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日軍軍方也對這種垃圾船失去了信心,因此這種標號A1的戰時標準船隻建造了320艘就停建了,之後日本人開始轉產性能比較中庸,但至少能用的A2型標準船。
而且中軍飛機憑藉夜戰優勢多次偷襲日軍機場,日軍每次都要在地面上被炸毀幾十架飛機,還有油料和零配件儲備,日軍幾次用常規戰鬥機進行夜間攔截,結果被中軍專業夜戰打的滿地找牙。
然後11月份再創新高達到60萬噸,12月份稍稍下降到52萬噸。
與華軍那些還考慮到戰後轉為商業用途的戰時標準船相比,貧窮帝國主義的日本戰時標準船存在噸位較小、動力不足、機動性差勁、整體解構脆弱以及自衛能力差等多種致命缺點。
有了合適的攻船戰術,中軍大量雙引擎水平轟炸機開始發揮作用。
這使得日軍可以在台灣部署超過1500架飛機,在朝鮮部署超過2000架,而且還能不斷得到補充。
不過,沒有發生大的戰鬥,不代和圖書表沒有發生戰鬥。
另一個戰場,是東南沿海地區,中國海空軍對台灣的封鎖,這裏的戰鬥目的和戰鬥性質與北方戰場差不多,就是封鎖台灣到日本本土的航線,同時消耗日軍的海空力量。
兩個戰場,華軍的戰術基本相同:
但是日軍嚴重缺乏油料,新飛行員訓練已經斷檔,此時的日本海陸軍都是由幾百個800小時以上老飛行機組加上幾千個100到300小時的新手菜鳥機組構成,那些新手飛行員的表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因為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哪怕是糧食和食鹽都無法做到自給,所以日本人無法放棄台灣和朝鮮的運輸線,但是這些運輸線太過固定了,跑這兩條航線的日本船團,幾乎百分之百會被中軍發現。
日軍對這種連續組合拳沒什麼好辦法,只能被動應付。
這方面的戰場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中國空軍以東北和山東為基地,不斷轟炸日軍在朝鮮半島上的各種目標,一方面削https://m•hetubook•com•com弱日本工業實力,一方面逼迫日本航空兵出擊作戰,消耗其實力。
於此同時,中國空軍方面開始裝備可以攜帶一枚輕型魚雷的強五強擊機改進型(魚雷是義大利的輕型魚雷仿造品),這些輕型魚雷對大型軍艦的威脅並不大,但可以有效對付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商船。
空軍方面,白天逼迫日軍飛機出戰,夜間利用夜戰優勢反覆襲擊日軍機場。
簡單點來說,就是水平轟炸機以一個合適的速度、高度和角度,在距離敵艦側舷一定距離外投下炸彈,這樣炸彈會像是打水漂一樣跳向敵艦(真實歷史上美國人的B25就特別喜歡用這一招炸日本人)。
以上對中軍有利的情況積累起來,再加上帝國向原位面投入了更多飛機和潛艇兵力,在10月份這一個月里,中軍就擊沉了55萬噸日本船舶!
這主要是因為日軍始終拿不到制空權的原因,實際上到1942年下半年,日本已經開始戰https://www•hetubook•com.com
爭總動員,此時他們的軍工產能上升了很大一截。
相對應的是,日軍在台灣損失2800架,在朝鮮損失3300架。為了補充損失,日軍甚至抽調航母艦載機部隊前往台灣陸地機場參戰,這毫無疑問大量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唯一算是優點的只有一個——非常容易建造,即使以日本人那可悲的工業水平,他們也能一次性建造幾百艘戰時標準船。
近半年的空戰打下來,中軍統計自己在東南沿海損失了1400架飛機,在北方戰場損失了1700多架飛機。
不過這些破船也因此成為中國人最喜歡的目標之一——中國水兵和飛行員們發現,這些戰時標準船大量使用木質組件,而且防火防腐處理不到位,只要用穿甲燃燒彈命中幾發,哪怕是20mm航炮也很容易給這種船造成火災,甚至直接擊沉。
到了夜間,則是潛艇部隊與快艇部隊相互配合,不斷打擊削弱日軍運輸船團。
而以魚雷艇和快速炮艇,潛和圖書水艇以及海軍航空兵構成的海軍則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基地,不斷攻擊朝鮮半島特別是漢城到日本本土的海運線。
與上半年相比,1942年的下半年,中日之間並未爆發大規模戰鬥。
損失是如此之大,迫不得已之下,日本人也不得不推出自己的戰時標準船。
然後就是偵察機持續跟蹤,白天飛機炸,晚上潛艇和快艇偷的輪番打擊。
日本人對這些破爛也沒什麼認可,甚至有人給這種船起了個外號,叫做「轟沉型運輸船」,意思是這種船特別容易被轟沉。
但是反過來說,在帝國的直接支援之下,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有實力在東北和山東部署3000架飛機,在東南部署超過2000架,兵力優勢相對還是很大的。
特別是在空中和海上,中國海空軍一直在為扼殺日本人的航線,削弱日本海空力量而努力。
日本人的護航行動看起來起到了成效,但10月初,中軍的水平轟炸機找到了攻擊船團的有效戰術——跳彈戰術。
這主要是www.hetubook.com.com因為,這一時期,中國方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內部勢力整合方面,還有,河南大飢荒也消耗了中國大量糧食儲備。
當然,這是後來的事了,至少在1943年年初,日本人不得不依靠垃圾一般的A1型標準船湊數。
1942年7月,日本船舶損失數達到了讓整個日本都感到疼的42萬噸,這個時候日本人不得不大量抽調驅逐艦和其他艦船參与到護航行動中,同時調集本來就不多的資源建造反潛艦艇。
這樣算起來,日軍盡在1942年一年,就損失了300萬噸以上船舶,這相當於日本人在1941年船舶擁有量的一半,考慮到剩下的船中還有很多不足500噸的小船,這樣的損失實際上已經讓日本人傷筋動骨了。
基本奪取制空權后,由偵察機部隊搜尋日軍船隊蹤跡,引導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在白天對船隊發起進攻。
8月份日軍船舶損失數下降到28萬噸,9月份進一步下降到19萬噸。
在海上,中軍的空潛快給日本人製造的麻煩也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