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七十三章 三執委

騎兵部隊先行趕到,接著就是方聲洞親自率領的先鋒部隊。黃澄澄的大片軍裝出現在了駱馬湖附近,最中間穿呢子大衣的青年軍人就是方聲洞。
只有陳更新和他的參謀長秦漢唐不同意這點。
這首清末流行一時的學堂樂歌,第一師師長陳更新和第二師師長方聲洞也都會唱。
但陳遠琪知道,這才幾天的時間?說是四十多個鄉農會,但因為方聲洞對基層農會的工作,一味圖快、圖多,很多鄉農會不僅良莠混雜,缺乏力量,甚至有的空有名頭而已,搭個辦事處、掛塊牌匾,然後放三個辦事員,就敢叫做鄉農會了。
林時爽很能聽得進去反對意見,可方聲洞初來乍到,第二師在江北的戰鬥中連連取勝,充滿銳氣和驕傲感,並不把第五鎮放在眼裡。
方聲洞沒有騎馬,跟自律甚嚴的陳更新不一樣,方聲洞時常顯露出懶散隨意的一面,天氣雖然還冷,但他領口的風紀扣也沒系起來。
方聲洞不以為然:「揚州有我們第二師的一個營,徐寶山的水師營被殲滅以後,還新編了兩個光復營,清江浦也有第二師一個營和北軍第十三混成協俘虜改編的兩個光復營——光復戰士的政治工作,一直都是毓譞你主持的。我對你的政治能力很有信心,六個營的留守兵力,配合咱們建立起來的四十多個鄉農會,那些匪紳哪裡還躥得起來!」
第二師參謀長方聲濤立即同意這點,師指導https://m.hetubook•com•com陳遠琪也表示贊同,林時爽終於欣然同意。
「北洋軍在徐州附近,由西到東,從瓦子口、帽山店到夾溝鎮和張山集一線,防線長達一百余里!北洋軍的一個鎮,說白了就是一個整師兵力,這麼分散使用,第五鎮的前線有沒有五千人?勢必是沒有的!我們可以很大胆地確信,北洋軍第五鎮這樣一條處處撒胡椒的防線,只要遭到全線壓迫式進攻,必然處處被動,難以應付第一路軍的總攻擊。」
「第二師全殲江北第十三混成協,我們也只有一倍多兵力優勢,不是花半天時間就把敵人消滅乾淨嗎?不要太高估北洋軍的力量,他們只能打順風仗,打不了劣勢兵力的逆風仗,沒什麼了不起的。」
「子明,檢討會、總結會是先鋒隊的優良傳統,前人有好的經驗,你不去學習,再重交一遍學費,有什麼意義?這種錯不能犯!」
方聲濤搬出執委會的命令來,陳遠琪也就無話可說。
方聲洞希望晚來的第二師,可以儘快投入戰鬥中。陳更新對此當然反對,他看林時爽還在猶豫,便一把拉住方聲洞。
「子明,第二師必須了解夾溝經驗!否則……林副總司令,林時爽同志,我就堅決反對第二師參加這次全線進攻。」
「黃河黃河,出自昆崙山,遠從蒙古地,流入長城關……」林時爽肩膀上還披掛著黑色的雨衣外套,和-圖-書高歌長吟,「古來聖賢,生此河干。獨立堤上,心思曠然!」
不管他一時之氣的激烈作為,在江北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至少在此刻,當成千上萬軍裝革履的革命官兵出現在徐州東南要地大王集的時候,方聲洞是為北伐軍第一路軍帶來了勝利的希望。
師指導員陳遠琪對第二師離開以後,江北的現狀,憂慮滿滿,他時不時就從後方收到各種各樣的叛亂消息,雖然這些敵人之間大多沒有串聯,實力也很弱,可卻意味著先鋒隊在江北的統治其實還很薄弱。
陳更新臉色鐵青,任誰都知道他的嚴肅和認真。
還在前線任事,並且負擔軍事重任的執委,除了總隊長林淮唐以外,就是林時爽、陳更新、方聲洞三個人了。
「長城外,河套邊,黃沙白草無人煙!思得十萬兵,長驅西北邊,飲酒烏梁海,策馬烏拉山——誓不戰勝終不還!」
兩位青年軍人,在巍峨屹立的徐州城前,也在數十年前荒廢的黃河舊河道前,縱情放聲:
還有喻培倫,這個四川來的炸彈專家,如今主持著閩粵大後方的國民武裝部,算是北伐軍真正意義上的後勤大管家。
第二師的滾滾洪流正在向西席捲,風裡來、雨里去,清冷的駱馬湖見證了方聲洞的到來。
他們性格各有特點,林時爽溫和儒雅,又善於團結人,很有做領導者的天分;陳更新是才氣縱橫,沉著冷靜,連林淮唐都常www.hetubook.com.com佩服他的帥才;方聲洞性情固然暴烈,但也有勇敢無畏、大胆果決的一面。
「第一師和第二師主力匯合,北伐軍在兵力上對敵人已經形成相當優勢——我看,全線的壓迫性攻擊是可以展開的,決戰的時機應當說也是開始成熟起來了。」
北伐軍的革命騎士策馬賓士,戰馬和人的背影,在血紅的夕陽下形成一片連貫的黑影,浮動間濺起煙塵無數,直到兩面黑赤旗纏繞起來,會師的豪情遂顯露無疑。
三個年輕人擁抱成一團,自從林淮唐帶領著黃花崗的志士離開廣州以後,最初的先鋒隊幾位核心人物,庄文統始終遊離在軍政工作的邊緣,現在正在上海負責全國總工會的籌建工作,蔡綺洪沒有參加過黃花崗起義,也沒有多少軍事經驗,現在留在汕頭主持閩粵的組織工作。
方聲洞話里話外的意思,就對江北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信心。
陳更新平時話不算多,這時候語氣卻非常堅決。他要求第二師所有官兵參加徐州戰役以前,必須先向老一營的老兵們了解夾溝戰鬥的情況,了解他們的經驗教訓。
「師長,第二師離開遂寧不久,當地就又發生了縉紳武裝的叛亂,鄉農會機關被搗毀或農會辦事員在鄉下被殺害的情況,也多有發生……」
第二師的參謀長是他哥哥,師指導員陳遠琪按照先鋒隊的制度,本來是該有權力監督方聲洞的,可陳遠琪一直是方聲洞的老部下,和圖書若非必要,他是不願意壞了兩人間的情面去舉報、攻擊老官長。
如果放在六十年前,徐州城外尚有黃河的滔滔濁流滾過,咸豐年間黃河決口以後,河道北移,但舊時代的河床,依舊讓會師此處的三人心潮澎湃,好像中華數千年來南人北伐的歷史往事,都浮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林時爽鼓掌笑道:「君作鐃吹,觀我凱旋。」
「漢郎!時爽!」
華南野戰軍的戰士,此時距離黃河的距離又一次大大縮短。
據說就在第二師離開淮安府的時候,淮安、揚州兩府,已經建立起了縣級以下的基層農會達四十余個,方聲洞是為他的成果感到滿意和自豪!
「有六個營駐軍留守江北,還有師部新建的精銳特務營,也留在淮安。現在是改朝換代的大時代,地方上有些小的叛亂,也很正常,但我們的留守部隊是完全有能力平定一切叛亂的——第二師主力的任務,還是要以徐州為主!這畢竟是執委會的最高要求!」
林時爽一番話說得方聲洞熱血沸騰,第一路軍軍部方面對徐州戰役的前景非常樂觀,林時爽也是做出了相當大胆的預測,按他的估計,第一師、第二師兩個師兵力,全殲北洋軍第五鎮是很容易的。
在第二師行軍部隊的左翼,偵察部隊已經找到了第一師放出來的哨兵,兩個師的騎兵部隊在符離集和大王集之間的寅山集匯合。
何況第二師離開江北已經相當距離,目前先鋒部隊甚至都走過了和圖書大王集,事實上已經進入徐州戰場。
第二師就是方聲洞的天下,執委會這種安排,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通盤的考慮。
參謀長方聲濤處事是比他弟弟持重得多,但他常有為方聲洞護短的做法,這次也還是在方聲洞和陳遠琪之間做調和。
這個年輕人現在也是春風得意非常,擊破北洋軍第十三混成協,還生擒了江北都督蔣雁行和江北民政長楊慕時在內的一大批疆臣高官,現在又在江北主宰無數人的生死,大刀闊斧推行著先鋒隊的社會改革政策。
方聲洞衣領和袖口上還帶著污漬,他忙不迭地翻身上馬,直到在夕陽中看到了特地趕來寅山集來見他的第一師師長陳更新,還有剛剛從後方固鎮一帶乘火車到前線督戰的北伐軍副總司令、第一路軍司令林時爽。
陳更新沒有直接發言,而是第一師參謀長秦漢唐提出了不同意見:「……林副總司令到前線視察以前,第一團對夾溝鎮北軍做過試探性的夜襲,師部總結了相關戰鬥經驗,普遍認為若北洋軍依託預設陣地採取防禦作戰態勢,華野沒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是絕對不能消滅對方的。」
這三個人湊在一塊兒,確實是徐州北洋軍人的一場災難。
林時爽從固鎮特地趕來前線,就是因為隨著第一師、第二師兩支華野主力部隊的匯合,他以為對北洋軍第五鎮發起決戰攻勢的時機已經相當成熟,所以需要他親自來做好兩個師之間相互協調和統一指揮的工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