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四百零三章 南太平洋大海戰2

尼米茲對這份敵情通報非常驚訝,他知道目前華軍應該有30到40艘艦隊航母,只出現6艘,正好是一個航母分艦隊的數量,他有些搞不清楚是華軍只派了6艘,還是這隻是華軍的艦隊前鋒?
如果是前者……如果是前者,那麼尼米茲覺得這等於是上帝給了他一個極好的機會——只要幹掉眼前的6艘華軍航母,那麼即使之後自己立刻率領艦隊回國,也絕對有充足的理由。
實際上,這些美國大財團,如今的想法已經從打贏戰爭從而控制世界市場和原材料產地,變成了保住美洲的市場,儘快鎮壓紅軍。
第二,如果華軍沒走,那麼找機會打掉幾艘華軍主力艦,對國內財團和洶湧的輿論有個交代,尼米茲也可以找機會逃走。
如果是後者,那麼尼米茲必須做出決斷,是就在這裏跟華軍決戰,然後面對必然的結局,還是趕緊逃回大西洋,然後自己回國面對個人的必然結局?
在孫珣的刻和*圖*書意配合下,盟軍偵察機于下午15時10分左右,發現了孫珣艦隊的蹤跡。
偏偏尼米茲沒有反抗餘地——麥克阿瑟也沒有,他這個戰時總統如果戰敗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這讓飛行技術水平明顯弱於華軍的美軍稍稍拉近了一點差距,雖然只是一點點。
而在尼米茲的對面,擁有衛星金手指的孫珣自然知道尼米茲已經放出大批偵察機,他甚至知道美軍偵察機的搜索範圍,如果是以前的海戰,孫珣一定已經率艦隊機動規避了。
所以尼米茲的想法就很簡單了:出擊,但一定要找到能夠說服別人的借口,儘可能保住自己的艦隊作為翻身的本錢。
這件事對尼米茲來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他並未急著派遣攻擊機,而是再次放飛偵察機,這次他要求偵察機繞行到孫珣艦隊後方,看看華軍艦隊主力到底在不在。
不僅僅如此,幾乎可以說是戰敗催生出來的美國紅軍在美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西部內陸地區愈演愈烈,越鬧越大,這可是真的會挖斷美國根基的惡魔!
第一,當然是尼米茲來的時候,華軍正好回國休整,雙方根本沒打起來。
如果和以往一樣還是輸了,那也簡單,付出點代價承認失敗——然後集中力量鎮壓美國紅軍。
而晚一點,哪怕只晚一個月或者晚一天去鎮壓紅軍,那些真正控制著美國的大佬,比如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梅隆……這些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不敢惹也惹不起的人,會是多麼寢食不安。
在此基礎上,他們當然要逼迫尼米茲儘快與華軍艦隊決個勝負。
面對這種情況,尼米茲轉身就逃,對國內解釋不過去,國內大佬就會給他一個解釋;不逃,艦隊大概率就保不住了,那麼國內大佬還會給他一個解釋……
總之,不論海戰勝敗,甚至不論戰爭勝敗,大財團都能接受,所以他們才會突破下限,強迫尼米茲和_圖_書來太平洋主動求戰——或者說主動求死。
戰爭期間開始崛起,組成了初見崢嶸的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那些家族,在華軍毫不留情的核爆中幾乎被連根拔起——他們的人或許跑掉了,但是他們的產業卻沒法轉移走,而財團沒了產業,人活著又有什麼用?
有些事情尼米茲並不清楚,但他大概能夠猜得到。
普及雷達的另一個好處,是艦隊偵察機的作用明顯降低了。
之前的戰爭,不管戰場上輸的有多慘,那些真正控制美國的人卻是賺的盆滿缽溢,但是隨著戰爭蔓延到美國本土,特別是華軍幾乎核平了整個美國西海岸,那些人的利益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巨大打擊。
好在,作為專業的海軍將領,尼米茲即使心情再低落,一些幾乎算是本能的工作還是會做的——受到襲擊后,他立刻命令在艦隊中稍微突前的幾個大隊派遣艦載機,向著華軍出現的方向進行搜尋。
如果只是平手,那就體面停戰,先鎮壓https://www.hetubook.com.com美國紅軍。
如果贏了,那就證明還有勝利的希望,他們會繼續投入戰爭。
孫珣艦隊的護航戰鬥機迅速飛過來驅逐了美軍偵察機,不過在此之前,這些偵察機已經向尼米茲通報了孫珣的位置,甚至還有個眼神非常好的傢伙,一口咬定華軍只有6艘航空母艦。
同時派出幾隊由防空巡洋艦或輕巡洋艦為核心,驅逐艦為主力的外圍雷達哨艦小隊,負責為艦隊提供前置雷達預警——戰爭打到1946年,雙方几乎所有戰鬥艦艇,大到航母戰列艦,小到護衛艦魚雷艇,全都安裝了雷達,因此由中小型艦艇前出提供預警,已經成了雙方都輕車就熟的套路。
同時,尼米茲還要求就近的智利空軍派遣飛機,加強偵查兵力。
所以,即使只是兩艘航母受了點輕傷,僅僅華軍艦載機出現這個事實,就已經讓尼米茲的心跌落谷底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美軍已經學著華軍的做法,在個頭較大的TBF魚雷機上裝和圖書載了機載雷達,這樣,只要偵察機能夠發現敵軍艦隊的位置,縮小偵查範圍,攻擊波就不用擔心會找不到敵人——大艦隊的編隊航速不可能脫離機載雷達的偵測範圍。
然而,不把華軍艦隊趕走,美軍根本不敢大規模集結鎮壓紅軍——因為怕被核爆。
不僅是加利福尼亞財團這樣的西海岸大佬集團,在東海岸的大佬也受到了嚴重衝擊。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這樣做,甚至還稍稍調整了一下航線,以便確保美軍偵察機能夠看到自己。
而抱著這種心理的尼米茲,最擔心的就是華軍艦隊不想放過自己,主動前出到某個海域對自己圍追堵截,逼他決戰。
什麼是最好的借口?
在之前的戰爭中,偵察機發現了對手后,需要持續跟蹤敵人相當長的時間,為後來的攻擊機編隊提供一定導航修正,以免敵人艦隊突然轉向,讓己方攻擊波撲個空——實際上,美軍認為之前的幾次海戰總是失利,跟華軍偵察機效率明顯比己方高很多有很大關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