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五十三章 整編髮表

廖仲愷把電報局那邊印來的副本,交到林淮唐的手中,看他一副哀愁的模樣,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廖仲愷憂慮地苦笑:「先生將怎麼抉擇?」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都有更新、改換土地契約的傳統,總不能新朝建立以後,證明地主土地所有權的地契上,還堂皇印著前朝的大印吧?
後世常說國際資產階級早就團結起來的時候,國際無產階級還在互開左籍。現在社會黨的策略,就是讓各地的工農力量以黨為中心先行團結起來,而對封建地主等反動派,則盡量分化瓦解,延緩他們聯合起來進攻的時間點。
雙贏、雙贏,就是中國社會黨贏兩次。
林淮唐一早起來就先到粵秀樓會見廖仲愷,趕巧就沒有看到這封發表電。
社會黨的換契改革,力度遠較廖仲愷大得多。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則在於社會黨使用了快刀斬亂麻的策略,充分利用了辛亥革命時局動蕩混亂的窗口時間,到南北議和之時,各地換契都已經基本結束。
確實,在革命的鬥爭之中,有時候還是和_圖_書要講究一些具體的策略性。
袁世凱為首的北京中央政權,由於需要暫時承認辛亥革命以來的既成事實,所以也不便支持還鄉團反攻倒算——袁世凱現在要支持那些還鄉團的話,就等於宣告辛亥革命違法,那袁世凱自己的總統地位又從何而來?
其實林淮唐根本不在乎惠州兵工廠的分配比例,最後到底是多少。
廖仲愷輕輕搖著頭,嘆道:「今天清晨,北京剛剛發表了江北及閩粵邊各軍的整編方案。」
這同時也可以起到降低袁世凱警惕心的作用。
比如說宣傳方面,社會黨對外做文宣,並不強調黨在土地改革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而是轉移矛盾的焦點。例如說梅州一帶作為革命老區,土改力度非常大,不少地方甚至已經進行了比較徹底的均田分地,所以也很有一批土豪鄉賢到處煽動「社會黨在梅州殺人奪田」云云。
總之,文宣方面的重點,就是要把封建地主階級對於社會黨土地政策的指控,採用分而治之的辦法,將其分化為各種各樣的不和-圖-書同需求,使得封建地主階級不能團結成一個力量來向社會黨發起進攻。
廖仲愷又說:「君漢先生,可知道北京中央發表給社會黨的番號是多少嗎?」
這也是社會黨和廖仲愷措施相似的改革,之所以結果差距巨大的原因所在。
整編方案,就是袁世凱的陽謀,對於除社會黨以外的其他政治勢力,很明顯地接受袁世凱的善意,去反對孱弱的國民黨,才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廖仲愷在廣東實行的換契改革,並不算石破天驚之舉。可僅僅如此照價納稅的「修修補補」,都不能為廣東省內的社會賢達們所接受,改革阻力之大,可見一斑。
「……茲將江淮各部整編為中央陸軍第十九師,閩粵邊諸部整編為閩粵邊防軍第一至第五混成旅……」
林淮唐眉毛一挑:「昨晚陪同孫黃二公,困頓一夜,還不知道有什麼新的消息。」
林淮唐念出了發表電中的文字,袁世凱給社會黨武裝的整編方案,開出了一師五混成旅的優容條件。這和袁世凱對於國民黨武裝的限制苛待一和圖書比,似乎確實顯得很是優越。
社會黨的文宣相應地就會強調說,梅州土客雜居,械鬥傳統源遠流長,所謂「社會黨殺人奪田」的控告,實際上是一小撮不良分子趁革命時的混亂大搞土客械鬥,與社會黨無關。殺人的情況當然有,互相爭奪田地的情況當然也有,但社會黨對這種根深蒂固的「當地社會傳統」,暫時不能進行強力干預。
廖仲愷沒有說出口的其他難言之隱,林淮唐也很清楚,那就是粵東等地為社會黨單獨控制,一切稅收財源都沒有上解給省府,同樣加深了國民黨方面的財政危機。
林淮唐趁熱打鐵說:「廖都督不是覺得省府財政困難嗎?我們黨的中央執委會經過討論,認為在惠州合建軍工廠一事,如果省府財政困難,則原先制訂的五五齣資比例,可以調整為社會黨出百分之六十的經費,廣東都督府出百分之四十的經費。軍工廠建成以後,出產的軍械,則依舊按照原本協議的五五比例來分配。」
只是今天雙方要談合作,廖仲愷審時度勢,作為一個主張m.hetubook.com.com務實的人,自不會講出這種觸到林淮唐霉頭的廢話。
袁世凱權謀自用,真把天下人都當成了他的棋子?
林淮唐又是嘖的一聲:「袁世凱給的番號,我們全盤接受,這一師五混成旅的軍餉,我們照拿不誤。但社會黨的武裝,我們自己有自己的整編方案,絕不會遵照袁世凱的命令行事。廖都督,袁世凱這份發表,是低估了我們社會黨,把我們看扁成了黎元洪、章太炎,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份發表電絲毫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合作計劃。」
在江北地區呢,社會黨的文宣方面,主要就是強調當地有匪患云云,還鄉團所謂「社會黨專殺搢紳」的指控,實乃當地匪患深重,土匪喜好殺掠身家殷實的大戶。
當然,除此以外,社會黨還有著更加全面的基層組織和動員機制,更加強大的工農武裝作為依靠,同時也有著林淮唐親自領導的輿論宣傳機構,這些都是廖仲愷所沒有的優勢。
梅州地主控訴社會黨不能約束好當地的土客械鬥,江北地主控訴社會黨不能剿滅土匪,這樣不同的需求,hetubook.com•com就讓這些反動勢力無法聯合起來,單獨的反動派,則其無論在物質上的力量,還是在輿論上的力量,都不能動搖社會黨的統治。
廖仲愷很是無奈地說:「廣東省的財政情況,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理,在國民黨各省內條件已算最為優越。但由於列強借口革命以後中國政局尚未穩定,將粵海關關余全部扣壓,廣東的財政依舊入不敷出。我裁軍為二師兵力,實是無可奈何之舉。」
只要能藉著建設惠州兵工廠的由頭,使得社會黨的人員和影響力進一步滲透到廣東都督府,那麼不管怎麼算,最後贏的都是社會黨。
但林淮唐卻不屑一顧:「社會黨的主力在江北,袁大總統只給一個師番號,社會黨在閩粵邊沒有多少野戰部隊,反開出五個混成旅番號的條件。這明晃晃地一桃殺三士,是準備驅虎吞狼,讓社會黨回南方給國民黨添堵嘛。」
林淮唐一手按在唇上,他公務繁忙,很有段時間沒有剃過鬍鬚,唇上也長起鐵青一片的胡茬。為得方便起見,林淮唐甚至也想過,是否乾脆留一副「民國大帥」式的威廉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