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能不能來得及在今年服役的2艘是下西洋級的3、4號艦艦體改造航母「平怒濤」、「安天下」。
煤炭6比1;鎢7比1;錫4比1;天然橡膠120比1。
而北約佔有優勢的方面是:
不過,孫笑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海軍老帥的明確反對,這些大艦巨炮時代在中國最後的遺存——孫笑怒稱他們為「炮遺」聯合起來,要求至少完成設想中的兩艘萬年黃河級戰列艦「萬年黃河」號和「九鼎中原」號。
不過如果戰爭持續下去,這些就是北約新的石油增長點。
在石油方面,北約仍然不如美國+英屬加拿大+墨西哥+南美,不過這個比例已經由戰前的接近1比3.5,下降到1比1.5。
水機母艦則使用新式水戰二水上戰鬥機和水轟三水上俯衝轟炸機——與水戰一一樣,水戰二其實就是艦戰七加上浮筒的型號,水轟三則是艦轟十加浮筒。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是攜帶兩噸炸彈襲擊美國東部領土,少數知道的
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也守口如瓶,因為這個噸位是目前中國所能製造的核裝置(還沒進化到實用化武器)的最低重量。
其中確定可以服役的4艘是劍級裝甲航空母艦的後續兩艘,「斧」號和「戈」號,以及朝鮮級戰列巡洋艦5、6號艦改造航母「南洋」號和「呂宋」號。
除了石油方面,北約在戰爭主要資源上仍然處於劣勢的分別是:銅1比1.7;鋁1比1.3;鉬1比2.3;銻1比3.3。
北約的石油產量已經達到1.31億噸,其中中國5500萬噸(含煤化油產量),俄羅斯3700萬噸,德國1100萬噸(含煤化油產量),以及南洋油田、羅馬尼亞油田和波斯油田的產量。
在孫笑的影響下,亞聯參方面制定的1942年戰爭計劃,就是要劉伯承在1到2年時間內進入耶路撒冷,控制整個中東,然後視情況決定是否進入北非或小亞細亞作戰。
和*圖*書太平洋方向,華軍將在1942年解決瓦胡島問題,同時南洋方向重新發起進攻,爭取在本年度登陸澳洲,著手解決這個戰前制定的最後一個目標。
很多戰列艦派以此為由認為如果不造這兩艘戰列艦,毫無疑問會被認為是國家對國民的欺騙。
輔助航母方面,海軍打算以每年40艘的數字批量生產護航航母,同時利用現有商船每年改造10艘水機母艦。
預計的石油增產方面,中國的東北大油田正在持續穩定的增產,山東的黃河口大油田正在開發,另外還有本土幾個新的油田和人造石油增產,估計1942年產量可以達到6000萬噸。
海軍方面,1942年預計會有4到6艘艦隊航母服役。
陸軍航空兵的新式飛機:包括新一代主力戰鬥機、雙引擎中型轟炸機和四引擎重型轟炸機都有望在1942年定型——實際上,戰鬥機和中轟已經接近定型,隨時可轉入量產,但重轟還有點麻煩,因為中國方面希望www.hetubook.com.com
這種飛機能從阿拉斯加或格陵蘭島,攜帶至少兩噸炸彈直接轟炸美國東海岸核心領土。
裝上沉重礙事的浮筒,這毫無疑問會造成兩種飛機性能下降,不過夏威夷戰役表明,在廣闊的大洋上作戰,有時候航空兵力數量比質量稍微重要一點。
而得到加強的劉伯承軍團將以40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巴聯酋和波斯向西進攻,進入兩河流域。
這意味著,北約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已經無可動搖!
當然,一兩年之內,無論是西伯利亞的油田還是俄羅斯的煤化油工業,暫時都不可能出成績。
大型炮戰軍艦方面,原本按孫笑的意思,重巡洋艦完成10艘長安級之後(17000噸,3×3×210mm,35節;分別為「長安」、「咸陽」、「幽州」、「金陵」、「蘭陵」、「武陵」、「姑蘇」、「會稽」、「大樑」、「江陵」),中國方面將不再建造任何超過1萬噸的的純火炮戰艦。
戰場上,雖然小亞細亞盟軍還在抵抗,中m.hetubook.com.com東地區也還沒有中國正規軍涉足,不過在聯參眼裡,這都不是什麼重要問題,因為此時中東一系列大油田都還沒開發出來,那些沙漠地區能到手當然好,不能到手其實也無所謂。
與之配套的海軍航空兵方面,艦隊航空兵將全面使用艦戰七、艦轟十和艦攻九三種飛機替代原有的艦載機。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的情報網顯示美軍確實已經上當,開工了新式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而此時,老帥們認為只有兩艘的下西洋級根本無法對抗盟軍的新式戰列艦。
目前已知的數據:
軍事裝備方面,陸軍正在研製新一代坦克,陸軍方面宣稱新的裝備將是具備革命性質的超級戰車,一旦這種坦克開始定性,盟軍方面想要戰勝它,只能製造更多的這種坦克,因為任何其他戰車對這種坦克來說都不具備可比性。
唯一要求務必控制,至少是間接控制中東的,只有一個孫笑,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孫珵將把印度遠征軍的幾個精銳軍抽調出來轉給劉伯承。和-圖-書
中國正在投資新的西伯利亞大油田,同時跟德國一起投資俄羅斯的煤化油產業。
護航航母現在還要繼續使用艦戰六和艦轟八,艦攻七全面轉入岸基航空兵和訓練航空兵。
另一方面,為了戰略欺騙更真實一點,中國還在南洋和全國範圍內發起新戰列艦募捐活動,搞得也算聲勢浩大,而且也確實募集到大量資金。
1942年年初過春節的時候,中華帝國內閣照例主持了聯參方面對北約與盟約之間國力對比和戰爭接下來走向的綜合分析會議。
實際上,最早的時候,中國提出這一級戰列艦概念,本質上只是一種戰略欺騙,根本沒有給這兩艦投資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隨著夏威夷全面易手已成定局,以及《中波密約》的正式簽訂,此時戰前中國所謀求的歐亞大陸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到手——只除了一個澳洲。
根據各方面匯總的數據,會議認為,北約在綜合國力得分方面已經以兩倍的優勢全面壓制盟約,而且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打的時間越久,就越對北約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