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開戰,讓這些投資發揮應有的效果,搶奪原材料產地,開拓市場——沒辦法,戰車開出去,就不能回頭了。
他急匆匆對兒子說道:「演習成果的事,你們匯總一下上報到我這裏來;你的職務問題,為父現在不宜干涉,不過我會跟你鄭伯初叔叔說一聲,讓他盡量優先考慮你。好了,為父現在有很重要的事,還有什麼事以後再談吧。」
而孫笑內閣印錢投資、印錢擴軍的經濟刺|激辦法也將很快達到一個上限——到了這種時候,孫笑想不打仗都不可能了。
孫笑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
孫笑覺得自己現在就是在走鋼絲。
在1939年的時候,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走出大蕭條的國家,中華帝國似乎重又回到大蕭條之前的繁榮時代,物質生活重又變得豐富起來,城市人口享受著廉價的糧食蔬菜水果補貼,農村人口也能享買到廉價的工業品。
不過這又引發了法國的不滿,對於法國人來說,中國是曾經有著深www•hetubook.com.com厚友誼的國家,而德國是永遠的敵人。
帝國主義只有進攻,進攻一旦完結,它的生命也就完結了。
而毛子也開始追求恢復其帝俄時代的領土,比如波蘭和芬蘭。
不過孫笑很清楚這種情況不會長久,工人的工資一半來源於軍事和相關行業,一旦停止備戰,失業潮緊接著就會到來。
……
「太好了!」
1939年4月的一天,孫笑正在跟遠在東瀛的二兒子孫珣通電話,聽後者講述第13次艦隊問題演習中艦隊航空兵重創木更津岸基航空兵的具體細節,以及兒子話里話外希望能夠指揮一支真正的航母艦隊的暗示。
然後直接掛了電話,迫不及待的詢問秘書:「成了嗎?」
如果中國在戰爭中失敗,那也沒什麼,無非就是從分食別人,變成跟別人一起分食中國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是1932年上台的,1941年是他第二屆任期的最後一年,他本來是按這個時限備m.hetubook.com.com戰的,可隨著自己經濟政策的愈發深入,孫笑覺得自己可能等不到1941年就得開戰。
當然,那麼多錢投入下去,也不會一點更實惠的好處都沒有。
所以,孫笑咬緊牙關通過了繼續擴軍的方案,同時開始在各個戰略方向上挑釁西方同盟,為戰爭開始尋找口實。
甚至連中國國內的資本家們都看出了這一點,他們不再反對孫笑的政策,甚至變得非常配合。
資本家們再等待著戰爭最終結果的出爐——如果中國獲得戰爭勝利,那麼他們毫無疑問會跟著水漲船高,獲取前所未有的利潤。
「這……要求不會太高嗎?」
「成了。」秘書回答:「遼東來報,井深1780米的時候出油了,地質局的專家認為出油量很大。」
對於北約整體來說,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的加入,使得北約成為一個令人恐懼的,橫跨歐亞的龐然大物,那些在北約和盟約兩大組織之間搖擺不定的國家不得不做出一定選擇了。
東方38大和-圖-書型聯合軍事演習先後動員了136萬人參加,包括中俄兩軍各60萬,朝鮮和扶桑軍12萬,以及亞美尼亞的4萬部隊。
英國為拉攏德國,開始放鬆對德國的軍事管制,並且允許德軍在1939年3月份重新進入萊茵非軍事區。
一次為契機,俄羅斯、亞美尼亞兩國於1939年正式加入北約,成為北約成員國。
孫笑的恐懼影響不到太多的人。
電話還沒打完,一位首輔秘書走到孫笑辦公桌前,小聲彙報:「大人,遼東那邊傳來捷報。」
這次演習加深了各國軍隊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各國友誼,也團結了各國關係。
農民的收入則是國家刻意抬高農產品統收價格的緣故,否則中國精耕細作的農業根本經不住廉價美國農產品的衝擊。
另外則是中國投資幫助毛子修繕了其歐洲領土的道路和鐵路,這使得俄軍在歐洲領土上的調動和經濟物流調配得到逐步改善。
而且俄羅斯也影響不了朝鮮、扶桑、琉球、呂宋等國對中國的全方位依賴和*圖*書。
資本家都很篤定即使戰敗自己也不會有事,沒看到二德子沒了克虜伯也沒事嗎?
1939年,北約宣布吸納亞洲的暹羅和歐洲的南斯拉夫成為其觀察員國家,而希臘、保加利亞兩國則有些猶豫不決——這兩個國家都是民間親北約,但高層更傾向於西歐列強。
孫笑握著話筒楞了一下,之後才反應過來對方說的是什麼事。
「告訴前線,我會去親自給予他們嘉獎,但他們仍要再接再厲,立刻開始開採性生產,我會盡量給予支持,我要求他們今年之內產量達到10萬噸,明年就要百萬噸級別,三年內達到千萬噸級別!」
在盟約列強還在互相爭吵的時候,北約開始進一步擴軍備戰工作。
太祖誠不欺我啊,中華帝國也是帝國主義,孫笑現在就快要處在不進攻就會生命完結的地步了。
既然已經成為北約成員,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立刻得到了不少好處,一個是中國允許俄羅斯仿造ZT2坦克,並且以優惠價格出售一批坦克和飛機,增強了毛子的技術和-圖-書裝備水平。
中華帝國方面,孫笑內閣提出把常備軍由230萬人擴充一倍至460萬人的驚人計劃,而與之配套的坦克、大炮、車輛、馬匹、槍支、彈藥、裝具以及官兵薪餉將在數年時間內花費數百億兩的龐大資金。
經過孫笑的不斷投資和暗示,帝國終於發現了大慶油田,雖然井深很大,開採困難,成本較高,不過在這即將開戰的時代,有石油就是大好消息。
沒辦法,印錢投資不是真的沒有絲毫成本的,這是在消耗國家的信譽,而且近千億資本砸進去,少說有一半是投資在軍工上,生產出來的上萬飛機坦克大炮還有各種軍艦,如果這些東西不能開拓市場讓另一半投資的產出能順利進入經濟循環,那麼這些投資都是無效的投資,到達一個臨界點后就會反噬。
「沒辦法,時不待我啊。」
不過這兩個國家的加入稀釋了舊北約那濃厚的朝貢體系遺留,使得各成員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平等了一點——只有一點,中國是俄羅斯的大債主,實際上仍然穩居北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