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在日本人那邊……呃,擱在現在的日軍那邊,「教導」師已經可以碾壓日軍全部裝甲力量了!
帝國方面希望中國在這一階段隨時保證十個集團軍的機動兵力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投入到現位面的戰爭中。
不客氣的說,在裝備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上,整個北約集團只有中華帝國禁衛裝甲軍可以與講武堂軍媲美,但是把受訓程度也算進來,那麼整個北約,或者說整個世界(包括現位面和原位面兩個世界),沒有任何同級別單位能夠與講武堂軍匹敵!
1940年5月的時候,講武堂軍下屬的第二講武堂「教導」裝甲師擁有19000名官兵,僅僅兵力上就比普通裝甲師多出3000多人。
當然,目前,整個中華帝國,連帶原位面所有國家,也只有孫笑一個人知道這一點而已。
再下一階段,華軍打算動用兩個裝甲軍又19個步兵師,加上海軍陸戰隊和海軍部分艦隊,海陸軍航空兵封堵長江,一邊抵禦從華北、華南方向趕來的日軍增援,一邊封堵並且爭取全殲在長江上游作戰的日軍部隊(第十一軍),從戰略上把侵華日軍切為兩段。
華軍以87、88兩個師一北一南撐起霧門的兩個支https://www.hetubook.com.com撐點,112師略微回頭進攻原位面真正的南通市(傳送門實際上在南通市稍微靠東一點的地方)——這裡是民國京滬鐵路(南京到上海)重要節點之一,不拿先拿在手裡絕對不行。
講武堂軍在中華帝國陸軍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戰前的和平時期,這隻部隊其實一直充當「藍軍」的角色,因此華軍所有先進裝備都優先裝備講武堂軍(另一個得到新裝備優先權的是禁衛軍),編製則為陸軍總參謀部所設想的 「理想編製」,有缺額優先得到補充,而且部隊從上到下受教育程度非常高——所有軍官全部都是帝國各大軍校畢業生,一大部分人有過在軍校授課的經歷。
一個反坦克營,裝備32輛75mm自行火炮,16輛120mm自行重步兵炮(對標三德子的蟋蟀)。
第六階段,華軍將收復東北,同時海軍和航空兵將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
除此之外,由於這個時候現位面的大戰肯定已經爆發了,所以華軍希望中軍方面能夠出動大約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協助北約作戰——不是因為華軍少這一個集團軍的兵力,純粹是中華一和_圖_書家人的象徵。
師下設一個三營制坦克團,每個營60輛坦克,合計180輛,在別的裝甲師還在用ZT2(對標97改)的時候,講武堂軍已經全面換裝ZT3(對標T34—76)。
全師合計442輛坦克、自行火炮或突擊炮,其他單位也完全機械化,這樣的裝備水平擱在原位面現在的三德子手裡能頂一個裝甲軍。
基本達成這個目標后,華軍真正的主力開始越過霧門。
而且,因為充當藍軍,講武堂軍下屬的三個軍每年都要隨機抽調一個師,與帝國各大軍區隨機抽調的師級單位輪番在外蒙古草原上進行大規模實彈演練,因此這隻部隊受訓程度高的離譜。
而陸地作戰任務,將主要由中軍負責,華軍只在必要的時候提供部分援助。
一個重型裝甲偵察營(用ZT3替代ZT2),17輛ZT3+56輛輪式裝甲車。
陸軍新編裝甲師相當於三德子1941年編製的兩團制裝甲師,每個師裝備135—150輛坦克,第一到第十裝甲軍下屬裝甲師為常規裝甲師,相當於1941年三德子3團制裝甲師,裝備200—210輛坦克。
至於中華自己之間的關係,今後是朝著中華和-圖-書一統發展還是保持高度親密下的各自獨立(還有人提出搞一個像奧匈那樣的二元帝國,但內閣不置可否),可以到時候看情況發展再做決定。
此外還有工兵營(裝備坦克底盤的工兵車輛、拖拉機和半履帶卡車)、2個輜重團(全機械化)、車輛修理營(裝備ZT3底盤的裝甲搶修車和可以駝載坦克的重型拖車)、醫護營(全卡車化)。
一個防空營,裝備32輛雙聯裝20mm自行高射炮,16輛單裝37mm自行高射炮。
以及師部單位:含裝備2輛用公交車改造的指揮車以及6輛八輪裝甲通訊指揮車的通訊指揮連;5輛ZT3坦克的裝甲警衛連;裝備帶斗摩托車的憲兵營;裝備卡車的師郵政排。
這四個師的主要任務是給傳送門撐起一個安全地帶,免得華軍進出傳送門的時候被敵人遠程炮兵直接覆蓋。
兩個選鋒兵團(選鋒兵是精銳的意思,類似於歐洲的擲彈兵團),每個團170輛裝甲運兵車(半數半履帶,半數輪式),16輛75mm自行火炮(對標SU76)和8輛75mm突擊炮(對標三突),合計340輛裝甲運兵車,32輛75mm自行火炮,16輛突擊炮。
(對比一下
www.hetubook.com.com,鬼子41年到45年坦克、自行火炮和突擊炮合計產量0.34萬,意呆立0.42萬,性能方面意呆立還要更好點,至於其他列強,牛牛2.56萬、三德子4.7萬、米帝8.65萬、紅毛10.4萬)
至於113師,必須向東推進到川港一帶,與匯聚在茅家鎮—二甲鎮一線的日軍第十三軍主力對峙。
除此之外,作為華軍最強的裝甲師,「教導」師還額外編製了一個獨立坦克營60輛ZT4(對標KV1)。
一個炮兵團,裝備24輛120mm自行加榴炮(對標三德子的黃蜂),12輛155mm自行加榴炮(對標三德子的野蜂)。
第四階段,華軍將集中兵力先消滅華南日軍,並且嘗試收復台灣。
新編裝甲師的坦克全部是ZT2,同時用75mm自行火炮或突擊炮替代部分坦克單位;常規裝甲師摻雜部分ZT3或ZT4等新式坦克。
1940年5月8日,第二講武堂「教導」裝甲師越過霧門。
這一時期,華軍計劃與中國政府建立真正的互信聯繫,並且開始援助武裝中國軍隊。
華軍從上到下,還是對被認定國力相當於中等列強的日軍非常警惕的,所以,後續還會有講武堂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另外兩個裝甲師:講武堂第一「旗幟」裝甲師和第三「新青年」裝甲師(與「教導」師裝備水平相同);下轄兩個新編裝甲師+軍直屬單位的陸軍第11裝甲軍;以及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擁有兩個師又一個旅(陸戰隊重炮旅),其中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已經分別乘坐37艘長江渡輪走水路越過霧門。
從這一階段開始,華軍希望中軍能夠承擔原位面陸地上50%左右的軍事任務。
華軍下一階段的戰鬥計劃是,利用四個步兵師控制霧門,支撐起一個霧門防線,利用講武堂裝甲軍正面突擊當面日軍(也就是第十三軍)的防線,以海軍陸戰隊從日本背後進行兩棲登陸,爭取以最短的時間消滅當面日軍,佔領原位面上海。
第五階段,華軍將嘗試收復華南,並且順著台灣向北,收復琉球。
第七階段,中華軍隊將徹底佔領並摧毀日本,之後原位面的中國、朝鮮將分別作為獨立實體加入北約。
這一時期,華軍希望中軍方面能夠得到很大提升,至少承擔原位面陸地上30%左右的軍事任務。
這一階段,海上任務還是主要由華軍負責,但中軍方面應當具備相當於朝鮮海軍的實力——主力艦艇可以由華軍提供,艦員由中軍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