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辯經

「司天監的一眾春官,俱為佞臣也。每有星辰變化,便解為符瑞吉兆,強應天命。若日日都有祥瑞應天命,則君王何來失德?君無失德,要群臣何用?」
「去那裡做什麼?」
老包必須承認,晏殊確實是辯經高手,能把歪理說直了。
「晏公說的是那狄公?」
老包引了兩人進來。和尚從屏風縫隙處望去,第一位是文彥博,第二位鬚髮皆白,他竟然還認識,十多年前曾在宮裡見過,正是晏殊。
「寺院里院主說:這裏清凈地方,不可養這樣吃生肉惡禽,我便早上放它自己去捕些鼠蟻。也許還能找到阿姐,也總好過在我這裏餓死。它若能去姐姐那裡也好,我要是剃度了如何養它,市井裡也不曾見有尼姑架鷹的。」
「所以,我們也得事急從權。免得這客星不見,換來一場空。」
遠處響起鼓聲,正是要關城門的時刻。
文彥博大概嫌老頭子進主題太慢,他決定再挑明些。
邊上文彥博先開腔:「這些日子老拙自知無甚幫襯,也不曾來。卻不知宮裡案子如何?」
「我雖與范希文政見不一,卻又獨敬重他在《岳陽樓記》里,先天下之憂而憂之論。不見危牆,只是未有,先天下之憂的先見之明。而伊尹霍光之類,都是有洞見危牆的先見之能的。」晏殊道。
「依我看么,自然是大忠大賢。然而學生駑鈍不知于危牆之說有何干係?」
「請老師教我?」
「此言差矣。」晏殊大搖其頭,邊上文彥博也嘆息一聲。
「哦?」
「包龍圖,如何看這司天監的楊春官?」
「如何開門見山?」
包拯當然知道他們的訴求。自兩漢以來,君臣之間的制衡一直都依靠一套天命論。也就是天子失德,群臣就依靠各種災異嚇唬皇上,讓政治不至於偏離正軌太遠。反正每年都能找到很多大大小小的諸如天上下冰雹,河堤決口的災變,一般情況下解釋天命的權利在朝臣引導的輿論手上,所以制衡總是存在。然而到了真宗朝時,真宗皇帝用了一招天書下凡把天命的解釋權搶到了自己手上。這手裝神弄鬼就打破了一千年來君臣間的默契和平衡。
文彥博和晏殊兩個人繞來繞去,就是想說做臣子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子破壞了默認規則的情況下,其實有便宜行事的正當性。
「嗯,我剛與存中談過。他看破了些許手腳。那彌勒教雖然換了首領,風格與前不同,然而落筆處無非還是蠱惑人心。還是妄想撬動我大宋的人心。」
那邊廂晏殊www.hetubook•com•com終於開口說話。
「有些眉目?」
「晏樞相是說『果然』?」老包故作疑問。
老頭子說不立危牆之時,文彥博還在打量那屏風。看的老包都有些毛了,按禮數說,他不應該繞過屏風去看一眼,但是萬一他真繞過去看到和尚,倒是讓包拯有些難堪。
晏殊顫顫巍巍起身,拱了拱手,卻欲言又止。
「只是為何不早說?」
他意識到,詠兒終於下來了。一把抓住詠兒手腕:「快走。」
「昔太甲不明而虐,不遵湯法,亂德。伊尹放之於桐宮。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而自責,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得以安寧。」
「不早說?」晏殊捋了捋白須,「此時該如何早說起?」
「學生,願聞其詳。」
「……卻有些欺君。」
顯然寫的很倉促,似乎有什麼緊迫的事,急著讓老六帶走,沒等墨跡干就把布條捲起。有一些字模糊了,所以三段話都沒頭沒尾的,只有最後一句意思比較忙明確。另外布條似乎就是從衣服上撕下來的可見當時局促。
「從權?這又如何講?」
只一會兒,有人進來獻茶。然後包拯抬手將送茶人叫到跟前:「你先迴避,沒有召喚不要進院子。」
包拯猜到他們鋪成這麼多就要進入正題了。
還是包拯決定打破這場平靜,於是他先起身,先給兩位客人各作了一個揖。
「晏公久不出府,今日來,不僅僅是來談三十年前小節的吧?」
包拯在軍頭司大堂內秉燭看書,臉上全無表情。他的身側多了一道屏風,和尚懷良坐在那裡等候。懷良可以選擇從這裏退至二堂甚至離開軍頭司,不參与這場偷聽,但是他知道這是包拯特意的安排。即便老包沒有明說,但是以懷良的聰明,很清楚就是要用自己這個彌勒教餘孽的身份,在關鍵時刻出現,與文彥博掰扯一番。文彥博是當世大儒,朝堂上也是辯經好手,所以自己是老包的一張牌。
「呵呵呵。這客星剛出,司天監便說是吉兆,如今景福宮也鬧了鬼,承天祥符門上石龍也崩壞了,諸事都是惡兆。便是那天文奏報不驗,該定罪罷官。」
「倒也不必那樣。自董仲舒起,君臣間便有常例,君臣以天道論為政有無失德。凡德政必有祥瑞,惡政則有妖孽橫生。故而,君臣借天命論行政得失,各有論述,各自進退,不必伊霍那樣剛硬。」
「我問了那司天監的和*圖*書楊春官。他與我講,這幾日,那客星暗淡,以歷代天文志所載,看來就要消失。」
六月十九 酉正
外面有人來稟報,有兩乘小轎到了角門。其中一人是文相公,另一頂轎子里人沒下來。
老包決定親自去迎。屏風后懷良思忖怎麼幫老包,他見過文彥博,知道這個人外表溫和文雅甚至有些隨性和糊塗,但都是假象。實則應該是一個會藏拙,有城府的人物。和尚覺得自己躲在這裏若被看到人影,有些不妥,於是走出來,將桌案邊最亮的一盞油燈移動到最近處。然後又躲到屏風后。他知道夜間窺視,都是暗處看明處,明處斷然看不到暗處,這樣才保險。
「我越發聽不懂了。這件事分明是彌勒教妖人誣陷狄公。」
「這些,我們似討論過?」老包說。
屏風后和尚起身,他想要走出來參与辯論,他已然覺察到老包處在下風;對手也實在有些無恥,濫用了大節和小節的解釋權。所謂不拘小節簡直就成了沒有下限,而大節不虧則形同虛無。但是他又一想,覺得自己只是和尚,出去也沒什麼分量。於是決定自作主張,於是從後門面門繞出去,繞到前門向外走。正好碰見徐沖向里闖。徐沖手上還纏著白布,似乎受了點傷。
「晏公高論,若君無失德,則不必納諫,此非國家之幸,乃亡國之兆。」文彥博說。
「不是他還有什麼人?」文彥博接過話,「自我大宋立國,便是以文抑武,從未聽說有武將為樞密使的。」
沈括眼神不好,只能聽到鷹嘯聲,看不清到底怎麼回事。
「然而,世事難料,誰承想……」
「可看清它從哪裡飛來?」
「哦?二位相公竟然還有此先知灼見,竟然有內應在敵內部?」老包作驚訝狀。

文彥博起身走到屏風前,向後面張望,他大概覺得平日這裏沒這個擺設。但是近處光亮照得發亮,也看不透著屏風了。
詠兒去解那條子就沒什麼關係。
「晏樞相今日親來,必然有大事教我?」
那詠兒還有些猶豫:「我若與那晏公對質,阿姐將來如何與那晏七公子複合?」
「好,我與你去。」
「有了那話兒,雖是驚了聖駕,卻又一掃朝堂上污濁萎靡之氣,一時無人再敢裝神弄鬼。我呢,也已近風燭殘年,敢認下這樁事,也敢說這樣的話:老拙,大節不虧。」
「無事,我一直在那相國寺前門做夜市,知道他每夜此時正背瘡發作,有時候叫喊的如殺豬一般,外面都能聽見。我去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便好了自然不會惱。」
「你看這幾日沒什麼喂它,都餓瘦了。」詠兒心疼道。
「以包龍圖所見,伊尹算是大賢還是大逆?」
「天已經黑了,你這書獃子還沒看出來?是得了障翳?」詠兒雙手托腮道。
「對了……」沈括突然發現院子里鷹架上那隻鷹不在了,「你那老六呢?」
「似乎沒有啊。」
「實則,我與文相公,在那教里也安插有內應,只是近日被賊所戮。斷了消息。」
詠兒揭開布條,上面只有很潦草的幾個字:
「包龍圖不必驚吃驚。呵呵……」文彥博冷笑,他看出包拯是故作驚訝。
「包希仁可知,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智者不陷於覆巢的道理?」
「包龍圖,何必拘泥小節?」文彥博說。
「看,它找到姐姐了,還留了字。」

「去請那狄青來。」
「裴老闆賬冊?」沈括也不知道指的是什麼,不過趕緊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沈括還在等著詠兒停止任性,但是詠兒硬是不肯從屋頂上下來。看起來,趕上關城門回去怕是來不及了。他這個人也不缺機智,但是對詠兒沒什麼辦法。若是換成小蘋的貧嘴還能勉強招架,對詠兒這種木訥沒話的,一點招都沒有。若是要動粗硬拽她走,第一個難題倒不是讀書人斯文,而是怎麼上房頂?他至今沒太想明白——詠兒怎麼爬上去的?
「我不當尼姑,你又不管我。」
「依我看,每朝都有太甲之危,而伊尹霍光這般大決斷的賢相卻不多見。」文彥博突然說話,他終於停止了對屏風的研究,返回來一唱一和。
「請他?如今已近亥時,那狄公怕是早睡了。我們去打擾,怕被他那些家丁亂棍打出來。」
「當世奇人。能辨星斗走向,驗明曆法,修定農時,於國於民都有功。」
「難道是法伊尹霍光?」包拯道。
「果然,果然還是人心。」
「論語言:大德不逾閑,小德入可也。常言也道,君子之有所為,有所不為,凡大節不虧,則小節不拘。」
「當如何?」
那僕人趕緊離開。現在大堂里只剩下了四個人。
「大節不失,小節不虧?晏公要說的,可是三十年前起的帽妖之變?」老包笑道。
「何時發生,便何時說起?」包拯道。
亥時一刻。
「關了豈不更好?」
教主要毀玉清宮天書……速找裴老闆癸巳年丙辰月賬冊……用一世看顧好詠兒,切切……
「再不下來,天都黑了。」他哄道。
和-圖-書「看來小蘋還沒有暴露?她就在西北方向什麼地方?」
兩人一撞見都嚇了一跳。
詠兒有一搭沒一搭的說。
「那與客星即將消失又有何干?」
「借賊人之手除掉國家柱石,這也算大節不虧?」包拯提高嗓門道。
晏殊拄著拐杖,看上去老得快走不動路了,還是老包親自攙扶才走進來。老包沒有讓旁人攙扶,看來把院子里閑雜人都屏退了。
「然而!」一邊晏殊加大嗓門,壓過文彥博強行插話。「然而,先帝聰慧過人,竟然假做了天命,攜天命而卻朝臣,壞了董公以來論政常例,此當如何?」
「何謂欺君?是天子不知事理嗎?天子自然知道。只是天子假託天命在前,我們裝神弄鬼在後。君王雅量,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卻也只能自省自身,不會說破。可謂太甲修德,殷祚綿延。我雖有些自行其是,卻也可自比伊尹。」
「此乃太史公所錄殷商舊故事?」
「那便要從三十年前說起了。」晏殊道。
「稟文相,倒是有些眉目了。」
「天子亦有不明之時,若不明,我等奈何?」
「找到了找到了,不過此刻正有要事,你也別進去了,速速去借匹好馬與我,我們一起去大相國寺。」
「哦哦?這可是你說的。」
「我沒障翳,只有些近覷。我說,再不下來,城門可就要關了。」
「我聽說,這件事還牽連到了那竊據高位,面頰刺字的武夫?」晏殊說。
「大師,你怎麼出來了?屍體可解剖了?找到那東西了?」
這件事對他來說,無異於將功贖過,但是他對會發生的事情並沒有把握。他知道這是一場橫跨兩朝,近三十年的陰謀,其中事情也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
「所以有了帽妖?」
兩人上馬一起向城裡趕去。沈括一路上思考小蘋送來的情報,也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字條說,彌勒教要毀天書,這是有跡可循的。從景福宮裡地獄變相圖起,再到承天祥符門上石龍飛升,都是在鋪成什麼事情。大宋得國或許有些不正,然而自真宗后,天命就系在了這天書上,所以有心人要毀大宋,自然先要毀這天書。天書此刻正在西北的玉清昭應宮裡,老六從西北來倒是也算印證。但是玉清宮外至少有一營禁軍防守,應該很難下手。
「先帝固然雅量,然而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
老六落到院子里鷹架上。詠兒單手撐房檐,一躍而下,落地竟然沒什麼動靜。沈括簡直看傻了,他這才想起,若沒這樣身手,當初怎麼在老鴉https://m•hetubook.com•com巷的那棟二層閣樓上裝神弄鬼糊弄自己?想來是踩著桃樹枝條進了自己屋子,下面的驢子也認得她。換個人沒這樣輕巧本事也很難這樣利落的進去和逃走。
正沒話說,就聽到頭頂一聲鷹嘯。兩人一起抬頭,卻是那老六回來了。詠兒眼尖,看到那鷹爪上纏著布條。
老六歪過頭看著沈括,把頭縮了回去。似乎驗證了沈括的賭咒發誓。
「什麼?」
「哈哈哈。我要來時,文相公也阻攔,怕時間久遠,事情繁雜,難免糾纏不清,不好詳說,我說那包龍圖是聰慧明辨之人。不錯不錯,三十年前,先帝承接天書之時,便是要權衡大節之時了。」
「今日老朽來,就是開門見山的。」晏殊說。
「然而,只要包龍圖暫不說破,放那謬論流傳。以官家的疑心,自然罷黜了那狄青。須知他霸佔大相國寺,每上朝必馬隊開道招搖過市,這汴梁城裡多少士紳高官,多少當朝前朝的重臣,早看他不過。此刻正好借彌勒教,除掉他。」
「文相亦有高見?」
「什麼尼姑?你當什麼尼姑?」
「他那些家丁要亂棍打殺,也先打我。」
「複合?我是親自去了他們私奔躲藏的農莊,那公子還為你姐姐壘起一座墓。這般絕情,如何複合?我若說謊,讓老六啄瞎我眼。」
場面竟然又沉默了好一會兒,似乎沒人願意挑個話頭開始說,甚至連官場上慣常的寒暄都沒有。可見人人心裏都有鬼。
「呵呵,我大宋可有太甲亂政的危局?若是危局可比危牆?」
老六見眼前男子沒輕沒重,又撲騰翅膀要攻擊,沈括趕緊鬆手。
沈括先到鷹架邊,急著要解那鷹腳上布條,那老六伸頭就咬。他趕緊把手縮回去,看來還不熟。
「便是大德不逾閑,小德入可也。」文彥博接茬兒道。
「好好好!快快快!」
徐沖全然不懂和尚要幹什麼,不過不是細問的時候,趕緊從旁人那裡借過一匹馬,與和尚兩人一起騎馬向大相國寺去,好在路倒不是很遠。
屏風后懷良一震,他意識到,晏殊想要解決的是狄青。
三人進了大堂也不說話,各自找一個角落坐下。一語不發。文彥博東張西望倒是望了幾眼屏風,但是沒有靠近看。
那邊倚老賣老的晏殊繼續講他的故事。
「自然。如今,客星出星關,又是一場異象。可知此事會如何終結?」晏殊問。
「楊春官區區四品,罷了他官又如何?」包拯問,他敏銳感覺到,這兩個老頭子來不可能只是為了消滅一個楊惟德。必然還有更大圖謀。
「從西北飛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