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四十一章 南洋颱風8

緊接著,像是打開了什麼閥門一般,華軍連續取得多次命中,先是「天山」號連續準確命中「敦刻爾克」三次,緊接著就是「長白」和「祁連」也先後報告一次命中。
距離4500碼,對這個時期的軍艦來說,這已經是個非常近的距離了,盟軍不再保持沉默,開始用艦炮對華軍輕型艦艇射擊。
輕型艦艇之間的對抗節奏遠比戰列艦快得多,雙方雷擊艦艇筆直的向對方靠近,盟軍的目標是打亂華軍戰列艦的射擊節奏,因而在貼近戰列艦之前沒有開火慾望,而華軍的任務只是擋住敵人輕型艦艇,因而搶到射擊先手。
「可怖」號艦艏被整個炸飛,「班克特」號乾脆直接被腰斬!
由於天色太暗,華軍到底命中「敦刻爾克」幾炮已經成為一個解不開的謎題,不過在「祁連」號宣布一次命中之後,一直在起火燃燒的「敦刻爾克」號艦體靠前位置猛地竄出一條衝天而上的火龍,一座四聯裝330主炮塔順著火勢整個飛上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幾百米高的空中!
1940年5月11日凌晨零時43分,華軍前衛艦隊搶先對「敦刻爾克」號開火,一排380和350炮彈呼嘯而來,砸在海面上激起巨大的浪花。
黑夜中,「敦刻爾克」艦艉的火焰如同探照燈一樣醒目,接到偵察機通報后趕來,本就離得不算遠的華軍前衛部隊自然看到了盟軍的位置。
盟軍巡洋艦的炮擊能力略低於華軍巡洋艦,但他們的驅逐艦在炮戰時具備很大優勢,特別是法國人的4艘空想級驅逐艦,這些排水量3000噸,最高航速超過40節,安裝5門138mm艦炮的怪物驅逐艦甚至具備與輕巡洋艦炮戰的能力,華軍那些強化防空反潛能力,但只有4門130艦炮的虎豹驅逐艦自然而然在在驅逐艦夜間炮戰中居於劣勢。
不過,盟軍前衛部隊的指揮官也很清楚,任由華軍這樣肆無忌憚的打下去,命中是早晚和*圖*書的事,因而他下令配屬自己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向華軍發起一次突擊,以干擾華軍射擊。
同時還把自己手頭上最後的4架水上飛機全都派了出去——盟軍所有巡洋艦和部分驅逐艦都有攜帶水上飛機的能力,但帶著水上飛機時,艦艉炮位不能射擊,因而盟軍實際攜帶的水上飛機比裝備表上的數字少得多。
在盟軍還擊的第一時間,「豹1」、「豹7」、「虎2」三艘驅逐艦都被盟軍擊中並起火燃燒。
華軍四艘快速戰列艦依次開火一輪(目的是方便觀測落點)之後,盟軍才意識到華軍戰艦就在自己附近。
盟軍驅逐艦在彈雨中穿梭,所有人都沒有還擊但也沒有絲毫退縮,隨著距離的接近,華軍艦炮越打越准,距離5000碼左右的時候,華軍驅逐艦加入射擊行列,荷蘭驅逐艦「皮特海因」號成為第一個犧牲品,這艘以大航海時代著名私掠艦長命名的軍艦連續被數發155、152和130炮彈命中,同時還引發其和圖書本身攜帶的120和37炮彈殉爆,以至於「每一寸浮在水面上的艦體都在燃燒」。
而華軍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也立刻上前應戰。
盟軍各艦拚命躲閃,但仍有法國驅逐艦「可怖」號(空想級)和荷蘭巡洋艦「班克特」號被直接命中。
所以盟軍全沒法開火,而只能任由華軍從容攻擊「敦刻爾克」,好在此時兩軍距離超過18000碼(16500米),華軍射擊準確度也沒有多高,只在第四輪射擊時,由快速戰列艦「天山」號對「敦刻爾克」形成了一次跨射。
無論在哪個時代,夜戰中發出光亮暴露自己都是很蠢的事。
盟軍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可是炮彈殉爆造成的火災哪是那麼容易就能撲滅的?
幾架一直在盟軍頭頂徘徊的華軍水上飛機理所當然的發現了盟軍同行,這些艦水偵七立刻與盟軍的盧瓦爾水上飛機爆發了一次笨拙的夜間空戰。
華軍驅逐艦見勢不妙,分兩批向右轉向脫離交戰,同時各艦對盟軍齊射魚雷。
空戰和圖書的結果是佔據高度優勢,性能也稍微好一點的華軍取得了勝利——一架屬於法軍的盧瓦爾水上飛機被擊落,另一架迫降損毀,華軍沒有損失。
華軍輕巡洋艦「武威」、「天水」以及朝鮮海軍輕巡洋艦「清津」、「浦項」(兩艦同級,5500噸,航速33節,單裝152炮7門,是華軍老式雷擊輕巡洋艦的改進型號,歷史原型川內)在距離敵艦6000碼左右距離上突然打開探照燈照射敵艦,與此同時,所有155和152艦炮一起開火,攔射盟軍艦隊。
甲申中法戰爭結束五十多年後,中華帝國海軍再次擊沉了法國的主力戰艦,只不過華軍早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其戰艦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超過敵人,現在華軍無需考慮任何關於炮彈數量及軍艦補充之類當初丁汝昌劉步蟾等人必須考慮的問題,只需要盡最大努力,把眼前的敵人一艘接著一艘,趕盡殺絕!
1時10分左右,華軍戰列艦終於取得第一次命中,一發來自「崑崙」號的和-圖-書380炮彈重重砸在「敦刻爾克」艦體舯部靠後的位置,這發重型炮彈打穿上層建築,在艦體內爆炸。
可惜此時能見度不高,盟軍只能通過華軍戰艦開火時的炮口焰來大致確定華軍位置,至於測距之類,想都不用想。
當然,盟軍也不是傻瓜,他們不會只挨打不還手,4艘輕巡洋艦帶領下多達13艘驅逐艦對華軍開火的方向發動衝擊。
盟軍驅逐艦的魚雷能力其實也比華軍強一些(作為驅逐艦,空想級實在太強了),但他們必須留下寶貴的魚雷打擊華軍大型艦艇,至少也要干擾華軍戰列艦的作戰,因而他們有些捨不得把魚雷射向那些輕型艦艇。
爆炸過後,「敦刻爾克」號艦艏位置大約四分之一的艦體已經徹底消失,而這艘27000噸的戰列巡洋艦翹著艦艉仍在不甘轉動的螺旋槳,帶著1185名法國海軍官兵,頭朝下扎進海底。
這讓華軍搶到了雷擊先手,一共兩批各60條550mm魚雷如同嗜血的鯊魚一般拖著白色氣泡撲向盟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