而說起海軍總是喜歡用數字衡量戰鬥力。
大臣們互相觀望一下,面面相覷。
光興皇帝不耐煩的打斷海軍發言人的話,直截了當的問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