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悠長的假期
第八十章 戰利品(下)

這個協議引發了除英國外所有國家的不滿,法國人認為這不足以懲罰和限制德國,而德國認為這種屈辱必須得到報復。
之後,俄羅斯代表要求取消波蘭和芬蘭的獨立,同樣為英法所拒絕,俄羅斯認為這種把自己的領土割讓給波蘭的做法是把自己當成戰敗國來處置,無論如何都不可接受的,因而同樣離席。
德國賠償協約國軍費2260億馬克(后不斷削減)。
條約的大體內容如下:
希臘成功吞併了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土耳其東北部歸亞美尼亞,海峽地區國際共管,但其他安納托利亞領土依舊屬於土耳其。
與歷史上的色佛爾條約不同,此時協約國一點土地都沒給土耳其留下,這自然也同樣引發了土耳其人的激烈反對。
……
希臘在中國的支持下單獨與土耳其打到1922年,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最終,隨著希臘國王意外逝世,以及英法等國實際上放棄了徹底滅亡土耳其的設想,協約國hetubook.com.com與土耳其在洛桑簽訂了新的條約。
而此時,俄羅斯人早已厭煩連續的戰爭,包括最有戰鬥力的原西南方面軍在內,對於捲入一場新的戰爭並無多大興趣,因此俄羅斯最終選擇在安納托利亞半島東北部扶持起一個亞美尼亞共和國,就心滿意足了。
中國出於徹底滅亡土耳其的決策,對希臘和俄羅斯給予大量武器支援,此消彼長之下,土耳其人遭到殘酷鎮壓,但此時英法又轉變思想,認為不應該徹底滅亡土耳其,而是在希臘和俄羅斯之間保留一個緩衝區,以免這些東正教國家聯合起來。
戰爭時期,為了鼓動阿拉伯人打擊奧斯曼,英國和中國分別與阿拉伯酋長簽訂了允許阿拉伯人獨立的條約,不過戰後英國人反悔了,雖然阿拉伯人仍舊建立起幾個國家,但原本應當交給他們的許多土地,包括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分別被英法委任託管。
1919年的中國,已https://www•hetubook•com.com經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人才和技術引進,先後吸收了法、英兩國的技術儲備,這為增強中華帝國的技術能力和國力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但在會議上,義大利因為要求獲得原屬於奧匈帝國,現屬於塞爾維亞/南斯拉夫的阜姆港被拒絕,憤而離席。
中國為了與俄羅斯盟友保持一致,也同時離席。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只要能肢解奧斯曼,誰多佔點便宜都行,所以對這方面中國也沒有太過在乎。
也因此使得德國對英法仇恨加深,戰後的歐洲並未彌補裂痕,互相之間的仇恨反而變得更大了。
新生的坦尚尼亞共和國有一個黑人總統,但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教育等多方面受到中華帝國的直接「指導」,同時中華帝國宣布坦尚尼亞為北約觀察員國家(預備成員國)。
但中國人卻樂於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因為這使得俄羅斯與英法更加離心離德,從而更加徹底的倒和_圖_書向中國。
而俄羅斯仇視著新生的波蘭,英國卻為了大陸平衡政策和阻擋中國人繼續西進,堅決支持波蘭的獨立,他們甚至不惜迅速與波蘭簽訂同盟協議並大肆宣揚,導致布魯西諾夫軍事消滅波蘭計劃的破產。
1920年,一戰名將凱末爾在安卡拉附近重組土耳其軍隊,拒絕承認協約國強加給土耳其的滅國條約。
德國割讓東部領土(含東普魯士)給新生的波蘭(所以東歐俄波邊境更接近二戰後的情況,而非一戰後的蘇波邊境,這本意是為了安撫俄羅斯,但實際上同時得罪了德俄兩國),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割讓全部海外殖民地,萊茵蘭為非武裝區。
限制德國軍備,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不得擁有坦克;海軍限制在一萬噸以下,不得擁有潛艇;不得擁有空軍。
且不提歐洲人怎麼為了土地的事吵得一地雞毛,中國人最關注的幾個問題現在都該解決了。
現在,趁著德奧戰敗,吸收技術和人才的範和*圖*書圍自然而然的擴大到這兩個國家。
其一,是戰爭中協約國答應分配給中國的戰利品,包括德國在日本的一切權利和租借地,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所有島嶼,以及德屬東非(沒錯,就是坦尚尼亞)。
除此之外的小亞細亞領土,將由希臘、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五國瓜分,至關重要的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地區將由英、法、俄、意、中五國成立委員會共管。
有人甚至直截了當的說這不過是二十年的停戰。
白人的分裂,自然有利於心心念念「文明總決戰」的中國。
從這時開始起,中國正式涉足非洲大陸,並且開始在非洲推行儒家教育(而非現代教育)。
另外一個中國異常關注的方面,是對奧斯曼帝國的肢解工作。
這樣,英法美三國最終主導劃分了同盟國的疆域——美國因為最終結論嚴重違反民族自決,也沒有在協議上簽字,所以還是英法主導了整個條約。
1919年3月,協約國列強英、法、美、中、俄、意六國政和圖書府首腦和外長在巴黎召開如何處置同盟國的國際聯合會議。
為此,中華帝國在1919年制定了「千人計劃」,打算從這一年開始,每年引進最少1000名德奧科學家和工程師來中國工作,不管其政治思想如何,只要有真本事,且願意為中華帝國效勞,那麼都在這個「千人計劃」引進範圍之內。
與另一個位面歷史上的希土戰爭不同,這一次凱末爾沒有俄羅斯共產黨的支持,相反俄羅斯卻成了敵人,因而凱末爾所需要面臨的形勢更加險惡。
1919年10月,孫笑率領遠征艦隊從歐洲返回時,順路接受了德屬東非,但與歐洲殖民者不一樣的是,中國沒有把這個國家變成殖民地的想法,而是按照傳統,在此地建立起一個傾向於中國的地方政權——坦尚尼亞共和國就此成立。
緊接著,俄羅斯、希臘兩國分別對土耳其開戰,又一場一戰的餘波戰爭爆發了。
所以英法等國向土耳其大量傾銷一戰中的剩餘物資,使得土耳其軍漸漸緩過神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