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五十章 下一個目標(上)

「但我們的敵人不會十次二十次的犯蠢,他們會進步,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用不了一兩年他們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工業實力,那時候戰爭有可能演變為純粹的消耗戰,我們必須趁現在敵人還沒徹底適應這場戰爭搶奪先手,同時積攢一點一滴的資本。」
戰略上,華軍仍在進攻英緬,只是因為複雜的地形問題,華軍在這裏的攻擊速度不算快(相對別的戰場來說),不過華軍的戰力優勢仍然明顯,在控制馬來亞之後,華軍已經可以從英緬南方發動兩棲登陸作戰結合從雲南、廣西南下的部隊以及從暹羅出發從東向西進攻的力量,三路進攻,英緬軍已經必敗無疑。
「所以,不要猶豫,立刻去做,我聽說法國在泗水港自沉了一艘戰列艦和很多其他艦艇?去看看能不能把它們打撈出來重新利用,現在哪怕是一艘10噸的小艇也是有價值的。」
前者是因為孫笑作為一個皇漢天然不可能接受所有民族都跟漢族和圖書平等。
還有剛剛抓住的上百萬波蘭和羅馬尼亞俘虜,這些人會被分批運往西伯利亞,參与沉重的挖礦、修路(北約正在修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第三條線路)以及農業(傳說中的西伯利亞挖土豆)工作。
……
下令籌建北約後勤軍戰利品統籌部門之後,孫笑在莫斯科召開了俄羅斯、亞美尼亞高層領導人以及北約歐洲遠征軍主要將領聯席會議。
同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平時也會秘密向俄羅斯運輸各種武器彈藥等物資。
「任務是什麼?」張長路問。
在戰爭開始之前,北約後勤軍的統計是:
之後每兩個月,後勤軍可以向前線運輸800萬大軍一個月所需的物資以及武器裝備和人員補充,而俄羅斯自己的工業也能彌補一部分物資消耗——特別是糧食方面。
「這是總決戰,現在的勝利根本不算什麼,我們可能得獲得十次甚至二十次類似的勝利才能確保優勢。」
別說階級平等了和_圖_書,孫笑甚至連這場戰爭的結局都看不到。
這次會議確定了北約軍在歐洲的下一階段目標和戰略方向,同時,孫笑還了解了北約在俄羅斯的戰備物資儲備情況。
孫笑斬釘截鐵的說:
所以現在孫笑在自己最後四年時光中,要做的事只有一件:盡一切可能建立並鞏固北約戰略優勢,這樣即使自己在1944年死去,也不用擔心之後的戰爭結果。
6月7日,孫笑得知拿到新加坡后,立刻找來張長路,對他囑咐道:「以後勤軍的名義成立戰爭資源調查部,一部去歐洲,你帶一部去新加坡。」
「你是海軍會計師出身,干這些事都是你的老本行,今年後隨著戰爭繼續,你還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去做準備吧,明天調一架專機,立刻行動。」
「呃……有這種必要嗎?」張長路好奇的問:「我們的勝利……」
「是。」
「統一調配所有對戰爭有用的資源,特別是那些礦產——石油、煤炭、鐵礦和圖書石什麼的,還有農業生產,各種現成的機械設備,以及繳獲的戰利品——飛機、大炮、坦克、軍艦,所有能夠用得上的東西,你們列個清單,看看該如何利用。」
孫笑並不指望資本家會永遠支持自己,這根本不現實,因為資本家對資本的渴望是無限制的,孫笑能滿足他們初一也滿足不了十五。
以北約歐洲軍800萬人(420萬華軍、330萬俄軍、50萬朝鮮、亞美尼亞、扶桑等國軍隊);12000架飛機(華軍7700架,俄軍3300架,其他國家1000架);9000輛坦克(華軍6800輛,俄軍1600輛,其他600輛);9萬門大炮;60萬輛機動車;190萬匹軍馬計算,北約在歐洲現有儲備物資足夠6個月進攻作戰消耗。
張長路並不覺得戰事會緊張到連一艘10噸小艇都要精打細算的地步,不過孫笑給他安排的工作,他也不會拒絕,因為孫笑言之必中,這是三十年前和-圖-書全中國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事。
同樣的,孫笑也並不指望共產黨會永遠支持自己,現在共產黨的支持源於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這個雙方共同關注的目標一旦實現,接下來就該是民族平等和階級平等了,而孫笑覺得自己做不到這一點,滿足不了共產黨的需求。
不過,在佔領波蘭和羅馬尼亞后,情況多少有些改觀:戰前波蘭和羅馬尼亞都是歐洲重要的農牧業國家,如果控制得當,北約方面可以指望從這兩個國家獲得部分糧食、飼料、軍馬等補充,這可以有效緩解不堪重負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力。
確定了歐洲下一步的工作后,孫笑又乘坐飛機返回京師,並且一下飛機就召開亞洲北約各國高層會議,同時安排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下一步工作。
至於後者,則純粹是個人的趨利避害——孫笑崇拜毛澤東,但連毛澤東都人亡政息的目標,孫笑不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因而孫笑可能是目前北約各國中少有m.hetubook.com.com的沒有被初期的勝利沖暈頭腦的人之一。
因而緬甸現在就已經被視為北約的控制區,與接下來的戰略並無太大關係了。
在戰爭開始之前,北約聯軍至少每兩年在俄羅斯舉行一次「西方」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而每次演習之後,華軍都要在俄羅斯的歐洲領土部分留下大量彈藥、油料和其他物資儲備。
另一方面,羅馬尼亞有著歐洲最大的油田,中國方面計劃擴大俄羅斯石化工業產能,就近利用羅馬尼亞和高加索的石油為歐洲軍提供成品油料補給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的高加索油田每年可以為北約提供2200萬噸以上石油,羅馬尼亞則有700萬噸以上,如果俄羅斯有3000萬噸/年的石化工業,歐洲軍就不缺油料了。
也就是說,如果人員和設備能夠支撐,北約在歐洲的儲備物資足以支撐800萬人一年的大規模攻勢,之後就必須停下來,等待中國方面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向歐洲提供物資援助和補給,再一點一滴的積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