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各國對英法意等國的最後通牒給予最後回復,內容很簡單,北約拒絕了盟約各國的停戰、撤軍等一切要求,反而向盟約各國提出反要求:
波軍步兵的第一次射擊,就摧毀了2輛華軍坦克,證明這個簡陋的反坦克口袋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實際上,同樣的陰謀論在中國也存在,只不過把羅斯福換成孫笑而已。
緊接著華軍還擊一輪,波軍同樣有一輛7TP被摧毀。
當然,真正的精英們,比如羅斯福總統,十分清楚現在不是妥協綏靖的時候,這是有關世界霸權歸屬的戰爭,勝利者將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這個世界,而失敗者只能吞下苦果,成為別人構建的新世界一環。
不管怎樣,在戰爭剛剛開始的這段時間里,準備充分的北約軍隊在戰場上確實佔據了絕對優勢,這不僅僅是在波蘭和羅馬尼亞,在太平洋上也是如此。
沒錯,中國本身沒有孤立主義思想,但認為國家在1940年主動挑起世界大戰很沒道理和*圖*書,這是孫笑個人野心膨脹的結果。
波蘭人損失慘重,更要命的是,航空兵持續掃射等於給快速逼近的華軍坦克察覺到他們的布置。
而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就沒那麼簡單,所以這場戰爭是中國首先承擔道義缺失發動戰爭,而美國佔據道德高地在戰爭初期處於守勢。
公路左側的反坦克槍此時開火,由於距離比較近,即使是7.92mm反坦克槍(波蘭自研的M35,使用7.92×107彈,而且居然還配有鎢芯彈,所以口徑雖小,性能其實還行)也可以輕易擊穿輕型坦克的側面。
歐洲列強對北約不會妥協是有所預計的,現在只不過是最後的希望破滅了而已。
實際上,這場戰爭不論中美最後誰勝誰敗,英法殖民地體系都會被拆解,區別只在於是中國暴力拆解,還是被美國溫水煮青蛙而已。
甚至某些大財團,連取消封鎖的聲音都有——中國是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國,美國是世界第一石油和圖書出口國,石油禁運對這些資本家來說同樣是巨大損失。
華軍坦克群中分散出兩個小編隊,繞半個圈從兩翼反包抄波軍。
取消對北約各國的出口禁令。
而且孫笑也確實打破了首輔最多擔任兩屆的界限,在戰爭期間成功第三次當選。
不過波軍的抵抗也就到此為止了,包抄的ZT2輕而易舉的摸到波軍背後,道路右側的7TP被40mm坦克炮全數摧毀,而英勇的反坦克步兵挨了車載機槍一通掃射,然後華軍坦克就直接從他們頭上碾壓過去……
5月3日早8點,英、法、意、荷、比、挪、捷、匈、奧、西十國正式宣布對北約各國宣戰,半個小時后,北約各國發表聲明,對以上十國宣戰。
波軍指揮官也只能臨時布置了一個簡陋的V型口袋:9輛7TP坦克都部署在右側,左側則是那幾輛單薄的TK機槍車掩護少數攜帶7.92mm反坦克槍的步兵。
波軍開始突圍后一個多小時,其寄予厚望的和圖書裝甲矛頭就已經折斷,他們不僅沒能撕開華軍包圍網,甚至還被華軍集中步兵師手裡的裝甲力量打了個精彩的反突擊。
波軍坦克本想布置一個反向口袋,以此對抗北軍坦克部隊,不過北軍坦克衝擊的太過堅定,波軍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心布置陷阱,更何況現在他們手中也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
波軍剛剛重新配置好兵力,幾架強五強擊機突然造訪,這些低空飛行的死神立刻對波軍展開攻擊。
殘存的6輛7TP搶先開火,至少一輛ZT2被直接命中,37mm穿甲彈擊穿華軍坦克的炮塔,砸在炮塔彈藥架上,引發殉爆,把這輛輕型坦克的炮塔炸上了天。
美國並未在第一時間向中國和北約宣戰,因為美國的政體問題,宣戰還要進行國會表決,而美國因為一直以來的保守主義思想,目前反戰的聲音依舊很大。
波軍突圍就此告吹,盧布林包圍網內的15萬波軍已經只剩下等死一途了。
1940年5月3日早6點3m•hetubook.com.com0分。
可是兩國還是開打了。
另外,開戰前兩國都在表面上走出了經濟危機,兩國分別是世界第一、第二工業國,有著龐大的國內市場,因而兩國都有人覺得不該打仗——至少1940年不應該。
戰前美國的現狀,在戰爭期間及戰爭結束以後,讓很多陰謀論者大行其道,有人認為戰爭開始三天後,美軍仍然沒有進入最高警戒狀態,以至於戰爭早期就被華軍暴揍,是羅斯福的陰謀,他故意讓美軍在前期遭受巨大損失,以此打破消除孤立主義的影響,通過戰爭法案,甚至還突破常規的第三次連任總統。
打頭的兩架強五各自向波軍扔下10枚60公斤小型炸彈,跟在後面的另外兩架則發射火箭。
區別僅僅在於,中國要通過戰爭法案,只需要內閣九個人先統一意見,然後提交議會審議通過即可,一般來說,內閣意見一致,那麼議會就不會否決。
羅馬尼亞割讓部分領土給俄羅斯、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普洛耶什https://www.hetubook.com.com蒂油田51%的股份出售給中國企業。
……
儘管已經陷入絕望,但每一個波蘭人都好還在堅持抵抗。
取消波蘭獨立,東歐俄德邊境線回復到1914年狀態。
一通猛炸之後,四架飛機不依不饒的盤旋在波軍頭頂,用航炮和機槍持續掃射波軍。
至於用道義交換戰爭初期的先手優勢,這到底值不值得,還得由後人評說。
美國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就像中國也已經下定決心一樣。
所以,羅斯福應該對美軍戰爭初期的大潰敗負責。
當氣勢洶洶的華軍坦克終於出現在波軍面前時,後者已經失去了所有勝利的希望,不過波蘭這個國家在國際上雖然經常不識好歹的胡亂挑釁,但普通波蘭人的愛國熱情確實值得肯定。
這樣說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國與美國真的十分相像——兩國都急於打破英法殖民體系的束縛,開拓市場,控制原材料來源地,但兩國根本沒有聯手的想法,眼裡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現有體系的維護者,而是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