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團大部分人認為,擺開陣勢正面決戰,恐怕講武堂軍或禁衛軍隨便上哪一個就能打垮全部國軍——當然,除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之外。
而實際按編製,一個正常的國軍步兵師應該有1.1到1.2萬人。
以及,國軍參与到反攻中,大致還需要什麼條件?
少數幾個地方大軍閥的看家部隊(如桂軍),經過整編和補充,可以當做丁類步兵師看待。
這其中人員最充足的當然是中共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除去中共系外,作為地方軍閥的桂軍是編製最滿的,平均一個師差不多有1.5萬人;其次是中央軍的嫡系,即所謂的德械師,大致有1.2萬人;再往後是中央軍其他部隊和大軍閥的核心單位,每個師大致有8000人上下;再往後則是各路亂七八糟的小軍閥和大軍閥的旁系單位,這些師質量不齊,強的有5000或6000人,弱的可能只有2000人!
部隊中唯一的好處是絕大部分士兵很是吃苦耐勞,而且服從性不錯,但無能的軍官體系浪費了和圖書這一優勢,按照華軍的標準,國軍70%以上的中低軍士官和80%以上的高級軍官完全不合格,少數勉強合格者也應該至少降兩級使用。
開始正式談判之後,何陽代表帝國對國府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希望知道國府現在到底有多少部隊,部隊戰鬥力和裝備水平到底如何,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裝備才能達到最起碼的戰鬥力——具體來說,達到大致與華軍自己的丙等步兵師相當的戰鬥力。
而且就算如此,也得在部隊中嚴格禁毒、加強訓練、補充營養、增加重裝備和技術兵種,更重要的是,裁汰大部分國軍軍官,取締天怒人怨的抓丁政策,實施嚴格的薪餉發放制度,嚴查空餉……
到目前為止,國府賬面上有330個師,這個數字包括國軍嫡系的所謂中央軍,以及各路大小軍閥以及中共的部隊。
何陽得到的數據匯總讓人非常憂心,一方面國府和私下裡與帝國方面建立了一些聯繫的國府系軍閥給何陽的數字相差很大,很難確立一個較和圖書
為準確的數字。
各種炮兵相關設備,如炮隊鏡、電話、電台等等輔助但十分重要的設備,比火炮本身還要稀缺;炮彈也嚴重不足,全部士兵沒有經歷過實彈射擊訓練——實際上連訓練彈射擊都沒有過。
還有,絕大多數士兵對自己的部隊沒有榮譽感;至少六成士兵是抓壯丁抓來的,其中最少三成士兵認為沒有希望再回家了,同樣有最少三成士兵坦誠自己被抓來當兵,家裡就會失去經濟來源,老爹老娘會被餓死,老婆孩子有可能被人販子賣掉。
獸醫隊缺醫少葯,或者乾脆根本沒有獸醫,基本不可能保證部隊殘存畜力的健康。
另一方面,代表團成員走訪各部隊實地考察看來的情況也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其他全部國軍體系的隊伍,中央軍嫡系建議一個軍縮編為一個師;中央軍旁系和地方軍大部分部隊建議2到3個軍擇其青壯縮編為一個師;更雜牌的部隊,能用五個軍合編一個師就算不錯了。
還有裝備問題,所謂的德械師,實際上只有鋼盔和www.hetubook•com.com水壺算是真正的德械,其主要武器,比如步槍和機槍,使用捷克製造。
以此為基準,代表團認為此時國軍全部武裝力量一百多個軍三百多個師,能編成一百個完整的丙、丁類步兵師就不錯了。
這一切使得國軍官兵關係非常糟糕,各種原因造成士兵全面營養不良只是一例,部隊中軍官欺壓打罵士兵,視士兵為奴隸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有著很嚴重的雞|奸士兵和強|暴士兵女性親屬現象。
還有,國府的徵兵工作極其垃圾,有人統計到,國府地方徵兵抓到100個壯丁,能有30個活著抵達部隊就算不錯了!國府徵兵造成的人口損失,恐怕也不比日軍造成的損失小多少。
根據最終匯總起來的情報,何陽代表團成員一致認為:
炮兵和輜重兵的畜力(包括馬、騾子和少量的驢)狀態很差,觀察團發現有很嚴重的倒賣飼料現象,也有人把屬於部隊的牲畜租給大地主賺取微薄的外快。
實際上別說畜力了,就是那點人力都無法保證健康,分散和圖書到各部隊去視察的華軍觀察員發現,絕大多數國軍士兵是徹徹底底的文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軍士兵不知道步槍標尺是幹什麼用的;半分之六十以上的士兵步槍射擊姿勢有嚴重的錯誤;全部士兵嚴重營養不良,甚至有相當部分看著像是隨時可能倒斃;全部部隊都嚴重缺乏軍醫支持——就算有軍醫,也只給軍官看病,無法惠及普通士兵和底層軍士官。
好在華軍代表團此時只是觀察,並沒有對國軍現狀表達什麼不滿,代表團成員至少活著回來了。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國軍中吃空餉的現象極為嚴重,另一方面,則是國府有意削弱地方軍閥部隊,在戰場上受到重大損失的軍閥部隊,很難得到有效的兵員和物資補充。
怪不得日軍敢說一個大隊能打垮國軍一個師呢,這樣的部隊戰鬥力自然底下。
另外,華軍代表團敏銳的發現,國軍中畏敵畏戰現象十分嚴重,除了少數幾個精銳部隊外,其他大部分單位甚至不敢與敵人正面交鋒——連防守都不敢!
首先是國軍現在和圖書到底有多少人的問題……嗯,這個問題恐怕國府自己都搞不明白。
總而言之,除去八路軍和新四軍,果軍在編300多個師,此時的實際兵力可能只有200多萬人(按照陳誠的說法,國軍在冊人員720萬,實際能有300萬就算很不錯了,而這個說法是抗戰後期,1940年正是蘇援斷絕美援沒來的時候,所以這個情況只會更嚴重)。
這還只是代表團分散到下面部隊走馬觀花式的觀察得到的信息,一些代表團成員還因為如實記載部隊狀況而受到部隊主官的人身威脅。
絕大多數炮兵無法享受摩托化機動,只有大約一半的火炮可以通過畜力機動,另外一半需要使用人力,作戰效率低的嚇人。
重武器則來源雜亂,華軍發現了6個國家製造的多種不同型號的火炮,似乎處在能找到什麼就用什麼的地步,不僅不可能統一後勤,數量也嚴重不足。
何陽非常悲觀的認為,與其費力不討好乾這些改編國軍的麻煩事,還不如乾脆像聯合軍那樣另起爐灶,自己徵兵組建新部隊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