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希望較多保留北京那建成至今已有五百年的雄偉城牆,希望把這種具有獨特魅力的城牆和城門保留下來作為別具風採的景觀。
反對者除了一些前清士大夫、留歐的古典派建築師以外,也包括了不少國際縱隊的志願者和青島德國僑民里受到政府聘用的建築顧問。
建築師們之間關於是否要拆除城牆的爭論,已經在進一步演化為了城內派和城外派兩個完全相反的首都建設方案。
城牆的拆除和城門的增闢使皇城內部街道與外部街道連為一體,形成了內外城眾多新的交通幹道,解決了內城居民的出行問題。皇城內部從中華門到天安門之間的道路顯現出來,形成一條全新的南北交通主幹道。
雙方的爭論相持不下,甚至發展到了所有中央部委職員、北京市民和小商販都參与其中競相激烈爭論的地步。
此外東安門,還有東皇城根、北皇城根,都在北京事變時遭到復辟叛軍的嚴重損毀,已經殘破不堪,所以這次也一併拆除,僅保留下太廟以西直到北新華街一段的皇城城牆。
「正陽門改造以後,北京南北軸線中段的交通狀況多少會有些改善啊!」李大釗舉起用手裡的施工圖遮擋住直曬面部的烈日,又說道,「今後故宮那一圈地方都能夠直接與外城m.hetubook.com.com溝通,道路會好得多啊。」
前清的北京雖然號稱京師,但是道路還是以土路為主,長期頻繁的行走車輛,又得不到整治,道路崎嶇不平,非常難以行走。
除了南京以外,武昌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地點,也有不少人揣測著中央說不定將遷往大武漢去呢。
同樣在北京參与市政改造工程的劉師復,也是一副被曬至皮膚黝黑的模樣。他本來身體就不大好,乾瘦得很,再這樣被晒黑好幾層以後,又穿得一件短袖汗衫,看起來真是又黑又瘦,比一般工人都顯得憔悴勞累。
但劉師復想了想,還是又說道:「首都問題關係甚大,比較複雜,書記局開過幾次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守常啊,你是知道的,書記長他的意思就是咱們現在百廢待興,要先把人力物力集中到出口創匯方面,要把握住現在有利的國際外貿環境。所以啊,其他要用到錢的方面,書記長的意思便是能省則省,省不了的也先拖個幾年。」
關於是否要保留城牆的問題,在中國還引起了更大範圍的爭論。
戰爭結束以後,剛剛轉到北大擔任法學系副主任的李卜克內西就感嘆:「歐洲人無法想象有哪一位城市設計師會使用城牆、城門來作為交通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部分,為了通行而讓車輛穿過城牆城門或繞道環行。打個比方,如果這些城牆都完整保留下來,每一座雄偉的雙門塔樓都是環行交叉路口的中心和新建的寬廣街道的焦點,那麼巴黎、羅馬、倫敦、華盛頓以及聖彼得堡只能對此充滿嫉妒而別無他法。」
確實,中央革命政府成立以後,雖然完成了全國國大的正式補選,但由於國家戎馬倥惚、戰事不斷的緣故,全國國大這一中國目前法定的最高權力機關,不僅還沒有正式確定國家首都在哪裡,而且就連國號、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方案,也沒有正式確定下來。
李大釗也和劉師復談了談北京市面上流傳的各種謠言,有的越說越離譜,讓劉師復都忍不住大搖其頭:
為了拓寬道路,施工隊伍首先拆除了箭樓北側的瓮城,在箭樓的東西兩面修築了兩座懸空月台,箭樓下面砌上磨光石梯,東西各八十二級。接著又將箭樓上的門窗粉飾一新,安裝新型玻璃。
正陽門的兩側各開門洞兩座﹐分別安裝滑軌鋼門;兩側還增添南北向的新牆兩幅,全部採用舊城磚砌築。新修馬路兩條,兩側帶有人行道。另外為提高排水功能﹐正陽門新修了數百米的暗溝,還修築了兩條從中華門通往和-圖-書
護城河的大暗溝等等。
城內派顧名思義,就是在北京城原來的基礎上進行舊城改造,拆除城牆、拓寬道路,以蛛網形式繼續向外攤大餅擴大北京市區和工業用地的範圍。
老派的舊官僚和文人認為這樣做破壞風水,有的商販則認為拆除城門的工程將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生計,不少市民也擔心拆除城牆時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拆遷會勞民傷財,但更重要的爭論還是發生在那些真正夠水平的建築設計師之間。
眼看著戰爭都結束了這麼長時間,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歐洲列強深陷戰爭泥潭之中,日本人又剛剛被打痛,美國對中國目前的態度也比較友好,和平安定的日子不就在眼前嗎?
城外派則希望保留古城牆,在北京郊區建設一座全新的雙子城,這樣一張白紙重新作畫,既可以保留古都獨特的景觀,也不需要因為舊城改造的緣故進行大規模拆遷,效果當然遠超于城內方案——唯一的問題,那就是城外方案要從零開始建設新城,需要的人力物力也遠超城內方案。
此外,許多明溝也在這次市政改造工程中被一併改為暗渠,形成新的道路。如大明濠、虎坊橋以南的溝渠和長安街以北與東安門以南之間的御河,都被從明溝改為暗溝,然後在上面重新鋪就了嶄新的柏油馬路,開闢和-圖-書出了大量的新道路來。
這種時候還不儘快將這些國家大事確定下來,那就別怪老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種種傳聞來嘛。
另有長安左門到長安右門之間的道路被命名為覺民路,其東為東三座門大街,再向東為長安街;西面為西長安街大街﹐再向西是府前街,又向西是西長安街,這幾條街道是北京內城東部與西部的重要通道。
「北京的皇城和道路改造就是這次城市改造的重點方面嘛。」
「怎麼還有人說今後只有官老爺們才配在北京城裡住,老百姓都只能去城外找個地方貓著,然後每天來給官老爺們上工?真是越來越離譜了,還有什麼拆皇城害民的說法,真是胡說八道啊。你說北京老城牆拆了影響可能很大,這皇城根在從前是你尋常老百姓能往來穿梭的地方嗎?更何況皇城根年久失修,破爛不堪,我看拆了也就拆了。」
最後還是林淮唐親自|拍板,決定暫且將兩個方案一起擱置下來,先不要做太多的討論,對於城牆問題,則是敲定了皇城城牆一定要拆除,但北京城的老城牆先不要動這樣一個折中方案。
1915年盛夏的北京城已成為了一個空前的大工地,兼任社會黨北京黨部第一書記和北京特別市市政府主席的李大釗挽起袖子,和工人同志們一起忍受著烈日的hetubook.com•com暴晒,在翻飛的沙塵中開闢道路,首先就把古老的正陽門瓮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
北京的皇城位於內城正中﹐周長9公里多﹐宏偉高大。民國以來,皇城毀壞嚴重,大規模改造主要體現在城牆的部分拆除和城門的增闢上。北京皇城的正南為大清門,1912年改為中華門;皇城東南為長安左門﹐西南為長安右門,1912年拆除﹐僅剩門闕﹐俗稱三座門。右側開闢南池子門、南長街南端開闢南長安街門、府右街南端開闢灰廠牆門以及南河沿、翠花衚衕、寬街、廠橋、五龍亭等處皇城便門﹐打通了皇城四周的交通。
甚至於徐州、廣州和上海,也都有定都傳聞。
不過這種觀點,當然也有反對者。
不過林淮唐的態度,也在北京市面上引起了種種猜測。流傳最廣的一個傳聞,那就是說中央革命政府的高幹大員們多是南方人,林主席也不適應北京的氣候跟生活環境,所以這才遲遲不出台落實首都建設方案,原因很簡單嘛,因為中央還想著把首都遷去南京呢!
所以皇城的城牆雖然雄偉壯闊,但在劉師復、李大釗這些人眼裡,古老的城垣更多起到阻礙交通的作用,他們都有雄心壯志,要以最豪邁的手腕拆除北京的城牆和城門,把這座古老的帝京改造成一個真正的現代化工業大都市。