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遠山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步步為營(下)

「你們那邊現在有多少人了?」很多人這樣問道。按照他們的了解,因為加入學校和醫院無望,安瀾大廈已經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首選。
大多數人都小心地與周邊的鄰居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人們知道他們這裡有糧食,他們沒有辦法遮掩這一點,但他們希望人們能夠理解,他們的糧食其實並不多。
像安瀾大廈門口那樣的事情還沒有開始發生,人們還沒有開始自發地組團搶劫,更多地還是在乞討。畢竟,那些曾經以搶劫而發展起來的團隊,那些敢於搶劫的人們,幾乎都已經在跟隨絡腮胡南去的那次冒險中消聲滅跡,再也沒有回來,只剩下他們的老弱。
「防盜欄的情況看上去還不錯。」張曉舟點點頭。「就它吧!」
張曉舟和高輝都有些尷尬。
人們或許不會相信,當初極力推動大家種植玉米的安瀾團隊,到現在為止還連一顆玉米都沒有種下去。
張曉舟按照自己的節奏向他們灌輸著恐龍並不難殺,是值得考慮的食物來源這樣的概念和_圖_書。對於那些人數較多而且看上去比較有戰鬥力的團隊,他推薦更主動,更有攻擊性的方式。而對於那些人數比較少,看上去對於外出冒險興趣不大的團隊,他推薦守株待兔的陷阱模式。
有一個團隊已經用花盆和各式各樣的容器在天台上種了將近一百顆玉米,正準備想辦法種更多。他們專門請張曉舟他們倆去看他們的玉米田,全都已經發芽了,小苗看上去長勢不錯。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需要物色一所和周邊沒有多大區別的房子。
人們對於張曉舟帶去的肉乾都非常興奮,大部分人早就聽說過之前他們燒死速龍的事情,他們對於安瀾大廈用什麼樣的手段殺死了這條恐龍非常感興趣。
「你們安瀾大廈那邊長勢怎麼樣?」這個團隊的負責人問道。「我有點擔心,雨水會不會太多了?還有,土是不是太少了一點?你們那邊用的是什麼土?加草木灰還是糞便?有幾公分厚?」
「基礎工作已經完成了。」張曉舟對高輝說道hetubook.com.com。「接下來,我們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獵場,把獵殺恐龍的方法演示給他們看!」
隨著張曉舟一家家拜訪,一家家離開,越來越多的建築物頂上出現了太陽傘下的崗哨,以及綠色、黃色和紅色的信號旗。
看上去有些歷史了,建築物外面的紅色牆磚都已經開始一層層地剝落。建築物上籠罩著一層常年被雨水淋出來的灰黑色水跡。房子背面爬滿了青苔。
人們對於這樣不用耗費自己多少人工,但卻明顯能夠改善整體安全的建議都很支持。甚至有人提議是不是搞一個旗語系統,方便大家進行交流,傳遞一些簡單的信息,這當然是后一步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關鍵還是要讓他們看得到自己的成功,而這就是他和高輝現在所要做的事情。
從防禦暴龍的角度,這樣的房子簡直不合格。它唯一的好處是,足夠普通。如果他們能夠在這樣的房子里取得成功,對於周邊居民的鼓舞應該是立竿見影的。
「大家知道就算進了我們https://m.hetubook.com.com這裏也解決不了問題,他們知道,要加入的話,還是得找你們這樣的大團隊。」
某種意義來說,安瀾大廈的行動力還真的比不上這些完全為了自己和家人而努力勞作的人們,而他們的人均空間也遠遠小於這些團隊。
在恐龍沒有出現的那段時間,他們像其他團隊一樣小心翼翼地在自己的居住地附近尋找可以吃的東西,以此減少了不少糧食的消耗,也讓他們弄到了不少土。
有了這樣的認知,難民的問題就永遠也不可能簡單地以暴力解決。哪怕是有人在安瀾團隊碰了釘子,甚至是被恐龍吃掉。但在這樣的環境和通信條件下,卻不可能廣而告之。也許周圍建築里的人會看到,但更遠的人卻不會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麼。他們依然會一批批,一群群,一隊隊地來安瀾大廈尋找他們夢想中的機會。
如果梁宇在的話,也許會因為自己的判斷嚴重出錯而感到很不舒服。他的設想也許沒錯,也許有可能發生,但他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們不會一開始就進行暴力嘗試。而在他們進行乞討的這個過程,安瀾大廈簡直就是黑夜中唯一的那張明燈。
只要看到他們的成功,所有團隊都會馬上跟進。
「那幢看起來好像沒人。」高輝說道。
他們有將近十次因為及時看到信號的變化而及時撤退到最近的團隊,人們也沒有把他們倆拒之門外。最危險的一次,兩人不得不就近跳進了下水道里。恐龍在井口咆哮了半天,但最終還是離開了。
效果立竿見影。
這是一幢大致上位於他們預定活動區東側的居民樓。
雖然現在總共也不過有二十三幢建築上出現了信號旗,覆蓋範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對於像張曉舟和高輝這樣必須在毫無遮蔽的長時間呆在外面的人來說,安全係數已經上了不止一個台階。
他不知道效果會有多大,但哪怕五個團隊中只有一個願意試著按照他的建議去試著製作一個陷阱,他覺得這也很不錯了。
預警體系的建立卻非常的順利,這也在張曉舟的意料之中。
這樣的問題總是讓和*圖*書張曉舟感到難以回答,只能迴避。
大多數地方的情況都比張曉舟想象中要好得多,他們的存糧能夠堅持的時間也許會比安瀾大廈長得多。在安瀾大廈節約糧食是依靠制度,而在他們這裏,因為成員關係的簡單化,這幾乎是一種生活習慣。這越發讓張曉舟感覺到,人們是自發地還是被動地去做一件事情,最終的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
房子周圍有好幾幢居民樓,其中有兩幢是他們曾經拜訪的團隊,他們在裏面的行動很容易就能被周圍的人們看到。
大多數地方還沒有真正開始經歷飢荒,他們都知道一些鄰居已經開始挨餓,並且為此而感到擔憂。
花費了整整兩天時間,張曉舟和高輝才把之前和安瀾大廈一起合作過的二十二個團隊跑完,這還是因為吳工他們幾個團隊加入了安瀾大廈減少了三個團隊的結果。讓張曉舟感到欣喜的是,自己之前帶領他們成功弄到糧食,主導審判所建立起來的信心和信任依然存在,人們幾乎沒有對他的話有什麼抗拒或者是懷疑,也沒有向他隱瞞自己團隊的情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