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悠長的假期
第三十二章 俄羅斯人的提議

實際上,在威廉二世之前,中國與德國的關係非常好,中國陸軍有很多高級軍官曾經在德國留學,新軍的編製、訓練和戰術思想也脫胎自德國。
俄羅斯人的提議打了中國人一個猝不及防,皇帝不得不下令立刻向國內發電報,要求內閣和朝野重臣們商討這件事,看是否答應。
現在俄羅斯有10艘前無畏(其中6艘是北約返銷的,另有2艘聖葉夫斯塔菲級和2艘帕維爾一世級准無畏)和1艘堪比前無畏的大型裝甲巡洋艦,此外還有4艘已經完工,正在海試的無畏艦(波羅的海的甘古特級)和3艘正在建造的無畏艦(黑海的瑪利亞皇后級)。
內閣和其他朝野大臣們是否能接受一個夷女成為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后,這其實是個很不好說的問題。
相對德國,中國跟俄羅斯的關係就顯得比較尷尬。
如果這些新造的戰艦全部服役,俄羅斯海軍實力會重新返回列強行列,大約是世界第六或第七和-圖-書的樣子(比英、德、美、中、法差很多,跟義大利半斤八兩,比奧匈強)。
反倒是同屬新生代高官的孫笑對此有些顧慮——若是真的有一個沙俄公主做皇后,將來布黨槍斃沙皇一家的時候,中國豈不是要跟紅毛子不死不休?
如果說皇帝在英國的訪問是雙方互有猜疑和顧忌,那麼在德國的訪問,純粹就是面和心不和!
已有的戰艦大部分集中在波羅的海,一旦開戰就可以對德國海軍構成巨大威脅,牽制德國的部分艦隊。
泰和皇帝在德國的訪問有些乏善可陳。
從這點上來看,中國方面似乎沒有理由不同意這樁婚事。
不過,事情發生后仔細想想,孫笑就覺得這事其實也沒那麼奇怪。
好在,成熟的政治家不能為個人情緒所左右——就算兩位皇帝不夠成熟,周圍的大臣們也會想法設法讓他們成熟。
俄羅斯人的這個提議是真的讓中國人驚呆了,連一項站在歷www.hetubook.com.com史下游,自信能遇見一切的孫笑都沒想到俄羅斯人居然打起這個主意。
實際上,不用發報詢問,孫笑也大概知道朝廷對此事的意見——總的來說,老一派大臣估計都不會同意。但包括皇太子本人在內的新生代,估計都會樂見其成。
而與中國聯姻對他們也確實是有好處的,至少有了這個保險,將來的戰爭中國應該就不會跟漢斯兩面夾擊他們了。
德皇威廉二世是個狂妄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他曾經命人畫了一幅畫,畫上,代表歐洲各國的女神站在山崗上,手持武器,對準天際線邊隱現的佛陀(以代指中國為首的東方文明)。
而如今猴子和狒狒卻坐在一起,商議兩國友好的未來……那場面別提多尷尬了。
不過那都是俾斯麥老宰相時期的事了,雖然中國還有很多人懷念那個時期,但大家都知道,有些事,無論怎麼重溫、如何懷念,都再也回不去了。
可惜,官m.hetubook.com.com方層面無法達成協議,這一切沒有任何意義。
或者,如果內閣真的同意了這樁婚事,孫笑可以考慮搞一支空降特種部隊,將來真出了這事就想辦法把人救出來?
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中國畢竟是直接建立在大明基礎上的國家,雖說是「明雖舊邦,其命維新」,但有些傳統的觀念還是有些根深蒂固的。
倒是私底下,雙方的商人們趁著官方注意力放在皇帝們身上的時機,達成了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協定——雙方會在半年內進行有些易貨貿易,預計價格合計為2億兩左右。
這就是著名的黃禍論的典型代表作,也是中國與德國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的原因。
雙方不到十年前剛剛打得血流成河,戰爭的記憶還未消散,按道理,雙方此時應該還是敵對國才對。
在對俄戰爭的時候,泰和皇帝的父皇曾經直接罵尼古拉二世為白皮狒狒,而對方反罵黃皮猴子。
兩位皇帝未能達成任何有效的協和*圖*書議,儘管中德之間有很多可以互補的地方——德國嚴重缺乏稀有金屬、橡膠,而中國人對德國的機械設備有著濃厚的興趣。
只是皇帝和沙皇的會面場景……呃,怎麼說呢?
如今的中國與俄羅斯有很多共同語言——經濟上,合作開發西伯利亞的模式讓兩國都受益匪淺;國際上,中俄都對奧斯曼充滿敵意;軍事上,中國大量返銷對俄戰爭時期的戰利艦,讓原本已經全軍覆沒的俄羅斯海軍漸漸恢復元氣。
畢竟是娶進來又不是嫁出去,不會讓人聯想到和親。
這大概就是皇帝出訪德國所得到的唯一收穫了。
歐洲皇室互相聯姻本就是正常現象,現在的英德俄皇帝就是親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親戚打親戚的戰爭,因而人家老毛子對與外國皇室聯姻並無任何抵觸情緒。
之後是此次出訪的最後一站,俄羅斯。
既然,中俄友誼對雙方是有益的,那麼皇帝的那點小情緒就不重要了。
甚至https://www.hetubook•com•com,俄羅斯國家杜馬和御前大臣會議主席聯名提出把沙皇的三公主,15歲的瑪利亞·尼古拉耶夫娜嫁給中華帝國17歲的皇太子朱靖坤做太子妃!!!
另外還有經濟上的好處——中俄接壤的國境線實在太漫長了,而且是後方對後方,中國的核心區域在遠離中俄邊境線的東部,而俄羅斯的核心區域也在遠離邊境的歐洲,雙方離得近,卻是背靠背的狀態,如果能夠放下芥蒂,利用雙方都很龐大的國土進行聯合開發,自然一定是收益頗豐的行為。
由此說來,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一致點是利益上的,而分歧是歷史原因,因此兩國都有拋棄過往仇恨的意思。
然而,國與國之間沒有道理,只有利益。
中俄兩邊都沒人想應該徵求一下人家公主本人的意見,問問她願不願意遠嫁異國他鄉,在文化和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國度生活——沒辦法,即使現在已經算是歷史上最開明的時代,但女孩的幸福仍然是要向國家利益讓路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