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就是以身作則,永遠能站在部下的前面,用自己的苦幹讓所有人信服。
東晉時《養生要集》就提到「凡煮水飲之,眾病無緣生也」。古人憑藉生活經驗,的確是很早就發現喝熱水和避免流行病之間的關係。
這種廉價的可燃氣體,對林淮唐來說,最大用處則是拿來燒水。
梅縣山地眾多,樹木數量不少,可是草木等燃料的價格,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依舊是一項相當大的負擔。把寶貴的燃料,用在不急之務的燒開水上,多少是種浪費。
這雖然是傳說故事,但也隱含了老百姓對燃料的重視,所以沼氣池建設獲得一定成功以後,立刻就有五倍十倍于從前的人,擁堵到潮梅總農會的機關處,手上抓著塊洋錢,說什麼都要入會。
寧可規定少一些,重要的是確保這些規定得到百分之百的執行。
「先鋒隊在梅縣的威望,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約束紀律,絕不能因為一二人的沮喪就使我們一整個事業功虧一簣。」
庄文統答道:「我們在大埔縣也是這樣,隊員們自發行動,把一批因為洪水被棄置的房屋重新修好。」
中國人絕大多數都是堅忍卓絕、任勞任怨之人,擁hetubook.com.com有最好的戰士潛質,但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軍的對外戰事充滿了各種滑稽的失敗,以至於讓外國人將中國戰士視為一種笑話。
中國老百姓對回報足夠合算的付出,向來積極。
公共廁所是先挖成囤積排泄物的大坑,上面搭上平整的木板,周圍再用泥土堆起一圈簡陋的圍牆。
茶、蛋、水果或新鮮的蔬菜,想都不要想,這都是只有傷員才能吃到的東西。
其一是在困境、絕境之中,永遠做出正確的選擇,帶領大家走出來;
庄文統緊跟在林淮唐的身後,他現在負責大埔縣一縣的工作,也算有些權力,衣服換上了長衫,靴子也換成了一雙汕頭買來的皮靴,再往前看看赤腳的林淮唐,庄文統心中一緊,也算是知道為什麼林淮唐能做總隊長了。
先鋒隊的茅坑,或者按林淮唐的說法應該叫做公共廁所,都是在遠離人群街道的地方統一挖成。
首先要注意到的是中國人普遍喝熱水的習慣,其實是非常晚近才形成的。燒開水對於民眾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在衛生措施難以保證的時代,飲用燒開后的熱水,對於防止瘟疫作用極www.hetubook.com.com大。
只是梅縣交通太落後,就算有錢也很難買到好東西。通過何子淵和蔡綺洪的路子,現在又通過新成立的潮梅總商會的路子,的確能從汕頭之類大城市買來緊俏產品,但是有限的外購,當然都花在緊要之處,不可能專程從府城、縣城給你買吃的來。
茅坑外面則連著沼氣池——梅縣本地人還不懂沼氣池的原理,多把它叫做「瓦斯庫」。
花了很大功夫,以點帶面,慢慢才帶動了梅縣周邊各鄉,全都修起公共廁所和沼氣池來。
所以林淮唐親自帶著二大隊的隊員們,挖坑、蓄糞、建池,花了很大力氣修起「瓦斯庫」,又親自上訪每一戶農會會員的家庭,首先說服這些會員們使用沼氣燒水喝。
領袖威信的確立,其實只有兩種途徑:
紀律與辛勞,對於戰士們氣質上的改變,實際還比鐵與血更重要。
林淮唐現在還做不到第一點,但憑藉他一身恐怖的體力,苦幹、蠻幹、拚命干,做到第二點卻不難。
事情發生在幾百年前,約莫在明朝中葉,本村和鄰村為爭柴山各不相讓,發生爭執,以致拳腳相向,發展到宗族械鬥,雙方都撈起出鋤頭鐵鍬。hetubook.com.com
農業社會,燃料寶貴。那年頭,煮沸一鍋水比做飯更費燃料,為了喝一口熱水而支起爐灶,對於民間人士來說不甚經濟。
本村的一位老祖宗毅然穿上紅通通的鐵靴奔入山中,被活活燙死,卻成為了本村世代口口相傳的英雄人物。
「現在先鋒隊的人數越來越多,蔡綺洪家的圍屋是住不下所有人,徵用的倉庫、米行也住不進去所有人,大家只好自力更生。」
房屋雖然簡單,但室內的環境卻非常清潔乾淨。
沼氣池不僅能使用熟糞,而且也能發電,當然現在梅縣附近的各鄉各村根本還沒有什麼電器,所以也沒有發電的需求,沼氣最大用處還是直接供給各家各戶做飯做菜。
林淮唐帶著庄文統等人回到駐地,先鋒隊其他隊員都和林淮唐一樣,住在簡陋的土屋裡——因為民宅數量不夠,農會會員們用簡單的泥土和木料修了些新的營房,另外幾棟被洪水衝垮的房子,也被戰士們重新修復。
庄文統問道:「最近逃兵越來越多,大家參加革命黨,本來就不怕死,光靠槍斃震懾……我看效果不大。總隊長有沒有什麼辦法?」
柴草匱乏在客家人的聚居區里,一直是件非常m.hetubook•com•com殘酷的事情。幾個村子之間,為了爭奪山林草木,常常會發生血腥慘烈的大規模械鬥,死傷數百人都是等閑事。
林淮唐深知要改變這種局面,中國的戰士不僅僅需要鐵與血來錘鍊,更需要紀律、勤勞和克己奉公的理念來做改變。
先鋒隊和農會的威望,就是在這樣水磨工夫的一點點努力下增強的。庄文統以前很看不慣林淮唐玩弄「民主程序」的手段,現在也不得不佩服他,只有這樣真正做實事、下死功夫的人,才能成為先鋒隊的領袖。
先鋒隊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的炊事員,士兵大會還能監督餉銀的使用,上面發下來的伙食費用也是公開賬目,所以錢雖然不多,但因為總能用到合適的地方,所以戰士們的伙食條件並不算差。
林淮唐一貫重視革命隊伍的衛生問題,要知道「四紀八規」的八條規定里,專門有一條規定說的就是挖茅坑問題。
因此,在廣大平民階層,熱水這種奢侈品,總是留給那些最需要熱水的孕婦、老人和病患。而普通人家一年四季只喝生水,在當時的《申報》中,就常常可以見到利用明礬清潔生水的報道。
但是知道喝熱水可以不生病,並不代表所有底層老百姓就https://m.hetubook.com.com都能喝上熱水。
先鋒隊的紀律不多,只有簡單的「四紀八規」而已。林淮唐向來認為清軍那種繁雜的軍紀條例沒有一點作用,因為任何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執行的軍紀,那就和它從來都未存在過是一樣的。
當大家發現花費不多力氣修一個沼氣池以後,立刻就能降低做飯燒水的花費,那麼人們的積極性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對待違反紀律的人,先鋒隊也不吝於嚴厲的懲罰。
中國一直有「大澇以後必有大疫」的老話,因為大洪水過去以後,很容易在地勢低洼處形成大量不流動的水坑,極容易成為蚊蟲、病菌的滋生繁殖處,潮濕炎熱的氣候也有利於流行疾病的傳播。
蔡綺洪很喜歡搜集梅縣本地的各種民俗傳說,林淮唐就聽他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甚至伙食費里餘下來的錢,還可以給每個人再買一頂蚊帳。
縣令令兩方族長:「爾等各執一詞,吾實難決斷。今日讓鐵匠拿來從火爐中剛剛燒紅的鐵靴一雙,你倆誰穿上沿山跑一圈,跑完多少,這山就得多少,永不再議!」
庄文統也吐槽:「皇帝老兒也不差餓兵,何況弟兄們每天確實太勞累。早上五點就要起床幹活,好不容易有些休息時間還要上識字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