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倚天屠龍
第1007章 拜山(上)

這是上代教主陽頂天無法做到的事情。
隨風而行。
自武當立派以來,如此盛大鄭重的情況當是首見。
又是做給誰看?
要知道,張三丰的來歷出身,在江湖上並不是一個隱秘之事。
明教與魔教,兩者之間相差也太遠了。
這熔爐一樣的江湖中,又有誰是一塵不染,完美無瑕的存在?經得起這熔爐的煅燒。
漸漸的,明教這個名字開始被另外一個名字——魔教。
行了一禮后,宋遠橋帶著幾個一頭霧水的師弟下去了。
端坐在真武大殿中的張三丰目光落向了山下的遠方。
明教如此大張旗鼓的拜山?
就在這名持刀男子想要訴說自己所見的時候,卻見之前那名男子開始了自己的消息分享。
有人在栽贓嫁禍!
隨波而動。
第一次。
前來拜山的將會是誰?
只不過示威的對象與外人想象中的不同。
「……」
然後華山派換了掌門,並且由名門正派中站到了明教那一方。
「……」
一群江湖中人幾乎將天下間門派都猜了個便,所有的和-圖-書門派都出現在了各自的嘴裏,然後又受到了一群人的否定。
尤其在對方訴說到眼下魔教……不,明教教主的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一刻集中了起來。
迎接的人到底是誰?
這!
一旁的一名持刀男子問出了心頭的疑惑。
誰在下棋?還是大家所有人都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
哪怕是在自己師尊百年大壽的時候,亦沒有如此熱鬧。
要知道,哪怕是少林寺前來拜山,武當所表現出來的姿態也不過稍微在意下,沒有失禮而已。
鑄劍為犁。
師兄弟六人知曉。
在對明教示威!
一時間,持刀男子只覺得自己眼界在這一刻通透了太多,可看透太多的結果,便是發現自己身處的這個江湖是那麼的陌生,那麼的可怕。
是誰在設局!
一個可怕無比的念頭在心頭開始沸騰。
如此大張旗鼓,如此壯大聲勢。
端坐在大殿里的張三丰瞥了自己六個徒弟幾眼,吩咐道:「莫要丟武當的臉面。」
山上。
魔教?
和圖書鄭重!
一聽就是萬惡不赦的惡人聚集點。
是的。
自己前天卜卦算出來的東西到底與這次的事情有什麼關聯?
懸空十幾年的教主的明教出現了新任教主,在天下間有數的大門派里都不是秘密,秘密的是明教教主之人的真正身份。
連在江湖上執牛首之一的少林寺在最後都排除在外了。
武當六俠都在。
川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要知道他算是見多識廣了,行走了大半江山,在他的印象中明教似乎除了造反與元軍大戰,屢戰屢敗外,其他的倒是沒有做過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來。這魔教名頭,怎麼聽怎麼覺得怪異!
華山派掌門鮮于通死了。
魔教……
這是四周圍觀的不少江湖中人心中的猜測。
前來拜山的乃是江湖中最大的魔教——明教。
這看起來好似是以最濃重的禮數迎接明教教主的前來拜訪,但實際上所有人感受到的卻是另外一種——示威。
而這塊布卻是由別人送到武當來的。
一點一滴的分析起江湖中所發生過的大事。
https://www•hetubook•com•com可以說,這一群武當弟子身上穿的都是新衣裳。不僅如此,他們更是將自己的隨身佩劍擦的極為明亮。不管如何,武當派上下這一次所表現出來的姿態,代表著他們所迎接的對象身份極為不尋常。
他感覺得到,四周不少的人已經被這個人影響了。
「來了!」
正是郭二小姐最喜歡的衣裳。
明教拜山。
長長的迴響在山林中回蕩。
就好像悅來客棧里長存的說書人。
岳緣。
道袍亮澤。
而這個聽起來很溫柔的名字,做出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溫和。
明教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出頭鳥。
那模樣!
猛然間,他只覺得自己的後背在不知不覺中滲出了一身冷汗。
前來的自然是明教教主。
因為這份書信乃是由明教的青翼蝠王韋一笑親自送達武當山的。
不知何時,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在江湖上本就聲名狼藉的明教的名聲變得更差了。明教在江湖上雖然勢大,可它並沒有掌握輿論,許多做過的沒有做過的事情都被有心人栽贓嫁和圖書禍到了明教的頭上。
誇張!
中門大開。
即便是其中有人全身骨骼粉碎的情況,仍然在這個大日子下被人抬了出來。
這個問題早就在江湖中成為了新聞。
其中負責迎接大禮的正式宋遠橋。
抬頭。
一點也沒有明教前幾任教主的名諱的霸氣。可就這個不霸氣的名字,正式出現在天下人眼中的時候,便做了一件大事。
「不是吧?」
這是持刀男子此刻心中的想法。
持刀男子感覺到自身的渺小。
在最後,倒是一個模樣看起來猥猥瑣瑣的中年男子道出了其中緣由。
武當派在示威!
現在的他哪怕是按照師傅的吩咐安排下去后,但他整個人都與自己的一群師弟滿頭霧水。
外人沒有猜錯。
可真正讓武當六俠心中驚愕的卻是自己師尊張君寶的做法。
這是六師兄弟對今天大禮的感受。
對方說話的時候配合著的自身的動作,顯得惟妙惟肖,讓人不忍自主的沉入其中。
這一刻,這名江湖人內心中竟然產生了一種金盆洗手的衝動來。
再加上那由青翼蝠王韋一和*圖*書笑帶來的信箋,張三丰哪怕是一直以來在人前保有良好的心態,有著道家逍遙之心,可在今天他的心情早就不穩了。
第一次覺得這世間是一所熔爐。
「你們該下山接人了!」
那是一個聽起來很不錯的名字。
武當山下,無數的武當弟子正站在道路兩旁站立,一副緊張不已的神態。
沒有人知道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不少圍觀的江湖人中有那麼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年持刀男子看透了世事,看透了這個江湖。他不想去做和尚,只想歸隱山林,安安穩穩的做一個耕田老農。
這是武當派立派以來,最為濃重的禮節。
明教教主身份如何?
他張君寶造示威。
似乎想到了什麼,持刀男子悄無聲息的退後了一步,眼角餘光掃過其他人的神情,他的面色顯得極為不好看。
自是上好的布料。
嗚——
甚至前不久川中地震之事也落在了明教的腦袋上。
目送著自己徒弟的消失在視線外,張君寶的目光這才收回來,落在了掌心裏的一片青布上面。這塊布料樣式,他非常的熟悉。
那姿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