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分鐘之後,共軍會開始緩慢恢復戰鬥力,而國軍不知道——因為發射催淚瓦斯之後,暫時沒有一支國軍能堅持到四十分鐘之後。
白色的煙霧中,日本兵的身影影影倬倬如同鬼魅一般。
中華軍隊方面,裝甲偵察營攻佔彭澤后,第88師通過大量卡車運輸,迅速進入彭澤開始構築防禦陣地,第87師則暫時留在馬當。
做出這樣的部署,一方面是因為日軍此時嚴重缺乏重武器,圓部中將擔憂長江上的華軍艦隊竄入鄱陽湖切斷自己的退路,他希望身為甲種師團的第13師團能夠在搶佔馬當要塞后,利用要塞炮壓制或者驅逐敵軍艦隊——圓部當然知道所謂的馬當要塞只有兩門清朝時期留下的280舊炮,不過那依然是第十一軍當下所能獲得的最大口徑火炮,他必須做出一點嘗試。
低級軍士官們彎著腰在塹壕里來回走動,確認自己班排所負責的防線所有人員和輕重武器部署就位,和圖書同時用經過防毒面具而有些模糊的聲音提醒士兵不要急著開火,可以把敵人放進一點,再放近一點……
咻~~~啪!
按照日軍之前的經驗,發射大量催淚瓦斯后,四十分鐘內,大部分國軍戰鬥力會迅速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而共軍的戰鬥力也會大致減半。
只不過現在十一軍上下仍然無法接受帝國是個列強的概念,再說他們之前在剛剛結束的棗宜會戰中用過很多次化學武器,習慣成自然,這種時候自然要用「決勝瓦斯」打開突破口。
一枚信號彈在華軍陣地上方炸出一團燦爛的火花,88師一線陣地上的全部火力立刻開火,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40mm反坦克炮(有發射榴彈的能力),種種致命火力在陣地前張開一道密不透風的火網。
圓部中將就此做出部署:第3師團正面進攻彭澤,第13師團從青山橋、昭潭一帶迂迴華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側後方,目標為彭澤以東不遠處的馬當要塞,第39師團作為預備隊等待投入到最關鍵的位置。
單純的人海衝鋒,這是對俄戰爭之後華軍就不敢再用的戰術了,以火海應付人海,華軍得心應手。
戰鬥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日軍孱弱的炮兵火力未能給華軍帶來任何麻煩——實際上前線部隊一度以為日軍打過來的那幾發孤零零的小炮彈是己方的流彈。
對於缺乏防化器材的中國軍隊來說,這些化學武器一般都能產生奇效,無論進攻還是撤退,通常無往不利,以至於被日本兵稱為「決勝瓦斯」,這一次日軍也處在困境中,自然毫不客氣的祭出了這種武器。
以往,不論是與國軍作戰還是與中共作戰,日軍局面一時陷入困境,他們一定會發射此類毒氣彈,有時候也會使用更過分的化學武器。
不管怎樣,四十分鐘對於第三師團這樣的甲等師團和圖書來說絕對足夠了,日本士兵大多滿心歡喜,根據他們的經驗,接下來他們只需要走上支那人的陣地,就可以看到滿地咳血的支那人,接下來用刺刀把他們全殺死就可以了。
不過,對經歷過一戰歐洲塹壕戰,曾經強行攻破過東普魯士的華軍來說,日軍的化學武器純粹是小兒科,至少比一戰時期的二德子軍隊差得遠了。
雙方的反應速度都不慢,計劃確定,部隊立刻開始行動,日軍第三師團順著湖口到彭澤的沿江公路發起猛攻,為了儘快打開局面,日軍向華軍陣地發射了催淚瓦斯。
然後入飛蛾撲火般拚命往華軍火網上撞。
另一方面,第3師團步兵第68聯隊攻上去沒多久就被打退了,這讓圓部誤以為當面彭澤的守軍就是華軍的主力,因此他希望通過13師團的迂迴行動能夠切斷華軍退路,以實現對華軍的戰略包圍。
前排的日本士兵一聲不吭成片倒下,後排暫時未死的日本人發出野獸般非人的m•hetubook.com.com嘶吼:
只不過,濃重的毒煙同時阻擋了日軍士兵的視線,他們沒能發現,此時的華軍陣地仍舊在熱火朝天的施工之中:兩輛挖掘機和兩輛推土機正在合力挖掘第三道塹壕,而第一道塹壕里,帶著防毒面具的華軍士兵正在塹壕里,一邊警惕的注視著日軍的動靜,一邊抽空用工兵鏟奮力刨出反斜面防炮洞——土工作業是步兵的基本功,雖說日軍沒多少炮彈,但該乾的事還是要乾的。
這個時代,腦子稍微還保留一點理智的國家,都不會對中華帝國這樣的頂尖列強使用化學武器——歷史上瘋狂如三德子沒在戰場上用過,日本鬼子也沒在中國之外的戰場上用過。
挨了打的日本第十一軍立刻反應過來:那個傳說中的敵人確確實實就在眼前。
另一方面,華軍意識到敵人主力在湖口一帶后,長江艦隊掩護29條長江渡輪,運送新四軍第三師直接進入鄱陽湖,打算在敵軍背後進行一場袖珍兩棲登陸作戰。
當m•hetubook.com.com毒物中開始出現日本鬼子那令人噁心的土黃色身影時,一線的華軍士兵已經各就各位。
釋放大量催淚瓦斯后,日軍第三師團第6和第68步兵聯隊的士兵們帶著防毒面具,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對華軍剛剛構築不久的陣地發起衝鋒。
日軍衝鋒隊形過於密集,一發155榴彈可以輕鬆炸飛一個班。
「天鬧黑卡,板載!」
新四軍方面,第一師正在昭潭一帶向南推進,第二師則在更靠南一點的地方向日軍身後大規模武力滲透。
片刻后,華軍二線陣地上的75mm級別野戰火炮,以及再後方的120和155級別火炮加入到殺戮日本人的遊戲當中,而且後者很快成為這致命大合唱的主角。
而日軍對如何在缺乏火力掩護的情況下衝擊火力充足的列強軍隊陣地完全沒有任何經驗(所以同樣面對美軍,同樣不怕死,二戰日軍和志願軍的表現天差地別),日軍各級指揮官只是一味地揮舞軍刀,指揮一波又一波士兵上前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