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第一批登陸的部隊,是斯科爾茲內精心挑選的八百精銳,其中一半人將採取滑翔機迫降的方式上岸,另一半人乘坐潛艇偷渡。
中國方面不看好這種冒險行動,卻不妨礙德國人被征服英國的前景沖昏了頭腦。
因此,最終歐聯參通過了德國人的作戰方案,同時,中國方面專門組建了由120架驅六戰鬥機和290架強五強擊機構成海峽航空軍,專門負責為這次行動提供航空支援。
空軍出身的戈林詢問他的主要智囊團,一群同樣空軍出身的德軍高官大言不慚的保證,德國空軍可以有效消除英國海軍的威脅,德國海軍只需要幫助大批小艇把部隊送過海峽即可。
接下來的第二波次,將會由乘坐小型軍艦的德國海軍陸戰隊和乘坐運輸機/滑翔機的傘兵構成。
除此之外,華軍還把大量運輸機轉交給德軍,以儘可能增強前幾波攻擊的空投力度,北約方面甚至把繳獲的義大利SM79/hetubook•com•com81轟炸機大量改造成運輸機,俄羅斯的一部分老舊的TB3重型轟炸機和一部分水上飛機也將參与空運行動。
華軍專門向德軍轉交了170輛外形特殊的ST1兩棲坦克,這些坦克可以在車體前後安裝兩個巨大的船形浮筒,在水面上可以以每小時10公里的航速行進,戰前華軍列裝這種坦克的時候,想的是在太平洋密集的島嶼地區使用,不需要碼頭就可以直接把裝甲部隊送到岸上。
不知出於什麼心理,英國人倒也配合,同樣把這個刀疤臉稱呼為「歐洲最危險的男人」。
這些坦克將是登陸戰初期北約軍唯一的裝甲力量。
但中國方面對登陸行動依舊毫無興趣——華軍所有登陸艦艇都要參加針對印度的兩棲登陸作戰,就算不參加,也沒法抵達歐洲支援德軍的行動。
這裡有幾個機場和港口,一旦被有效控制,北約就能把重武器和更多援軍送和*圖*書到不列顛島上去。
不過之前的戰鬥進行的太過順利,大部分時候步兵登上敵人島嶼后戰鬥就基本結束了,華軍沒能用得上這種東西,現在正好提供給德軍跨過海峽。
而僅憑北約在整個歐洲搜刮的那幾千艘小船,根本沒有能力把一支足以征服英國的部隊運到不列顛島上去。
加上德國人自己的空軍,北約為這次大胆的登陸行動專門準備了超過800架飛機,5500多艘小型船舶(駁船和武裝駁船1910、拖船和拖網漁船1420,摩托艇1600,另外還有500多的魚雷艇、炮艇、掃布雷艇、反潛巡邏艇等軍艦),160艘中大型運輸船,33艘中大型水面戰艦(3艘袖珍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27艘驅逐艦和雷擊艦)和39艘潛艇。
斯科爾茲內因為這次大胆的突襲行動被德國宣傳機構塑造為戰爭英雄。
中國海軍也從攻擊盟軍商船的行動中暫時抽hetubook.com.com手,準備了60架艦戰六、48架艦轟八和32架艦攻七,專門為德軍提供空中掩護。
同時,從挪威已佔領區起飛的轟炸機(雙引擎飛機只有從挪威起飛才能夠得到斯卡帕灣,四引擎戰略轟炸機可以從法國和荷蘭起飛)還會嘗試攻擊斯卡帕灣,爭取削弱或牽制英國本土艦隊。
如果一切順利,此時登陸的德軍應該已經超過兩萬人,規模比德軍總參大話里的「一個步兵師」略大一點,這支部隊會佔領朴茨茅斯,給北約在不列顛爭取第一個立足點。
北約方面,除了冒出一個新的戰爭英雄以外,德國方面認為自己已經試探出了對面盟軍的海防對地面攻擊是十分無力的,因而德軍認為應當趁著盟軍航空兵被驅趕到倫敦以北的絕佳時機,迅速開始登陸行動。
整個行動所有參与部隊都是德軍,華軍方面只出動航空兵提供部分空中掩護。
雖然不支持這個計劃,但人家德國人要用自己的力hetubook.com.com
量冒險,中國作為盟友也沒法全力反對。
實際上,北約為這次大規模空降作戰和之後的空中運輸準備了超過1300架運輸機,300多架大型水上飛機和1500架滑翔機。
戰爭中遭到戰術上的失敗是很正常的,但被人如此羞辱是不可忍受的。
何況,反對此時登陸英國不過是以孫笑為首的少數人,而大部分中國高官,即使是反對,也得承認,德軍的計劃其實有一定可行性。
德軍的目的倒也不算過分——在英國南部佔領一到兩座港口城市作為立足點,先行防禦,之後反覆使用渡船和小艇,一點一點積攢重裝備,然後再去考慮如何佔領英國全境的問題。
甚至連斯科爾茲內也保證,他的特種部隊可以先行上岸,在英軍海防薄弱處打開一個突破口,引導陸軍後續部隊登陸。
英國人怒火萬丈,大量小型艇衝出港口發了狂一樣追殺斯科爾茲內,而捅了馬蜂窩的德軍拚命向法國海岸逃去,兩軍小艦隊和-圖-書一個逃一個追,賽跑一樣狂奔四十多分鐘,直到德軍躲到港口裡,英軍還是不甘心的用艇載小炮對岸上漫無目的的轟了兩個小時才悻悻而去。
登陸預定時間設在五月初,在此期間,北約聯合空軍還會對英國執行不間斷戰略轟炸,只不過規模會稍微削減。
這次行動的戰果其實並不大,但影響卻不小。
於是,在華軍明確表示反對的情況下,德國人自己通過了一個登陸英國的作戰計劃。
按照德軍最高參謀部的說法:只要有一個步兵師踏上不列顛的土地,大英帝國就徹底完蛋了。
到了具體登陸的那一天,聯合空軍將出動史無前例的兵力打擊英國,吸引盟軍空中力量。
雖然並不贊同,但為了德軍這次膽大包天的行動,華軍方面還是願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配合,這種配合包括按照德軍的設想在特定的時間進行特定的行動,以及作為北約兵工廠的本分,提供一些特殊的裝備。
至於那個「一個步兵師」的說法,聽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