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十九章 南洋颱風6

「好了,這個問題可以留待戰後去探討。」
鄭伯初看著那參謀轉身出去,才打開電報仔細看了一下。
「現在是夜間,我們和敵人的飛機都無法大規模出動,正是戰列艦發揮實力的最好機會,我們現在有絕對優勢,可也要擔心敵人避戰。」
和平時期如此大的成本帶來的回報就是,華軍艦載航空兵那令人瞠目結舌的作戰效率(當然,盟軍飛行員普遍水平較差也是個原因)。
但在海航陸基航空兵,這個比例是1比2比3,乙等飛行員最多也就是小隊長。
總之,寧可料敵從寬也不能輕敵。
防護能力跟真正的戰列艦相比還差了不少,但更快的航速可以帶來更大部署優勢,使其參与前衛戰。
「還好,那些飛行員小夥子幹得不錯,不過他們今天很累了吧?趁現在天黑好好休息一下,接下來是我們大艦隊的工作了。」
聽到這個消息,鄭伯初的第一反應是:
之前受重創的「皇家橡樹」號因為航速最慢而被成功補槍,現在已經確定必死無疑。
可能的錯誤無非m.hetubook•com•com就是判研失誤,認錯敵艦型號艦名之類,但敵人肯定不會毫髮無損。
另外還有一艘鐵公爵級也吃了炸彈和魚雷,航速明顯下降並起火燃燒。
鄭伯初裝模作樣的咳嗽一聲,略帶尷尬的說:
不過,這樣一來,艦橋上的氣氛可就有些尷尬了——剛才上將大人還在跟參謀們說航空打擊效果太差呢。
現在正是這個「需要」的時候。
鄭伯初本人則指揮5艘戰列艦:下西洋級2艘,強權級3艘;
那拿著電報剛進艦橋的參謀還有些奇怪,這樣的好消息為啥會讓大家表情沉重?
其餘八艘戰列艦繼續北上,準備與華軍艦隊交戰。
「大概這些原因都有一點吧。」
鄭伯初緊接著說道:
這麼多年下來,這已經成為中國海軍的習慣,海軍飛行員既然說擊沉1重創1,那就可以肯定有1艘敵艦被擊沉了,還有一艘至少中彈起火甚至已經停航了。
南洋島嶼眾多,盟軍一定要躲,那還真不好抓——至少在明天恢復航空偵察前不好抓。和圖書
而他們的對手,盟軍聯合艦隊此時倒是擺脫了之前兩難的選擇——英軍的「皇家橡樹」已經沉沒,現在拖後腿的是荷蘭人自己的「蘇門答臘」,而且這艘船現在一點動力都沒有,連全艦隊減速遷就他都做不到。
這種程度的精銳飛行員,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海量航空油料消耗,以及令人難以接受的飛機發動機小時數消耗(這個時代飛機發動機壽命只有500個小時左右,培養一個甲等飛行員至少要消耗兩台發動機)。
艦隊航空兵是中國陸海航的絕對精銳,根據戰前的統計結果,陸軍航空兵甲乙丙飛行員比例是1比3比5,乙等飛行員已經足以充當中隊長。
最後,鄭伯初還是忍不住問道:
「我命令,前衛艦隊先行出擊,一定要纏住敵人,不要讓他們跑了!」
虎字級20艘,2100噸,34節,2座雙聯130
40艘驅逐艦:
另有九江級防空巡洋艦4艘);
「今天對面出動的飛機比我們多多了,沒那麼大戰果啊!?」
作為大艦hetubook.com.com巨炮主義者,鄭伯初自然非常重視這四座大山的表現,並且在需要的時候直接打出這張王牌。
所謂前衛艦隊就是指艦隊中那四艘前戰列巡洋艦,這些戰艦在20年代和30年代分別進行過兩次大改,整體升級了裝甲、火控系統和動力機組,並且因此改稱為快速戰列艦。
也就是說,原本應該是9比10的戰列艦對決,現在已經逆轉為9比8,華軍在數量和質量上已經佔據雙重優勢。
10艘輕巡洋艦:武威級6艘,改裝升級后數據為6700噸,35節,3座雙聯155,主裝60+水平20,
鄭伯初很快整理好心情,對艦隊參謀們囑咐道:
崑崙級兩艦性能數據為:
四強偵奉命加速,跟他們伴隨作戰的是兩艘重巡洋艦「致遠」、「靖遠」(改造后9600噸,33節,3座雙聯203,主裝75+水平35),以及7艘豹字型大小驅逐艦。
「還有,我軍飛行員能力更強。」
兩支強大的炮擊艦隊一前一後向南迅速前進。
嗯,具體戰鬥過程大和-圖-書概是知道了——盟軍艦隊沒有戰鬥機直掩,防空火力配屬不夠明確,有角度火力密度過大但有些角度根本沒有火力,結果被魚雷機隊抓住漏洞狠狠揍了幾下。
孫笑甚至要求,如果不能確定是否擊沉敵艦,那麼就判研沒有擊沉,如果不確定是否重創敵艦,那麼就判研沒有重創。
4艘重巡洋艦:同為致遠級;
豹字級20艘,1700噸,38節,2座雙聯130
不過海軍上將沒有那麼失態,因為從孫笑時代開始,中國海軍對判研戰果的工作標準要求就極高。
標排35000噸,航速30節,主炮4座雙聯裝380mm,主裝210mm+水平110mm
你他媽的開什麼玩笑?
而在艦隊航空兵,飛行員等級比例是1比1比0!!!也就是說,非乙等飛行員,根本就沒有上艦的資格!在陸航能當中隊長大隊長的飛行員,在海航可能只是長僚機的關係。
標排35000噸,航速30節,主炮3座三聯裝350mm,主裝210mm+水平110mm
那麼儘快纏住敵人就m.hetubook.com.com顯得比較重要了。
實際上,這四艦組成的第四強擊偵查支隊才更像甲午、對俄兩場戰爭時期的一強偵——依仗強大的火力和高航速的炮擊編隊(孫珣的三強偵也很像,不過他現在更像一、二強偵航母部隊的帶刀護衛)。
「有沒有直掩戰鬥機的效果真的差這麼多嗎?」
「敵人攻擊機都是小波次,比較容易攔截的緣故?」有人忖度著說道:「而且我們艦隊防空火力配置比較合理,外圍有戰鬥機,有驅逐艦,有巡洋艦和防空巡洋艦,我們戰列艦上的高射炮也多——我記得黃埔船廠給荷蘭人改造鐵公爵級的時候,沒給他們加裝多少高射炮。」
「是!」
「嗯,咳……」
所以根本不用顧及什麼,杜爾曼上將下令留下兩艘驅逐機伴隨「蘇門答臘」(一是為了提供外部輔助電力以助搶修,二也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直接處分這艘戰列艦,以免被俘)。
兩個倉促出動的攻擊波,區區80不到的架次,這麼快就能擊沉1艘戰列艦還重創另外1艘?
你莫不是在逗我?
現在,天山級兩艦的性能數據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