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大要求

相反,對於同樣參与反革命叛亂的立憲派人物,如張謇、程德全幾人,先鋒隊卻沒有提出什麼要求。
在革命的道路上,到站下車的人始終佔據多數。更何況對所有人而言,大家設定的終點站位置都不盡相同,繼續走下去的人會是多數,亦或者是少數,中途下車的人是正確,亦或者是錯誤——
雙方還在扯皮,但明眼人都知道北伐軍的軍事行動不能終止,更不能受到後方政潮的影響,臨時政府的成立需求也是如此迫切,可謂急如星火。
第一,懲辦陳其美、蔣志清為首的一系列反革命罪犯,具體的清單裡頭基本上是以陳其美一系人物為主,並沒有涉及到張謇、程德全等立憲派人物,畢竟林淮唐也知道,無論如何孫中山也管不到張謇等人頭上;
但現在是同盟會方面希冀儘快達成和談,否則臨時政府的成立無從談起,南方革命軍的中央政權隨時有落入到黎元洪等舊官僚手中的威脅。
南方系那一套……不要說擱在民初的新聞界,就是拿到20世紀初的美國去,跟美國人現在那套粗糙至極的《競選州長》式輿論操縱技巧比起來,也算降維打擊了。
甚至可以反過來說,林淮唐一個人和孫中山待在一起,這不是孫中山單槍匹https://www.hetubook.com.com馬入虎穴,而是林淮唐反過來成為同盟會的人質,來擔保孫中山在上海的人身安全。
同盟會方面對四大要求中的第一條基本贊成,反正那些所謂反革命罪犯現在都躲在租界里,就算同盟會答應懲處,林淮唐也沒法執行。
第四條要求,孫中山已經點頭表示原則上接受。
先鋒隊還專門為爭取輿論的支持,組織了一個寫作班子,統共使用了十多個筆名寫文章造勢。林淮唐在後世,可是非常熟悉南方某些新媒體操縱輿論的手段,陰陽怪氣的小小「標題黨」,或者是完全真實的信息改換一下順序和敘述方式,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輿論效果。
不管這是孫中山的性格使然,還是他為了博回馬日事變以後受到重創的同盟會的名譽,這種做法都顯而易見得到了各界的雙手歡迎。
自然實際上,林淮唐自己,就是上海最厲害的警衛。
「哦?」
孫中山剛到上海的第一天,輿論還是以歡迎救世主般的論調迎接他。但沒過幾天時間,等到先鋒隊系的報紙發力以後,輿論就漸漸朝著「林淮唐主動為質,擔保孫文人身安全」、「同盟會要求再變?上海和平尚有陰影,有消息稱同盟會將扣hetubook.com.com押林君漢」之類的方向轉變。
林淮唐心想難道是先鋒隊不欲外御其侮嗎?胡漢民和陳其美這都是第幾次背後捅刀子了?孫先生你可先管好自己人,再來同我說教吧。
不過林淮唐本來也沒想過這幾條要求,同盟會方面能全部同意。現在他掌握著上海政權,主動權操之於先鋒隊手上,自然是漫天要價、坐地還價。
孫中山則站起來,走到百葉窗前,他拉開一道縫隙,看著公館外上海的街道,有點憂傷地說:
這幾天時間,同盟會的談判口氣也是從最初的強硬慢慢變化,到後來連林森都口頭上承認同盟會將檢討馬日事變以來的錯誤等等。
「好。」
為了示天下以公,公館沒有任何衛兵把守,所以先鋒隊旗下幾家報紙,就此都在製造「林淮唐給同盟會做人質,以求避免革命黨同室操戈」的輿論。
只有第二條和第三條要求,這兩個最實質性的問題,同盟會方面態度極為強硬,堅決不肯退讓,林森甚至一度喊出要讓九江的李烈鈞帶兵來常州解圍的狠話。
有他自己在,還真不差什麼衛兵了。
「孫先生,回來我們再談。」
像張謇那種人,最後只有用武力來解決的。
送走孫中山後,樓下的廚師突然說:「君https://www.hetubook.com.com漢先生,今天好多人送菜來公館。」
「孫先生,林森先生請您來一趟兩廣會館,有事情相談。」
為此,同盟會方面也不是沒有做出一定妥協。
孫中山不是要單槍匹馬入虎穴嗎?
那林淮唐也就廣邀記者,向新聞界展示先鋒隊是如何歡迎和對待孫中山的,也是證明著公館的絕對安全。
但是先鋒隊方面希望得到的解決結果,也就是:
林淮唐聳聳肩,他一直和孫中山住在一起,孫先生好像對先鋒隊的革命政策和綱領非常感興趣。這兩天時間里,孫文也是不時來找林淮唐談論哲學和革命綱領的問題。
林淮唐當然沒法因此杯葛孫先生,他的應對策略倒也簡單,那就是調開了全部衛兵和站崗的哨兵,公館也允許人員自由出入,先鋒隊方面每天除了庄文統介紹來的一個廚師和林淮唐外,就沒有其他人再待在公館里了。
孫中山帶著歉意看向林淮唐,林淮唐聳著肩表示無妨。
第四,召開沒有反革命分子參加的上海市民代表大會,成立真正具有民主和自治性質的上海市民政府。
他和孫中山兩人一起住在林宅公館內,孫文單槍匹馬到上海來,已經向輿論界展現了他大公無私的胸懷。
林森在談判會議上也提過,只要m.hetubook•com•com先鋒隊對四大要求里的第二條和第三條稍作讓步,那麼未來同盟會可以在即將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里,為先鋒隊安排更多的內閣總長、次長席位。
要知道,這時代就算在日本,像北一輝這種已經小有名氣的政論家,也還分不清楚法西斯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的差別,往往將其混為一談。
第二,依據民主原則,改編被包圍在常州一帶的福字營和松軍余部,並勒令鈕永健、劉福彪等人向農會自衛軍繳械投降;
先鋒隊的兩份機關報,本來在上海發行量就不小。何況林淮唐與新聞界關係素來良好,想要掌握輿論調子的方向,更絕非難事。
四大要求透露出去以後,同盟會方面的態度是又緊張又強硬,但孫中山既然已經定下了和談的基調,在無法破壞和談的基礎上,林森等人也只有先捏著鼻子,想方設法討價還價了。
這四條要求對同盟會來說,幾乎是要求他們不僅在上海,而且是在江蘇完全舉雙手投降,把陳其美上海光復以來爭取到的軍權、政權全都移交給先鋒隊。
至於說南京那群立憲派人物,林淮唐是談都不跟他們談,要不是考慮到同盟會整體而言,在民初還算一股進步力量,又有什麼談的必要?
在公館的三和_圖_書樓,林淮唐和孫中山相談甚歡,他喝著孫中山幫忙泡的咖啡,心裏想著能喝上這麼一杯咖啡算不算值回票價了呢?
不過林淮唐斷定南京臨時政府的內閣席位,不名一文,這種讓步毫無實際意義罷了。
林淮唐這麼想著。
這自然讓同盟會上下,產生一種林淮唐是「爭權奪利之政治動物」的恨意。
大家其實都很急,最遲一兩天內,談判結果可能就將確定下來,也是因此,到這時候雙方口風反而又趨近強硬。
但林淮唐還沒回答,外面就有人敲響了房門。
第三,移交滬軍都督府時期陳其美非法接管和侵佔的前清官產;
這一切,應該由歷史和人民來裁決。
但孫中山已經能夠和林淮唐討論起「土地公有化」和「土地國有化」的差別來,光是這種見識,孫文也的確擔得起革命先行者的名號。
孫中山問題不少,而且頗切合實際,他對德國古典哲學並非一竅不通,對於歐洲的古典經濟學也有相當了解,放在這個時代來說,孫中山的目光確實稱得上長遠,特別是知識廣度的範圍非常驚人。
「君漢,清帝尚在,北洋軍的袁世凱又是一個很得列強信賴的政治強人,還有南京那些立憲派首鼠兩端。外面的敵人還這麼強大,咱們革命黨人為什麼不能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侮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