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8日,凌晨4點。
因為擔心只剩一個聯隊兵力,師團長對戰鬥前途缺乏信心的第十五師團出問題,西尾壽造特意把損失較小的第116師團頂在最前面。
而西尾也向筱原做出保證,13軍其它單位都會給他充足的支持,而且也不用他守三個月,只要堅守一個月,西尾就可以爭取到來自本土的援軍——他畢竟十大將,畢竟這裏還有5、6萬皇軍,畢竟事關尚海甚至整個汪政權的存亡,本土不可能不竭盡全力支援13軍。
既不會過近威脅到重裝營,也不會過遠使得敵人有時間重新進入陣地。
筱原向西尾誇下海口,如果炮彈充足,他能抵擋支N軍隊——不管是這個世界的還是另一個世界的,至少2到3個月。
日軍方面。
然而,這一遲疑,日軍就完全沒有壓制射擊的機會了,實際上,華軍開炮的同時,重裝營的ZT4就已經出現在日軍視野里,華軍火炮開始延伸射擊的時候,日軍一線觀察站內的觀察兵不用望遠鏡都能看清坦克車體機槍的槍口了!
跟在坦克後面的半履https://www•hetubook.com•com
帶裝甲運兵車打開後門,直接在日軍陣地上釋放手持衝鋒槍和輕機槍的精銳選鋒,密集的彈雨瓢潑而下,一條塹壕一條塹壕的迅速清理之後栓動步槍的日軍,大部分時候,整個小隊的日軍都只有開火一輪的機會,之後不管是否打中,他們都會被全部打死在塹壕里。
當然,116師團也已經損失了其野戰炮兵聯隊,所以嚴重缺乏重火力,西尾不得不把第十三軍直屬的獨立第四戰車中隊和獨立重炮第四大隊,獨立高炮第16聯隊三個裝備重武器的單位加強給第116師團。
在去年的39年度實戰演習中,剛剛服役的ZT4坦克被證明正面裝甲足以完全免疫華軍自己的40mm和俄軍45mm兩種反坦克炮在300米近距離上的直擊,75/76.2mm級別野戰炮發射穿甲彈,在500米以外距離上對ZT4的威脅也不算大。
根據諾門罕的經驗,筱原認為只要自己部署得當,那麼自己絕對可以以大致1比1的交換比拼到雙方的血都流和圖書干為止。
因此筱原一直沒有命令己方炮兵開火反制,寧願看著敵人的炮兵浪費寶貴的炮彈,把己方陣地前稀疏的鐵絲網和地雷掃平——他要集結火力大量殺傷延伸炮火之後跟進的敵軍有生力量。
是的,千錘百鍊的講武堂軍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對手的反應速度必須以秒計算,否則必然跟不上講武堂的進攻節奏!
當然,116師團長筱原中將並不清楚這一點,他反而因為自己屬下部隊的加強,一掃之前一天的yīn 霾,變得志得意滿起來。
作為一支一戰裝備水平的軍隊,日軍自然無法做出如此精確的反應,實際上,華軍炮兵開始射擊時,筱原中將態度還很從容,在他看來,對手的炮兵明顯口徑偏大,但炮擊密度和頻率並不十分驚人,這顯示當面敵人的火炮數量其實也不是特別驚人。
坦克炮、同軸機槍、車體(航向)機槍、裝甲運兵車上的13mm大口徑機槍組成中遠火力,壓制並且摧毀任何敢於露頭的敵人目標,整個行動過程中日軍被完全壓制,筱原中將精心布置的第一道防hetubook.com.com線,在二十分鐘之內就被突破——這還是把華軍火力準備時間都算進去的結果。
講武堂「教導」裝甲師的自行火炮對日軍第十三軍防線進行15分鐘的極速射,射擊期間,「教導」師獨立重型坦克營的ZT4率先躍出陣地,向日軍發起衝鋒。
「教導」師的炮兵偵察車將始終伴隨重裝營行動,同時為自行火炮提供射擊參數,而自行火炮也處在機動中,在較遠的距離上隨同重裝營前進,同時通過電台得到新的射擊參數后,在最短的時間里由行軍狀態轉換為射擊狀態,且保證炮兵火力線始終維持在重裝營前方30到60米距離上。
孫珵現在就是要看看,日本人是否有超過這種程度的反坦克火力,以及日軍能否適應講武堂部隊如鍾錶般精確的炮、坦、機、步協同戰術。
在這個距離上,華軍炮兵向前延伸10到15秒鐘之內,重裝營的坦克就能直接開到日軍陣地上,如果日軍無法阻擋重裝營的前進,那麼再過10到15秒,裝甲運兵車就能跟上來!
日軍稍微重一點的火力都找不到任何射擊hetubook•com•com的機會,包括92步炮,各種迫擊炮和94式37mm反坦克炮,41式75mm山炮在內,全部被ZT4坦克一炮一門悉數摧毀。
「支那人上來了!快開火!坐標……」
一時之間槍聲大作,日軍反應很迅速但完全不成體系,從三八大蓋到野jǐ 脖子,日軍輕武器都有一輪射擊機會,但隨即就被湧上日軍陣地的ZT4全部碾壓在坦克履帶之下,凄厲的慘叫聲不斷響起,44噸重的鋼鐵怪物生生從日本士兵省上趟出一條血路,身後留下一道道令人反胃的血肉紅毯。
華東地區密布的水田、河流以及中國糟糕的基礎設施,嚴重影響了講武堂這樣的重型裝甲部隊的布置和發揮,不過孫珵認為,這種地形對敵人的同級別部隊肯定也是限制,所以他不打算用任何花俏的戰術,強行順著南通到啟東,唯一一條能讓人看得上眼的公路衝過去,直接跟敵人比拼裝甲和火力。
相對於當時蘇軍可怕的炮火,眼前的敵人火力密度要差不少,所以筱原中將認為,岩松中將那個面前的敵人比露西亞軍強的猜測是不正確的——眼hetubook.com.com前的敵人很強,但絕對不會強過露西亞人,岩松中將那個集結40個師團守尚海的想法是被敵人的艦炮火力嚇破了膽。
一線日軍步兵的反應倒是迅速,華軍炮火開始延伸之後,日軍立刻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離開防炮洞,cāo 起各種武器準備戰鬥,但是他們愕然發現,此時華軍的坦克炮口已經頂在自己臉上了!
當然,在這一、兩個月內11軍吃什麼,用什麼打仗,這個並不在西尾現在的考慮範圍之內。
由此,116師團由三流的丙等師團一躍成為可與甲等師團媲美的一等主力,只不過這個所謂的主力,在華軍眼裡仍舊顯得非常水。
等到本土援軍到來,西尾認為自己還有重新打通長江航線,接應11軍的可能性。
轟的一聲響,75mm榴彈直接鑽進觀察哨位,把話說了一半的日軍炮觀人員和稀有的電台一起炸上了天。
中將本人曾經仔細揣摩過一年前諾門坎之戰的總結經驗,其中他對蘇軍劈頭蓋臉猛砸一氣的強大炮兵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中將本人是大炮兵的堅定支持者,只不過日本的國情不支持他的大炮兵政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