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叢林
第三百二十六章 學校的改革(三)

你不這樣干不行啊,聯盟就這麼大點地方,就這麼點人,作為執委和領導又有很多人認識,你稍稍和別人不同,馬上就有人會抬著這個事情到處去說了。
遇上這樣的領導,只能自認倒霉。
他們也就沒辦法了,畢竟他們所要求的那些東西,沒法拿到檯面上來說。
兩方合併之後,到底採用哪邊的做法?從現在的趨勢看,肯定更多的是要採取城北聯盟那邊的做法,那他們這些人究竟還能不能繼續當領導?畢竟按照聯盟那邊的做法,根本就不會需要這麼多人在決策層。
事情變得很難看了。
萬澤和少數幾個委員年紀大也就算了,其他人憑什麼成天指手畫腳不幹活呢?
這些吃聯盟公家飯的人要說沒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偷懶是人類的天性,他們當初鑽尖了腦袋進體制也不是想來當公僕,而是希望能夠過上工作輕鬆收入穩定的好日子。
很多學校的委員和部門主任經常會私底下這樣抱怨,他們彼此之間都有默契,決不能像城北聯盟那邊那麼搞。
國土學校的管理層和城hetubook•com.com北聯盟是不同的,雖然張曉舟等人也經常都在辦公室里,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會到基層和一線去,根本就沒有什麼領導的架子。老常這樣的老同志身體不好一般不怎麼動手,但張曉舟、錢偉、夏末禪、江曉華等幾個年輕的領導經常會親手上去幫幫忙,體會一下具體工作的難度和辛苦。
人拚命向上爬的最大動力就是為了脫離單調辛苦的體力勞動,從勞力者進化為勞心者,獲得更好的待遇和更大的權利。
這樣的情況其實大家都習以為常,但現在,這張布告就像是一把刀子,狠狠地揮下去,把他們臉上的那層偽裝一下子撕了下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聯盟很多小問題,只要有解決的條件,解決得都非常快。
可張曉舟就是固執地認為大家拿工分就是要當公僕,就是應該比那些繳稅的人多操心多幹事,而且身體力行,如果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那就辭職走人。
更何況,按照他們那邊的做法,當領導又有什麼意思?
以前他們也沒hetubook.com.com有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對,但隨著他們與城北聯盟的接觸加深,這樣的「正常」在他們看來就漸漸變得不正常了。
有時候,幾個委員一起下去什麼地方檢查工作,加上部門本來的領導和陪同人員,於是便經常會有一群人圍觀幾個人幹活,還不時指出他們哪裡沒做對趕快改正的奇特景象出現。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之前那個世界很常見,而且也是人們早已經接受了的事情。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分工,領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可能讓領導來干清潔工的活,更不可能讓他們來出憨力流血流汗。
但在國土學校卻並不一樣。
很多學校的委員和幹部其實就是因為這而對於萬澤暗自撮合雙方聯合的事情不感冒,暗地裡支持李鄉。
偶爾一天沒問題,可天天這麼搞?那麼累,誰受得了?
高層中只有梁宇不經常到下面去,他的工作本身就不是那些,但他也是個沒有什麼架子的人,公事公辦不講情面這一點當然很讓人討厭,但既然他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針對所有人和*圖*書,那大家也就沒什麼意見了。
「我就不信他們那些人能這麼一直演下去!總有一天,他們自己就會受不了演不下去的!」
這張布告的出現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也大大地打亂了他們的節奏,平添了許多變數。
……
聯盟人比他們多,也不過是七個執委加一個主席就搞定了,為什麼他們非得要有十八個委員?
當然還是有人信誓旦旦地說他們在食堂吃過了回去肯定還有小灶,背後都有額外的補貼,但這樣的話大家聽過以後也就是當成一個笑話笑笑,說過就算了。操那樣的心,受那樣的累,就算真有小灶和補貼,大家意見也不大。
張曉舟說聯盟的申訴和舉報途徑保證暢通,這並不是一句口號。
有危險的工作大家當然不會讓他們干,但一般性的勞動,在他們的堅持下大家也不會反對,久而久之,看到聯盟主席在和一群工人一起一邊扛木頭一邊聊家常,看到聯盟的檢察官在一邊挖地一邊詢問大家對聯盟各級辦事人員的意見就成了城北聯盟的一種常態。
「聯盟那些人,www.hetubook.com.com作秀也做得太過分了!哪兒有好好的本職工作不幹,天天去搞那些的?!這像話嗎?那還有必要搞社會分工嗎?大家都去當工人當農民好了!都不用考慮管理,不用提升效率,不用考慮長遠規劃,不用搞科研搞技術儲備了!還怎麼發展?張曉舟那個人,根本就不懂這些!就只知道蠻幹瞎干,一點兒管理常識管理水平都沒有!」
「不是我乾的。」學生委員們在施遠的逼視下一個個地說道。
你說應該這麼干,應該那麼干,那你自己來試試啊!
這是常理。
但大多數聯盟成員卻也因此而與聯盟的高層們沒有什麼隔閡,也對他們的操守和人格沒有什麼懷疑。反正他們每天幹什麼,吃什麼大家都看得到,也和自己沒有什麼區別。
在聯盟當公務員絕對不是個什麼好差事,收入摺合下來比種田砍樹多,比種田砍樹穩定,但絕對不輕鬆。
在張曉舟的帶動下,執委們和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哪怕是不情願,哪怕只是裝裝樣子,也經常得和一線的聯盟成員們一起乾乾活,久而久之,這也變成了一種無可https://m.hetubook.com.com奈何的潛規則。
雖然已經經歷了好幾次所謂的「革命」,但國土學校的領導層們卻依然很少親手幹活,他們當然也經常會到一線去檢查和指導工作,但通常都是在旁邊一邊看一邊和幹活的人嘮嗑。
如果拚命往上爬搞得自己只不過是承當了更多的責任,除了勞心還要繼續勞力,那是吃多了撐的有病嗎?是心理變態自己找罪受嗎?
而那些聯盟下面的工作人員們,在這樣的氛圍下幾乎也沒有偷懶的餘地和空間,即便是張曉舟等人看不到,周圍的聯盟成員們也會幫他們監督。因為張曉舟一直都在告訴他們,這些工作人員都是靠他們上繳的稅收養活的,理應要為他們服務,多做一些事情,請大家一起幫忙監督他們的工作。
上面的人這樣,下面的人當然也不可能白白做奉獻,當然是能偷閑就偷閑,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們的那些脾氣,其實也是從他們這裏一層層學來的。
施遠等人之前的做法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無形中破壞了學校高層的這種默契,好在他們也做不到長期堅持,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就慢慢停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