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海峽的血與火6

因此,盟軍開始不再急著把德軍趕下海,而是有意識的放開一些口子,讓更多德軍登陸——反正他們登陸再多也沒有重型武器,反而很好對付。
盟軍認為,這實際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一到了夜間,盟軍就可以依靠大量坦克和火炮的優勢,把德軍驅逐出白天的佔領區——但天亮前必須後撤隱蔽,以免遭到北約飛機的重擊。
像陸軍地面部隊一樣,撤離的中國飛行員只走人,所有裝備都留給德俄空軍。
不過海上運力已經越來越虛弱,登陸部隊始終未能拿下任何一個港口,因此重裝備還是無法直接卸載。
這一天,為直接支援德軍,北約聯合空軍出動3700架次飛機,投彈10700噸,生生把11個盟軍師炸的支離破碎,被迫後退30公里。
直接支援登陸部隊佔用了太多飛機,德軍喘了一口氣的同時,整個英國也喘了一口氣,連續十多天的高強度空戰已經耗光了雙方的航空力量,所有飛行員都已疲憊和圖書不堪——不僅是盟軍飛行員疲憊,需要跨海峽長途出擊的北約飛行員更疲憊。
5月12日白天,德軍受到的盟軍小艇阻擊力度很小,因而得以把12000官兵運上岸。
從這一天開始起,不列顛上空的空戰開始漸漸朝著有利於盟軍的方向傾斜。
現如今的情況是,白天屬於北約,德軍可以在航空兵的支持下實現穩步推進,但是他們缺乏重武器,實際推進速度極限不過是每天5公里左右。
盟軍的情況也差不多,或者說,盟軍戰鬥機部隊的情況更差,因為他們經常需要一天出動多個架次,因而飛行員和飛機事故損失率早已超過戰損,只不過他們一直憑藉保家衛國的信念咬牙堅持到現在而已。
但另一方面,盟軍轟炸機部隊的情況其實還算不錯,不列顛戰役開始后,他們只對歐洲大陸進行過幾次成效不大的轟炸,然後就是最近幾天對德軍登陸場的小規模多頻次出擊。
戈林把這種盟軍故www.hetubook.com.com意讓出來的小利益當成德軍已經漸漸取得優勢的證據,在歐聯參大肆宣揚。
被壓縮到海灘上的德軍終於喘了一口氣。
只不過,華軍對西歐戰場的軍事投入已經開始減少了,不再像之前那麼瘋狂且不計代價。
雖然損失慘重,但單個機組出擊次數並不多,所以飛行員狀態都還算好。
這將包括600架四引擎戰略轟炸機,900架雙引擎轟炸機,900架戰鬥機,400架單引擎攻擊機和輕型轟炸機,以及400架其他飛機(含偵察機、水上飛機和運輸機)。
而這就意味著,德軍登陸不列顛的「海獅行動」實際上已經搞砸了。
5月12日這一天,北約因各種事故直接損失85架前線飛機,戰鬥損失83架,事故損失第一次超過戰鬥損失。
挨了聯合空軍當頭棒喝的盟軍也意識到,雖然戰局對他們有利,但鑒於北約仍舊具備事實上的空中優勢,盟軍是沒有能力一鼓作氣把德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趕下海的。
孫笑要求北約歐洲聯合空軍中的中國兵力不得超過3000個機組,這意味著有一半的中國機組將會撤離不列顛一線,返回後方甚至國內休整。
他們只顧著進攻,沒能在天亮前脫離戰鬥進入隱蔽狀態,大量坦克、自行火炮、卡車和其他重型裝備以及人員暴露在天亮后又一次大舉出動的北約聯合空軍面前。
但也就是穿了一口氣而已。
此時雙方都還保存著強大的航空力量,但出擊效率卻在5月12日之後迅速降低,而航空兵事故率卻陡然提高。
大量向海峽集結的潛艇甚至影響了大西洋破交作戰,最近一星期北約潛艇在北大西洋只擊沉了兩艘盟軍運輸船,還不到一萬噸。
這一次,北約也發了狂,華軍直接出動1010架次轟八戰略轟炸機把德軍陣地前方5公裡外30公里內的一切炸成一片白地,絲毫沒有顧及平民和非軍事目標的損失。
兩棲坦克已經在昨日的浪戰中損失殆盡,和圖書連反坦克炮都已經不剩多少了,運輸船團可以使用的小船已經僅剩2800艘,護航艇隊只有400多艘可用。
為此,北約歐洲聯合航空兵司令部不得不下令所屬各部隊進入輪換休整狀態。
然而就像輸紅了眼的賭徒,此時戈林的心態就是加註,再加註,寄希望于下一把翻盤,卻只能輸得更多。
這一刻,盟軍犯了很大的錯誤。
12日白天,趁著空軍對敵人無差別戰略轟炸的有利機會,登陸德軍向前推進3公里,勉強算是再一次離開海灘。
另一方面,北約的雙引擎轟炸機和單引擎攻擊機/俯衝轟炸機也頻繁出動,把德軍陣地前5公里內的盟軍目標連根拔起。
高爾察克處於某種陰暗的想法(高爾察克認為戰爭勝利后德俄會在東歐引爆矛盾,因而希望德軍在戰爭中損失更大一點),大力支持戈林繼續向不列顛的無底洞中投入兵力。
當天夜間盟軍海軍的反撲也比以往弱了一些,這一天北約只損失了七十多艘小艇,雖然夜間盟軍和*圖*書裝甲部隊照例反撲把德軍登陸場壓縮在長7公里縱深1.7公里的狹窄範圍內,但德軍的成果比前一天可好太多了。
這個時候,亞聯參再次對歐聯參施加壓力,要求放棄海獅行動,爭取把登陸部隊殘存的三萬多人撤回來。
這使得盟軍大規模船團可以更加肆無忌憚的行動,也是盟軍還能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這種戰鬥如果持續僵持下去,對消耗北約戰略物資儲備是很有好處的——美國跨大西洋補給不列顛畢竟比中國跨西伯利亞補給西歐容易的多。
華軍此時的關注點已經集中在印度戰場,對不列顛的關注度已經下降,因而在德國人咬牙堅持一定要打下去的情況下,各方面也只能允許德軍繼續投資下注。
孫笑已經不願意中國的好小伙繼續為德國人的冒險行動大量流血了,倒是少死些人的話,多損失一些飛機不算什麼。
而且為實現這種推進速度,他們還要消耗大量北約航空兵發動機小時數和出擊架次,從而影響北約空軍對別處的打擊效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