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八十六章 金丹道事件

當年清廷派去鎮壓金丹道起事的人,便是袁世凱的淮軍老前輩李鴻章,所以沒有人比袁世凱更了解蒙古問題是多麼的可怕。
以這一地區為中心,正西是多倫諾爾,西南是北京,正南是唐山和天津,東南是山海關和遼西走廊,往正東方向是奉天,周邊地區皆屬人煙稠密的城市帶和交通要道。
揚州、丹陽、蕪湖等地有一些教案,但規模不大,處理較易,最多不過賠償洋人十幾萬兩銀子便可息事寧人。南海狂生康有為在廣州設立的「萬木草堂」才剛剛開學,學生不過二十餘人,沒人會把這裏看做日後「戊戌變法」的策源地。
這個比較典型的會道門組織,起初依靠反清口號獲得了一部分租種旗地耕種的漢族老百姓支持。當時蒙古旗地依舊帶有濃重的農奴制殘餘,各盟蒙古王公的專橫作風和兇殘行徑,都不可能被從內地移民而來屯墾的漢族百姓所接受,蒙古族的牧民多虔信黃教,缺乏反抗精神,漢族佃農卻在信仰金丹道后即以此會道門組織為中心逐漸開始了非常暴烈的反抗活動。
在袁世凱的授意之下,以段祺https://m.hetubook.com.com瑞、馮國璋為首的二十四名北洋軍將領,在翌日即聯名發出一份通電。
對於內憂外患不斷的大清帝國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平靜的年份。
金丹道起事以後,起初是以殺戮蒙古王公為主,可是日積月累的仇恨在戰亂之中爆發,必然會出現無限制無差別的屠殺,熱河的情形正如陝甘的情形,滿洲朝廷以某族制某族的平衡手段終將爆發出波及所有百姓的災難。
「蒙疆問題錯綜複雜,林淮唐在北方一點根基都沒有,他能有什麼辦法來解決?」
一場本應該是反民族壓迫、反階級剝削的起義,變質為了無差別的種族仇殺,並因此造成了此後幾十年間,直到今日漢蒙兩族之間緊張的關係。
當時長城沿線蒙古自東起為喀喇沁、土默特、察哈爾,為滿蒙聯姻部或內屬蒙古,對雍正敕諭很配合,對出塞漢民也極友善,稱「察噶欽」,意為「嬌弱的人,(需要)照顧的人」,主動讓出牆外五十里區域。從此以後,尤其趕上大災歉收年景,漢民就從東起山海關、西到殺虎口和_圖_書的長城沿線孔道到塞外謀生。
通電的內容,表面上是以北方將校團的名義歡迎林淮唐入京,實際上則是大肆渲染和製造「非林淮唐不能定蒙」的輿論,為袁世凱政府接下來將林淮唐架到火上去烤製造氣候。
金丹道起事者對於蒙古族,不分老幼,也並不分是王公、旗人、牧民還是同樣備受壓迫的農奴,一概不分老幼,盡行屠戮殆盡,屠殺過程之慘烈,並不比民國時國民黨還鄉團對於分地農民的殺戮更手軟。
在明朝嘉靖、隆慶年間,這些流亡漢人利用明軍擔心引發衝突不敢輕易出長城追剿的特點,取悅察哈爾、土默特蒙古貴族,獲得容留庇護,逐漸形成幾隻半耕半牧半蒙古化漢民武裝集團,在明朝文書中有時稱他們為「漢戎」,大部分人最終融入當地蒙古族。
雖然明朝和漠南蒙古長期處於軍事對峙,但上層建築的敵對狀態並不能徹底阻止底層的交往。不僅明朝游商散販冒著風險向長城北邊走私貨物,還不斷有在災年逃荒和躲避官紳欺壓的流民、明軍的逃兵、在明朝被通緝的犯人和造反失敗的民變https://m•hetubook.com•com首領偷越長城。
清朝入關后,在此設卓索圖和昭烏達盟。清朝雖然有不允許漢人出塞屯墾的禁令,但封建政府的統治能力註定這一禁令的實施必然是不徹底的,康熙年間為解決清准戰爭的糧食需求,採取就近籌糧策略,沿長城東起熱河、西到歸化城一線廣設旗庄,招攬農戶耕作。康熙五十九年、六十年,華北接連遭受大旱,災情波及直魯晉三省,清朝在雍正元年出台「借地養民,以養輔賑」政策,將長城沿線以北五十里闢為耕殖區,雍正敕諭各盟旗王公予以收容接納,使出塞漢民得以休生,蒙民享吃租之利,一舉雙得。
熱河作為省級行政區,建國后數年即被撤銷,所轄地域分給冀、遼和內蒙三省。
漢族放墾、蒙古族抗墾……再加上從二十年前金丹道起事延續到今天的種族仇殺,使蒙疆問題成為了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
金丹道事件的遠因,是清朝道光朝之後人口膨脹,盲流客民蜂擁向熱河地區,與當地旗民在社會結構、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產生的衝突,以及客民亂設黑礦窯對當地https://www.hetubook.com.com生態環境的破壞。
此地位於燕山山脈向東北方向延伸的努魯兒虎山脈,以明長城為分界線,就是林淮唐所熟知的「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地理過渡帶」,大山有很多山口、長城在這些山口建有關隘,成為可供人員往來的交通孔徑。在明朝以前的兩千年裡,中原的華夏族、漢族與當地的林胡、匈奴、烏桓、鮮卑、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交往就非常頻繁。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封地寧城也在這裏,靖難之變后,此地成為朵顏三衛、察哈爾和喀喇沁的牧地。
北洋水師仍是亞洲第一的艦隊,這一年以傲人之姿再次訪問日本,其軍容被日方稱為「艦體巨大、機器完備、士兵熟練,值得一觀之處頗多」,全然不會想到三年之後會在甲午之戰中全軍覆沒。
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
金丹道到底源於哪種民間宗教,沒有統一定論,這是因為當時熱河周邊地區流行白蓮教、青蓮教、在理教、玉虛門、混元教、武聖門、九宮道、無為神壇,包括新中國成立初被取締的一貫道等多種名目不同的會道門組織。
金丹道起www•hetubook•com•com事僅一月有餘,卻造成了熱河死亡十余萬人、三十余萬人淪為難民的代價,自此以後,熱河民間暗流涌動,而庚子新政啟動的內蒙古地區墾屯運動,又一次刺|激了當地漢蒙兩個民族之間本就十分脆弱的關係。
這一時期,漢蒙兩個民族雖然在長城沿線地區雜居,但始終沒有爆發什麼激烈的衝突。熱河綏遠一帶相對豐富的自然資源,好山好水好地有的是,租價還極廉,兩個民族的普通百姓生活很有餘裕,然而隨著清朝人口日漸膨脹,人地矛盾也在熱河這個蒙漢雜居地域凸顯,蒙漢兩族人都感到生存空間愈加逼仄,並開始出現因爭奪資源而產生的分歧與惱怨。
金丹道事件——因此產生。
而在平靜當中也有不和諧的事情發生,在這一年年末的熱河發生了註定將長遠影響到漢蒙兩個民族多年關係的金丹道事件。
「同光中興」的光輝還沒有徹底黯淡下去。
追根溯源,金丹道起事是對於蒙古王公殘暴壓迫的正義反抗,然而以邪教組織發起反抗,又勢必下沉墮落,可是在滿洲朝廷嚴密的統治下,除了金丹道這類邪教組織以外,當地農奴又還有什麼別的反抗方式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